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擎旗奋进,十年乘风破浪。
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是2018年机构改革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省应急管理厅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预防为主、应急为重、管理为要,边组建、边防范、边应急、边改革,为江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坚实安全屏障。
历经不懈奋斗,江西应急管理体制实现历史性重塑,风险联合会商研判、防范救援救灾一体化、扁平化应急指挥和综合考核等工作机制陆续建立,基本形成了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
安全生产水平 实现本质性提升
数据最具说服力。
十年来,全省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各类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实现从3000到2000再到1000量级的“三连降”,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85.66%、58.52%。近十年与前十年相比,较大事故总量从673起降至324起、下降52%。江西连续三年在国务院安委会安全生产考核中获评优秀。
省应急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牢牢扭住根绝重特大事故这一“牛鼻子”,狠抓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安全生产整体工作水平实现全面提升。
责任链条更加牢固。江西在全国率先实行安委会“双主任制”,坚持“安委办+13个专委会”运行机制,打出巡查督导、警示约谈、挂牌警告和应急管理综合考核等一套“组合拳”;推动将安全生产职责写入22家省直部门“三定”规定,采取深度调研、点名通报、函告调度等硬措施,督促各行业部门按照“三管三必须”要求履行法定职责,督促3万余家企业按照“一报告双签字”规定报送履职报告。
法治体系更加完善。仅“十三五”时期,我省制定修订《江西省安全生产条例》以及交通、住建、消防等领域多部法规规章,制定国家标准1项、行业和地方标准17项,安全生产法规标准体系初步形成;深化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严格安全生产监管执法,累计检查企业135.7万家次,处罚4.17亿元,责令停产停业、停止建设8906家,关闭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企业5952家。
风险防控更加严密。十年来,我省持续强力淘汰落后产能,累计退出小煤矿560处、退出产能2390万吨,退出落后非煤矿山1870家、销号尾矿库258家,搬迁危化品企业20家,关闭烟花爆竹企业1282家。持续推进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建成安全标准化和风险管控示范企业1.4万余家,省安全生产监管信息系统线上注册企业2.4万家,常态化自查自报自改隐患183万余条。持续推进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十大专项整治,高危行业领域重点企业实现网上监测预警信息系统全覆盖,安全生产宣教培训和高危行业领域安全技能提升行动不断走深走实,全省本质安全水平明显提升。
统筹灾害防治 迈出历史性步伐
机构改革以来,省应急厅全面承接并优化整合“两委三部”(省安委会、省减灾委、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省森林防灭火指挥部、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职能,彻底改变了以往自然灾害“九龙治水”的局面,防抗救一体化高效化的灾害防治体系加快健全。
全面改革完善减灾委。在全国率先探索实行“减灾办+专委会”运行机制,省减灾办设在省应急厅,各涉灾部门牵头负责防范气象灾害、水旱灾害、森林火灾、地震灾害、地质灾害和救灾救助、应急准备等专委会日常工作,统一高效、协同配合的灾害防治工作格局加快构建。
全面加强防汛抗旱工作。加强省防指统一领导,全面推行省领导防汛抗旱包片分工负责制。省应急厅全面承担省防指日常工作,及时修订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构建科学有效提前启动应急响应、提前转移安置群众、提前预置救援力量、提前部署救灾救助和“631”风险预警响应等一整套工作机制。有力应对了2019年历史罕见的集中性暴雨洪水和长时间持续干旱、2020年鄱阳湖流域超历史大洪水,以及今年全省超历史大旱久旱。
全面强化森林防灭火工作。及时修订《江西省森林火灾应急预案》,调整建立以省应急厅为森林火灾处置指挥主体,安全高效、规范有序的森林火灾处置机制;构建卫星遥感、飞机巡航、高山瞭望、视频监控、地面巡护等“五位一体”的立体式林火监测网络,全链条严格火源管控、严密火险监测、狠抓火患治理、科学火情处置。成功扑救森林火灾216起,最大限度减少了森林火灾损失,守护赣鄱这片秀美青山。
全面提升救灾救助工作水平。在全国率先破题建立完善灾害信息员激励机制,建立4.8万余人的灾害信息员队伍。打造集中安置点“十有”(有标识、有饭吃、有水喝、有床睡觉、有物资、有地方洗澡、有医护人员、有秩序、有台账、有心理疏导)标准,确保受灾群众得到妥善安置。10余次在全国冬春救助工作会议、全国灾情核定会等全国业务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介绍。
机构改革以来,我省争取自然灾害领域中央专项资金43亿元,创历史新高,及时调拨救灾物资41.2万件,转移安置受灾群众200万人次,牵头重建因灾倒房3800余户。2018年至2021年,全省自然灾害年均死亡失踪人数较前五年均值下降25.6%,近两年连创历史新低。
应急救援能力 实现整体性增强
2019年,我省被确定为两个全国应急救援航空体系建设试点省份之一。乘改革东风,打造具备35支航空应急救援队伍和39架飞机的救援机群,建成1个应急救援专用机场、107个直升机临时起降点,初步形成覆盖全省、辐射周边的航空应急能力,多次赴广东、四川、福建等地开展跨省森林火灾救援。
把专业森林消防救援队伍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建成地方专业森林消防队108支、4432人,基本实现编制事业化、保障财政化、装备标准化、管理准军事化、训练规范化、指挥一体化,出色完成一系列应急抢险救援任务。
在全国率先印发《关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的意见》,推动全省98%以上乡镇街道实现“六有”,89%以上行政村(社区)实现“三有”,落实专职人员5754名、救援队伍28.3万名。大力推广“党建+应急管理”,具备与全省11万余个基层党组织、233万余名党员点对点视频连线能力。在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依托“智慧应急”全国试点建设,着力打造具有江西特色的“一朵云、一张图、两张网、三大重点工程”,被评为“2021年度智慧应急典型案例”。
2019年成功处置靖安283名驴友被困事件,入选全国十大救援典型案例;2021年首次组队千里驰援打赢援豫排涝抢险救援攻坚战;2022年成功扑救赣州市赣县区“10·17”森林火灾,首次大兵团联合作战、国家队和地方专业队紧密协同,首次三架飞机同场作业、高效开展地空联动,首次应对极端天气、有效保护二级油库等重要设施安全,人民群众由衷赞誉“应急部门关键时刻过得硬!”
赣应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