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安义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不断推进党组织架构、治理机制、管理服务等优化完善,面貌焕然一新,呈现出人心融合、发展聚合的和谐局面。
坚持系统谋划
绘出改革创新路线图
新形势下,如何将“多方力量”凝聚?一起共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善治之路?
“靠的是党建引领!”安义县委常委、副县长、安义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党工委书记刘志伟指出,新型非公党建工作不仅是园区基层组织建设的现实需要,也是创新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更是加快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有效路径。在县委组织部的精心指导下,园区整体布局谋划,统筹整合资源,突出关键举措,强化推进落实。
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功能,着眼非公党建工作要求,立足企业实际,加快“企业党建网络、群众自治网络、社会治理网格”三网融合。立足传统园区逐步向高新园区转型的阶段性特征,制定“两步走”原则。以园区为主、企业为辅的起步阶段,重构企业党组织,整合党员队伍,打造服务阵地,初步构建非公党建网格化治理体系。以企业为主、园区为辅的提升阶段,引导企业聘请5名专职党建指导员,专职为企业党建服务,党组织活动由企业党组织负责实施,并向园区报备。
发挥组织优势
织密服务企业责任网
安义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职能部门具体负责的工作落实机制,明确序时进度,强化督导推动,确保企业党支部各项工作高效运转。发挥组织优势,织密企业服务“责任网”。中共江西奋发科技有限公司支部委员会是园区最早成立的企业党支部之一,党员有5人。无论是文明城市建设,还是疫情防控等工作,该企业党支部以及党员干部都表现出了强有力的组织力和执行力。
“一开始宿舍没人管,到处脏乱差。现在员工宿舍管理得跟小区一样,企业支部组织大家轮流充当志愿者,维护公共环境卫生,大家都自觉参与。平常有空,大家到党员活动室看看书,看看报,大家对这些娱乐活动都很满意。”锦鹏铝业员工魏琴说道。
针对党员人数较少的企业,园区按照地域邻近、相对集中的原则,重塑组织架构,理顺管理关系,设立了16个联合支部,将就近的企业集中纳入联合支部进行管理,初步构建起“园区党委-联合党支部-党员”三级联动治理网络。
立足群众需求
打造为民服务矩阵
在安义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党工委统一领导下,着力构建“1+2+N”的组织体系,形成一体化的非公党建格局,突出政治功能和需求导向,对34个非公企业党支部党员活动室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进行升级改造。按照“5+N”的标准,着力打造集一站式便民服务、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党建活动、协商议事、文体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企业“红色磁场”。
织密网格推动“微治理”。经过宣传,园区共号召30余名党员志愿者,实行党员志愿者联系服务员工制度,进一步织密企业服务网格。今年以来,园区各非公党支部累计组织协商议事活动27次,收集民情民意120余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60余件,做到“小事不出支部,大事不出园区”。
“红色代办”致力“微服务”。园区在各支部设立“红色代办”岗,成立由20余名党员干部组成的“红色代办”队伍,将服务窗口移至一线,将工作触角延伸到企业门口。近年来,“红色代办”组建的联防联控志愿者队伍累计为企业群众提供代买代购、医疗就诊、补助申请等服务240多人次,帮助群众解决难题80多个。(钱 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