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乐安县山砀镇

以党建引领之力绘振兴美丽画卷

山砀镇航拍图
杏坊村小洋房
黄家村村民正在分拣西红柿
桐江村油菜花
桐江村冬瓜基地
山砀镇全貌
口前村李家组村貌
乌龟养殖基地
山砀村双孢菇基地
荷塘村槟榔芋基地
山砀村中药材基地

  近年来,乐安县山砀镇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发挥党委坚强领导核心作用,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努力使山砀从“边远乡村”变成“县域副中心”,不断回应了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向往,奋力打造宜居宜业新山砀。

  以党建引领组织振兴

  筑牢基层战斗堡垒

  山砀镇牢固树立抢前争先意识,坚持把抓好党建作为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核心引领,发挥“头雁效应”,以党建创新筑牢基层战斗堡垒。一是党建引领,推动村级党组织创评市县两级“红旗党支部”。截至目前,山砀村成功创评市级“党建+经济富村”红旗党支部;杏坊村成功创评市级“党建+文明新村”红旗党支部;桐江村成功创评县级“党建+治理强村”红旗党支部。二是探索“禾场话事会”模式,推进“党员联系服务群众”闭环工作机制。截至目前,全镇已召开禾场话事会140余场,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500余条,意见已办结落实90%以上,其余正在推进。该镇建立“党员联系服务群众”闭环流转办理机制,从乐安党群通、微信群、党员家访、禾场话事会、屋场交友会等渠道收集群众诉求。截至目前,全镇党员今年以来为群众办理产业发展、矛盾纠纷调解、招工用工等服务事项6200余件,相比去年同期增长50%以上。三是积极打造让党放心、人民满意的模范机关。该镇强化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培养,从严教育管理党员,强化政治监督,做实做细日常监督;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对群众未能办成的事情主动协调解决,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以党建引领产业振兴

  促进经济发展再迈新台阶

  山砀镇坚持把促进群众增收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根本措施,聚焦产业发展,持续增加群众收入、积蓄发展动能。一是狠抓产业发展,推动村级集体经济迈上新台阶。持续加大产业发展规模,全镇落实种植95个大棚双孢菇、21个大棚茶树菇;种植西红柿520亩、槟榔芋2239亩、粉防己500亩、瓜蒌650亩,养殖乌龟260亩,带动5000余人在家门口就业,人均年增收2万余元;此外,积极采用“村办公司+农户”的模式进行板田油菜种植。目前,山砀镇已完成油菜种植面积13000余亩,亩均效益预计达500元以上,预计全镇村集体经济创收400余万元。今年全镇所有行政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预计均达30万元,其中山砀村集体经济纯收入将达到150万元,全镇村级集体经济总体规模将稳居全县前列。二是因地制宜,探索促增收模式。通过“走出去,引进来”模式,充分转化外出学习成果,大力发展大棚蔬菜种植;通过“乡贤乡友”模式,充分利用山砀镇乡贤乡友大部分在外创业经商,号召他们返乡创业,并给予政策优惠;通过“土地生财”模式,持续推进“政府主导、百姓参与、企业托底、利益共享”的土地流转模式。三是跑资争项,招商引资卓有成效。截至目前,山砀镇今年以来共引进4家总部型经济企业。

  以党建引领生态振兴

  绘就美丽山砀新画卷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山砀镇党委书记陈雪华经常用这句话强调基层党组织的重要性。近年来,山砀镇坚持“一把手”负责制,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一是环境整治持续发力。该镇建立健全《山砀镇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百日攻坚“净化”行动实施方案》,制定《山砀镇碳普惠(绿宝)制工作实施方案》,先后出动13000余人次开展环境整治专项督查11次、环境卫生大整治65次、清理垃圾150多吨。二是秀美山砀建设全面推进。该镇加大投资推进山砀秀美乡村建设工程,提高了山砀镇集镇的品位和档次,树立良好的集镇形象。三是生态文明建设落地落实。该镇健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长效管护机制,完善户分类、村收集、镇运转的垃圾处理模式,推进农村环境治理常态化,让乡村颜值提升之美浸润人心。

  以党建引领乡风文明

  焕发乡村社会新气象

  近年来,山砀镇坚持以新时代文明实践、“六好村组”创建、道德“红黑榜”发布和文明“积分制”为抓手,全面推进移风易俗乡风文明,助力乡村振兴。一是持续开展“红黑榜”发布工作。截至目前,全镇共发布5期“红黑榜”,上榜224人,红榜137人,黑榜87人。二是开展“星级文明示范户”创评工作,接续推进移风易俗。该镇围绕“友善星、和睦星、勤俭星、卫生星、致富星”等五个方面进行评比,优秀的家庭张贴星级文明示范户。三是深入探索“积分制”,以小积分撬动大文明。全镇通过积分兑换、公示上榜来促进村民养成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对做得好的,都可以适当给予积分,截至目前已兑换农户5000多户,发放物品折合资金共计22万余元。

  以党建引领乡村治理

  构建和谐有序的善治山砀

  近年来,山砀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方面开展了有益探索。一是以党员联系群众为基础,建设一套便民服务网,方便群众“办得成事”。截至目前,全镇为群众代办事件700余件,帮助了3000余人。二是开展“1134”智慧党建服务体系建设,提升便民服务水平。该镇落实完善“1134”智慧党建便民服务模式(建设一个便民服务中心、一个“党群通”智慧便民服务平台,推动服务事项、管理权限、工作重心“三个向下”,建设县、乡、村、组四级便民服务网络),推行“民事帮办”“民事代办”制度,让群众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相关做法得到民政部的充分肯定。三是持续推进“党建+社会救助”。山砀镇开展“党建+社会救助”乡镇和村一级全国性试点工作,在网格中发现困难群众并予以帮扶。

  党建引领给山砀镇带来看得见变化,散步时感受到微微细风、清清绿水的恬静生活,游玩时体验到健康人生、休闲娱乐的品质生活,出行时享受到条条大路、美丽交通的平安生活……如今,乡村的巨变让村民幸福感倍增。

  (本版文图由乐安县山砀镇人民政府提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天下
   第04版:“赣”出新答卷
   第05版:视线
   第06版:美丽乡镇 魅力无限
   第07版:美丽乡镇 魅力无限
   第08版:区域
   第09版:民生
   第10版:赣州观察
   第11版:资讯
   第12版:文体
以党建引领之力绘振兴美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