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9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革命故地展新颜

本报记者 李 歆 郑 莹
10月13日,井冈山市茨坪镇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本报记者 洪子波摄
扫码观看相关视频

  “在中国有许许多多村庄,但没有哪个村庄像茨坪村那样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支军队联系得那么密切。”

  这句颇带自豪的话语,被铭刻在井冈山市茨坪镇茨坪村的入口处。10月14日,从空中俯瞰这座连绵群山环抱中的小村庄,午后的阳光将淡蓝色的民居屋顶染上一层金黄。行走巷道间,门头上“红军之家”“光荣烈属”“光荣之家”等各式铭牌,记载着这里的人们与红色历史的深厚渊源。

  95年前的1927年10月27日,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工农革命军到达茨坪村。后来,人们将这一天作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正式创建之日。800余米的海拔以及地处井冈山中心区域的地利,让茨坪村成为井冈山斗争时期根据地党、政、军领导机关及各种后方留守机关的所在地。

  “毛委员来的这一天,村民李定开正在办结婚酒席。为了表示对贵客的尊重,大家请毛委员坐了上席。毛委员在席间给大家讲革命道理……”“陈毅带着60多位红军学员,在村外稻田中帮老表修了两里长的牛路……”在群众口口相传的故事中,那些红军与大家甘苦与共的瞬间,成为井冈山斗争中最珍贵的记忆。

  然而,正因为“收留”了共产党,茨坪村遭遇了血与火的劫难。中共湘赣边界特委在1929年的报告中记录:井冈山失守后,国民党反动派七次血洗井冈山,茨坪村所有房屋被烧毁,300多人的村庄只剩不到100人。

  烈焰与死亡,没有让这座村庄屈服。1949年10月6日,红旗重新插上井冈山,茨坪人民迎来了新生。1956年,江西省直机关、南昌市直机关483名干部和赴朝回国的100余名转业军官及375名上海知青来到井冈山,与当地人民一道披荆斩棘,建设茨坪。

  筑公路、修电站、建宾馆……曾经的山野小村,迅速在人们的汗水与欢歌声中成长为一座初具规模的山城。1956年,时隔38年重上井冈山的毛泽东见到焕然一新的茨坪,欣喜地写下词句:“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

  改革开放以来,茨坪村“变新颜”的故事也在不断延续。2009年,井冈山市重新规划建设茨坪村,按照景区标准拆除旧房、建设新楼。超过3万平方米的新建面积,让家家户户住上了独栋小别墅。2020年全村年收入超1000万元。

  如今,茨坪正以一座花园旅游小镇的姿态,为海内外的广大游客所熟知。入夜,明亮的“星火相传”火炬雕塑点亮夜空,映照着这座饱经沧桑的山城。

  “人间变了,似天渊翻覆”。茨坪村的巨变,正是近现代中国巨变的最真实写照。当年红心向党、忠贞不渝的井冈儿女,也终于迎来了“岭上开遍映山红”的最美时节。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要闻
   第06版:“赣”出新答卷
   第08版:要闻
   第09版:要闻
   第10版:学与思
   第11版:三农 行业专刊
   第12版:文体 行业专刊
革命故地展新颜
环保督查守护绿水青山
监督护航勤廉医院建设
图片新闻
部省共建长江江豚保护基地开工
奉新“奉心惠残”上线
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乘风破浪、扬帆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