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贴心护航

——景德镇海关助推地方开放型经济驶入快车道纪实

  陈正强 本报全媒体记者 邱西颖

  近日,记者从景德镇市相关部门获悉:1至9月,该市外贸进出口130.53亿元,增速居全省第一位。其中,出口108.41亿元,增速居全省第三位;进口22.12亿元,增速居全省第一位。地处内陆且外贸经济基础较差,景德镇市是如何实现快速发展的?

  记者发现,景德镇市开放型经济得以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景德镇海关发挥职能优势,在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中扮演掌舵手和护航员的角色。

  做好服务助企纾困

  今年6月,江西云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835箱锂电池顺利运往土耳其,这是景德镇市锂电产品首次销往海外。然而,出货急、船期紧、疫情防控影响舱位难订等困难困扰着公司。“多亏了海关同志提前介入提供业务指导,帮助我们解决各类问题,产品得以快速通关放行。”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锂电产品出口市场需求旺盛,订单不断增加,有了海关的帮扶,公司对外贸发展充满信心。”

  锂电池行业是国家大力培育的新能源产业,景德镇海关为帮助企业发展,及时成立服务工作专班,通过“送政策进企业”推送所出口国家(地区)的技术法规、标准及认证认可措施,强化政策扶持,广泛搜集锂电池行业涉关涉税政策,帮助企业充分享受惠企政策红利,为企业有关人员详细解读危险货物运输相关技术规范,做到出口与安全并重。

  落户浮梁县的以晴数字经济产业园是景德镇市重大招商引资项目,涉及消费电子终端产品、光学玻璃、集成电路、电子陶瓷等多领域。为帮助该项目企业顺利运行和发展壮大,景德镇海关在加工贸易申报、设备进口、产品出口等各环节提供全方位服务。“在海关大力帮扶下,我们能够在第一时间办理货物出口通关,接到的订单也越来越多。”企业进出口负责人说,“1至8月,企业共完成一般贸易进出口7.12亿元。”

  用好政策强基稳链

  在做好服务的同时,景德镇海关还积极推动外贸经济转型升级。

  今年2月,中国(景德镇)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获批。为全力支持该市跨境电商外贸新业态快速发展,主动发挥海关职能、全程介入、精准服务,多渠道宣传跨境电商国家试验区发展政策,景德镇海关在参与制定《中国(景德镇)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实施方案》的同时,搭建海关、商务、企业三方沟通平台,提高企业资质备案作业效率,做到“1次办好、1小时办结”,以及通过开展线上服务、智慧服务、专人服务、技术服务等全模式打通跨境电商全链条业务运行。据统计,该市注册跨境电商企业目前已达40余家,珠山区和浮梁县跨境电商产业园B2B业务实现出口10亿余元。

  同时,景德镇海关支持企业用好自贸区原产地各项优惠政策,采取“线上+线下”模式开展RCEP政策宣讲,通过“问题清零”机制解决企业原产地申报问题,推广应用“智能审核+自助打印+邮寄送达”原产地签证作业便利模式。目前,景德镇海关共签发各类优惠原产地证1380份,签证金额1.8亿美元,帮助企业享受国外关税减免5700余万元。

  此外,景德镇海关制定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十大服务举措,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落实涉企事项“证照分离”,推进精简单证等,并围绕航空、机电、陶瓷、精细化工和医药等重点产业,综合运用减免税、原产地等海关政策,开展便企惠企、信用培育等一系列补链强链帮扶措施。据统计,该市已培育两家海关高级认证企业,在与我国签署AEO协议的47个国家开展外贸业务时可享受诸多便利;累计为企业减免关税保证金2700余万元,解决口岸通关等问题10余项,节省进出口成本500余万元。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天下
   第06版:要闻
   第07版:视线
   第08版:映像
   第09版:民生
   第10版:经济
   第11版:综合
   第12版:政文
指尖轻轻一点 用地选址随手查
贴心护航
宜春推进“5G+智慧含锂矿山”建设
小产业 助增收
普惠金融为企业送上“及时雨”
“稻油轮作”助增收
数字化赋能乡村治理
新余“工博士服务团”入企献智促发展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