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阮启祥

  实现现代化,是很多发展中国家的梦想。连日来,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的“中国式现代化”,成为社会关注和议论的一大热点。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它与西方现代化有什么不同?如何实现这一宏伟蓝图?

  中国式现代化是什么样子?党的二十大报告讲得很清楚: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稍加分析就能发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这一表述,是在与西方现代化的比较中建立起来的。中西方现代化有很多相同特征,比如都要经过工业化、城市化,都带来经济发展、生产力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等等。然而,两者也存在诸多差异。最本质的差异,是两种现代化的领导力量和所走的道路不同,与西方现代化不同的是,中国式现代化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具体一比就更明了。比如,实现现代化的时间不同。今天西方的现代化,已经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水平已经很高了;而中国的现代化起步要晚得多,真正算起来是从新中国成立以后开始的,与西方相比仍有差距。又比如,价值取向不同。西方现代化是按照资本逻辑来展开的,是资本、利润驱动的现代化。由于资本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现代化是少数人获得最大利益的现代化;而中国式现代化是按照“人民逻辑”来展开的,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再比如,实现的路径不同。西方惯取暴力、掠夺的路径,而中国采取的是和平方式,不搞殖民侵略和战争,等等。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人口过亿的发展中大国,按照西方的模式进入现代化,至今尚未有成功的先例。今天,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让中国这样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穿着西方的“鞋子”步入现代化,“不合脚”是肯定的,也是不可想象的。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有番话讲得十分深刻:“人类历史上,没有一个民族、没有一个国家可以通过依赖外部力量、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实现强大和振兴。那样做的结果,不是必然遭遇失败,就是必然成为他人的附庸。”

  实现“高成色”的中国式现代化,无疑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困难和挑战不言而喻。

  行文至此,不由得让人想起了一件往事。新中国成立前夕,时任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妄言“人民的吃饭问题是每个中国政府必然碰到的第一个问题,一直到现在没有一个政府使这个问题得到解决”,明眼人一看就明白,这是直指新中国没有前途。而随后的情况怎样呢?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经过不懈奋斗,不仅解决了生存问题,中华民族更是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从一穷二白蝶变为现在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仅用几十年时间就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一次次将“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明天,就掌握在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手里。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天下
   第04版:“赣”出新答卷
   第05版:视线
   第06版:“赣”出新答卷
   第07版:美丽乡镇 魅力无限
   第08版:映像
   第09版:民生
   第10版:法治
   第11版:学与思
   第12版:专题
为“决战四季度、夺取全年胜”营造良好安全环境
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培养更多高素质医疗卫生人才
南昌VR应用生态圈不断扩张
省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全体(扩大)会议召开
习近平会见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
助力更多水利先进技术在江西落地见效
2022江西省与跨国公司(上海)合作交流会举行
锚定目标全力以赴 奋勇冲刺决战决胜
发挥“五老”作用 用好红色资源
在新征程上展现公安机关新担当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