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技能报国大有可为

  吴学安

  无论是攻克关键技术难题,还是建设制造强国,都需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发挥技术工人队伍的聪明才智

  现场聆听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国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起运公司起重工程队队长姜志光代表格外激动,他说:“这是一个技术工人大有可为的时代,党和国家对技术工人越来越重视,这极大鼓舞了我们以技能报国的信心和决心。”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这些字眼让姜志光非常振奋,他自信地表示:“我们工人干好了就是人才资源,现在我们要培养更多的年轻人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工业强国都是技师技工的大国,我们要有很强的技术工人队伍”“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论述凸显出技术工人队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为我们做好相关工作指明了方向。

  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实践证明,无论是攻克关键技术难题,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还是建设制造强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都需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发挥技术工人队伍的聪明才智。淮海集团量具钳工周建民组织团队破解工厂、国家乃至世界级的机械制造难题,工艺创新项目1100余项,累计为公司创造价值3100余万元;“雕刻火药”的航天科技特级技师徐立平安全精准操作,工艺要求0.5毫米的整形误差,他却始终控制在0.2毫米内……大国工匠们用勤勉的态度、精湛的技艺、无私的奉献,为企业增加了收益,为国家争取了荣誉。

  但是,当前我国技术工人队伍仍然存在占比少、底子薄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迟滞了我国建设制造强国的前进步伐。究其原因,一方面,重学历轻能力、重知识轻技能的观念根深蒂固。另一方面,人才的评价体系、选人用人制度有待完善。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推动人才结构战略性调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站在服务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有力人才保障的高度,针对制约高技能人才发展的关键问题,提出了重要指导措施。我们有信心,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越来越多的技术工人,尤其是高技能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发光发热。我国要形成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技能精湛、素质优良、基本满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关键要在政策激励支撑上不断强化拓展。要实施好“技能提升”行动、“技能强企”行动,从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等环节着手,拓宽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让技术工人有奔头;提升技能人才待遇水平,让技术工人得实惠;优化高技能人才服务,让技术工人“有面子”,营造有利于高技能人才成长的环境。如此,才能真正让高技能人才成为社会崇尚的“明星”、青年人追逐的“偶像”,激励更多人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天下
   第04版:专题
   第05版:“赣”出新答卷
   第06版:专题
   第07版:市域
   第09版:民生
   第10版:赣州新闻
   第11版:评与论
   第12版:赣鄱健儿竞风流
“今朝多美好”的实践逻辑
提升江西湿地生态优势
凡人善举彰显道德力量
创新不问出身 英雄不论出处
十年“加餐”带来“乘法效应”
技能报国大有可为
“最美店招”评选值得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