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校园乐队

9月27日,在樟树市义成镇中心小学,“义小之歌”乐队的吉他手们在一起开心地切磋技术。
“义小之歌”乐队的首场演出吸引了不少师生现场观看。
语文老师郭佳翔(左二)自学了架子鼓,然后将技法传授给孩子们。
乐队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乐器,将非洲鼓的演奏也融入表演中。
村民们纷纷用手机记录下孩子们的精彩表演。

  本报记者 吴文兵 吴福清 摄影报道

  9月27日,当下课铃声响起,樟树市义成镇中心小学立刻变得热闹起来。只见10余名学生搬起架子鼓、吉他、电子琴、非洲鼓等乐器来到操场,同学们也逐渐围拢过来,这是该校新成立的乐队——“义小之歌”的首场正式演出,乐队成员们用一曲《孤勇者》点燃了校园,欢笑声在操场上久久回荡。

  张婷是义成中心小学的音乐老师,在教学中感受到孩子们对音乐的渴望,便萌生了组建校园乐队的想法。郭佳翔是学校的语文老师,同样有音乐爱好的他和张老师一拍即合,两名“90”后老师便行动起来。

  今年3月,在校长丁卫文的支持下,他们把空闲教室作为排练场,把学校的所有乐器整合在一起,招募对音乐感兴趣的学生,利用课后延时服务时间和暑期时间,对孩子们进行专业的音乐培训。从简谱、五线谱等理论知识,到各种乐器的实际操作,两位老师带领孩子们经历了最初的兴奋好奇,也克服了反复练习的枯燥无聊,一直坚持到现在。

  如今,乐队的孩子们已经可以流畅完整地演奏一首歌曲,对乐器也日渐熟悉。两位老师还时常将孩子们带出去拉练,锻炼他们的胆量,增强他们的成就感。于是,陈家村古樟树下的空地便成了他们向家长和村民展示的舞台。每有演出,大人们边看边鼓掌,家长还会将演出视频发给在外务工的亲人观看,让他们也能欣赏到孩子们的精彩表演,分享这份喜悦。

  新学期开始,江西省民建同心思源基金会向学校捐建了“音乐响起”音乐教室,送来了专业钢琴、葫芦丝、电子琴等乐器,团市委组织专业文艺志愿者对乐队进行了指导,镇里也对乐队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支持……乐队越办越好,两位老师十分高兴,“我们在孩子的眼中看到了光,他们变得自信而开朗” 。义成中心小学有200余名学生,其中留守儿童150余名,在两位老师看来,音乐可以慰藉这些留守孩子的心灵,孩子们的变化也更加坚定了他们把乐队做下去的决心。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天下
   第04版:“赣”出新答卷
   第05版:视线
   第06版:“赣”出新答卷
   第07版:美丽乡镇 魅力无限
   第08版:映像
   第09版:民生
   第10版:法治
   第11版:学与思
   第12版:专题
校园乐队
少年杂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