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创新江西 未来可期

(图表由江西省科学技术厅提供)
2018年10月27日,C919国产大飞机102架机稳稳降落在南昌瑶湖机场。这标志着瑶湖机场正式成为C919核心试飞基地,也同时宣告,我省已经建成了从研发、设计、制造、试飞到适航取证全覆盖的较为完整的航空产业体系。本报记者 洪子波摄
江风益(中)和他的研究团队。本报记者 罗德斌摄
8月9日,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首条稀土永磁磁浮轨道交通工程试验线——“红轨”,在兴国县顺利竣工。 (图片由江西省科学技术厅提供)
2020年10月10日,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成立,实现江西中科院直属机构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通讯员 邹忠辉摄

  本报记者 齐美煜

  创新江西,十年跨越。

  这十年,江西科技创新进入了创新活动最活跃、创新成果最丰硕的时期——

  看位势,江西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从2012年全国第25位前移至2021年第16位,大幅进位9位。

  看投入,全社会研发投入实现了从100余亿元到500余亿元的大跨越,增速居全国前列;研发投入强度从0.88%到突破1.7%,创历史新高。

  看产出,聚焦“2+6+N”重点产业,遴选实施重大科技研发专项63个,在航空、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荣获国家级科技奖励51项。

  看潜力,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的比重,从23.8%上升至39.8%;高新技术企业从356家增至6669家,增长17.7倍。

  如大潮奔涌,如细雨润泽,创新要素正流淌在每一寸生机勃勃的赣鄱大地上!

  聚势而强,打造科技创新“强磁场”

  2020年10月10日,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在赣州揭牌成立,实现了江西中科院直属机构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来自五湖四海的专家学者、年轻博士,把创新之基扎根在这片红土地。

  没有国家级大院大所、部属高校,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优等,成为制约江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一大短板。江西审时度势,坚持把集聚高端创新资源要素作为重要路径,提高链接效能,加快科技平台和高端人才一体化布局。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健康产业研究所等创新国家队在赣落地。猪遗传改良与养殖技术、创新药物与高效节能降耗制药设备、创新天然药物与中药注射剂、核资源与环境、轨道交通基础设施性能监测与保障等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国家中药先进制造与现代中药产业创新中心等一批“国字号”重大创新平台相继落地。

  省实验室,一直被视为国家实验室的“预备队”,是承载各地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高端平台。江西出台《江西省实验室建设工作总体方案》,及时启动建设复合半导体省实验室。

  产业链和创新链“两张皮”现象是一个“老大难”问题。江西创新思维,围绕14个产业链,组建24个科技创新联合体,做到“厂房在哪里,实验室就建在哪里;工程师在哪里,科学家就在哪里”,最终以科研攻关、技术创新破解产业堵点、卡点,增强发展动能。

  勇攀高峰,积蓄科技创新“强动力”

  今年2月,备受关注的2021年江西省十大科技成果揭晓。这些科技成果个个“硬核”:“中芯一号”基因育种芯片,使商业猪种增加1个胸椎,增加1对排骨,每头猪净增1公斤优质猪肉,已成为国际领先水平的基因育种主导技术;成功研制出世界首台兆瓦级高温超导直流感应加热设备,是全球金属热处理领域唯一可以对大口径工件(直径大于400mm)进行内外通体均匀加热的设备,为解决国产化高端金属材料加工技术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

  十年来,江西坚持驰而不息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着力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构建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如何打通科技优势与经济发展转化的“堵点”,把科技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让更多科技成果从“书架”转向“货架”?江西加快建设线上线下一体化技术交易市场,在全国率先探索科技成果收储机制,落实落细成果转化激励政策,交出了一份亮丽“成绩单”——

  通过国家“03专项”成果转移转化试点示范,带动全省物联网核心及关联产业业务收入突破1600亿元。

  今年新推选产生的“含锂废渣清洁高效回收制备高品质锂盐技术开发及产业化”等江西省十大科技成果转化典型案例,近三年累计实现产值360余亿元。

  江西省网上常设技术市场累计汇集省内外科技成果24039项,企业技术需求4185项,服务企业7614家。

  优化生态,厚植科技创新“肥沃土壤”

  今年3月,省科技厅与浙商银行南昌分行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重点在人才金融服务方面开展探索合作。日前,3名企业高层次人才以无资产抵押的方式,分别获得了浙商银行在赣人才业务贷款500万元。这一举措有效解决了轻资产型高新技术企业抵押物不足的融资难题,推动了高层次人才的智力变资本。

  巧做科技和金融深度融合文章,江西的探索不止于此。江西持续做大做优“科贷通”“科创通宝”等科技金融服务品牌,助力科技型企业融资不掉链。其中,“科贷通”累计放款71亿元,2722家次企业受益。

  十年来,江西坚持以改革促创新,大刀阔斧拆掉创新路上的“制度藩篱”,厚植创新创业发展沃土,让创新的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创新科研项目组织形式,推行重大科研项目“揭榜挂帅”和“赛马争先”制,面向全社会广发“英雄帖”,让愿创新、敢创新、能创新者都有机会一展身手。

  改革科技项目资金管理,紧紧围绕重点产业迫切需求,加大单个项目支持强度,彻底解决多年来各方反映强烈的科研项目资金“撒胡椒面”行为,让有限的研发投入用在“刀刃”上。

  持续推进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通过推行“减负行动”和科技计划项目“包干制”,开发科研助理岗,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改革试点,让科研人员从不必要的体制机制束缚中解脱出来,把主要精力投入到科研中去。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十年来,江西科技创新成果斐然;面向未来,“加快迈入创新型省份行列并向更高水平迈进”的江西路径,让人心潮澎湃,信心满怀!

  记者感言

  为有创新“活水”来

  齐美煜

  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不创新必退。

  十年,脚踏实地;十年,努力拼搏;十年,不懈攀登。

  我们欣喜地看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赣鄱大地落地生根、硕果累累:越来越多的高能级平台与江西“牵手”,一个个创新突围的故事不断上演……

  十年来,江西用创新投入增速的“快”、科技产出的“优”、创新主体的“强”、高新产业的“进”,为经济社会发展行稳致远提供动力支撑。

  如今的赣鄱大地,创新“活水”涌流,创新要素加快聚集,创新活力不断迸发。在全国创新版图中,江西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创新,永无止境,需久久为功。同样,全面建设创新江西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昂扬斗志,埋头苦干、攻坚克难,在劈波斩浪中勇往直前,在披荆斩棘中创造佳绩。

  在这场没有终点的奔跑中,我们有理由相信,江西一定能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使创新这个“关键变量”真正成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最大增量”!

  敢问路在何方?路,就在脚下。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
   第04版:要闻
   第05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力前行
   第06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力前行
   第09版:“赣”出新答卷
   第10版:“赣”出新答卷
   第12版:资讯
创新江西 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