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风徐来 文明花开

——九江市德安县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纪实
“全民学雷锋·共创文明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启动仪式 徐浩儒摄
德安县第四届“道德力量·情义德安”文明榜样发布会 梅秀群摄
以“三句半”的形式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 陶玉春摄
德安县第七届全民健步行文明实践活动
德安县首届公益集体婚礼 陈聚云摄
德安县邹桥乡源口村第五届重阳节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 熊 静摄

  “党的二十大精神广流传,人民群众齐声赞,村前花园小广场,真好看!”九江市德安县丰林镇黄桶村闵家法治广场上,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敲锣打鼓,生动演绎了一场以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村庄变化”为主题的“三句半”节目,把新思想的种子播撒进群众的心里。近年来,德安县秉持“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全面落实“学、宣、践、乐、化”五大重点任务,以更聚人气、更接地气的文明实践活动,将文明新风吹进大街小巷。

  以学为先

  思想引领送信心

  2022年3月4日,德安县2022年“学雷锋月”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在义峰山公园正式拉开帷幕,全县志愿者广泛开展法律咨询、爱心献血、生态环保、便民服务等20余项志愿活动,共同唱响“全民学雷锋·共创文明城”的主旋律。

  2022年,德安县组织红色宣讲团和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村庄庭院,围绕与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乡村振兴、就业民生、惠民利民等话题,灵活运用“村头大喇叭”“板凳课堂”“百姓名嘴”等“十八般武器”,开展红色经典、政策理论宣讲达2000余场,受众近7万人次,遍及农村、社区、机关、企业、学校,为百姓解政策“渴”、解思想“惑”,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飞入寻常百姓家”。

  以德润心

  道德榜样率先行

  5月10日,第四届“道德力量·情义德安”文明榜样发布会举行,县文明委领导出席发布会为51名受表彰的榜样人物颁奖,历届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劳动模范应邀参会并担任颁奖嘉宾。“在台上领奖的都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他们通过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耕耘,得到大家的认可,我要向他们学习。”现场观众王幸英感慨道。

  德安县坚持以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任务,以“德润人心”为主题,挖掘群众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的德安“平民英雄”,近年来发布好人好事1500余人次,选树本地文明榜样14类200余人,越来越多的德安好人荣登江西好人榜、中国好人榜,崇德向善蔚然成风。该县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专门设置好人馆,集中展示200余名文明榜样先进事迹,大力弘扬主流价值,全面营造德安“厚德安康”的社会治理氛围。

  以文化人

  多彩活动聚民心

  6月2日,德安县在蒲亭镇雁家湖社区文明实践站举办“品味端午·传承文明”大型文明实践活动。随着一声哨响,一场激烈的旱地龙舟比赛正式开始。双方喊着整齐划一的口号齐步前行,不远处另有一番热闹,包粽子、绘彩蛋、编蛋篓、缝香囊……现场气氛热烈欢快。今年以来,德安县深化拓展“我们的节日”主题内涵,开展“相约七夕·新时代文明实践音乐会”“我们的节日·中秋”花灯会等令人耳目一新的文明实践活动,让中国传统佳节及其承载的民俗文化融入百姓生活之中。

  6月4日,德安县举办第七届“全民健步行”文明实践活动,吸引了近千名市民参与。“我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全民健步活动,很享受这个活动的过程,倡导大家积极健身,为创建文明城市贡献力量。”市民李伟高兴地说道。该县广泛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体活动,一年来送戏、歌舞下乡50余场,送电影下乡100余场,举办文化主题展演活动、非遗进校园进景区等文化惠民活动100余场,参与群众3万余人次。去年以来,全县万名师生共同摄制快闪歌曲《童心向党》、德安音乐人邓子丘创作献礼歌曲《鲜红的党旗》……文艺作品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有效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以新破旧

  移风易俗树新风

  迈火盆、剪青丝、合卺礼、拜堂礼……9月24日,德安县为8对“零彩礼、低彩礼”新人举办首届公益集体婚礼。新人代表陈晓芸表示,能以文明为笔,在爱情的扉页上留下青春印记,对她而言是非常开心的一件事。

  “开席喽!”伴随一声吆喝,邹桥乡源口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当地乡贤与村“两委”、志愿者共同举办的“百叟宴”正式开席,丰盛的菜肴被志愿者一一端上桌,30余张圆桌座无虚席,200余名老人欢庆重阳佳节。

  近年来,德安县推进实施移风易俗乡风文明专项行动,打造“党建+乡贤”治理模式,积极推广“集体婚礼”“道德红黑榜”“好婆媳评选”等推动移风易俗的好经验、好做法,引导乡贤组织开展助老爱老、扶危济困、捐资助学、调处矛盾纠纷、修桥补路等乡村公益事业活动,以扎实举措倡树乡风文明。全县共选树移风易俗示范乡镇3个,示范村13个,聚榜样力量、促文明新风,真正激发群众参与乡村治理、投身文明实践的内生动力,让文明实践沉下去、乡村治理活起来。

  品牌赋能

  文明实践促振兴

  文明花如雨,新风正当时。德安县精准提供志愿服务,精心培育特色品牌,在丰富实践内容、更好服务群众上提质增效。

  6月,德安县被江西省文化体制改革办确定为创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名人文化+乡村旅游”模式的省级重点改革项目基层观测点。该县用活县域丰富的名人、历史文化资源,内化袁隆平胸怀祖国敢闯敢干、杨超革命何须怕断头等德安名人先辈“敢为人先”的精神品质,将各地各具特色的10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建在横跨德安县全域的义门陈产业园、袁隆平故里、义峰山红色主题纪念园、华夏阳光微电影小镇等旅游景点上。连线乡贤发挥“邻里名人”效应,积极参与乡村治理、带动产业发展,因地筹办富有特色的车桥镇“昆仑杯”篮球节、磨溪乡文化周、邹桥乡重阳宴等文明实践活动,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建设成为提升村民精神文明素养、推动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我们的志愿者就像城市‘外卖员’,群众按需点单,服务按时上门。”近年来,“滴滴打车”式的暖心“志愿派单”在德安县广泛流行,“志愿红马甲”已经成为德安城乡最温暖的景色,处处温养着德安人的精神家园。目前,德安县培育“学习传承隆平精神”“传承好家风好家训”“守护天使”等特色志愿服务项目10余个;480余支志愿服务队2万余名志愿者以“全民点单、精准派单、有效接单、及时评单”的四单服务模式,常态化开展医疗服务、农技下乡、扶贫济困等文明实践服务活动1000余次,平台共录入志愿服务项目500余项,7775名群众通过“点单”实现心愿,好评率高达98%。

  孙永保  王 珺/文

  (图片除署名外由德安县委宣传部提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九江市德安县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纪实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赣”出新答卷
   第05版:“赣”出新答卷
   第06版:广告
   第07版:赣州新闻
   第09版:民生
   第10版:法治 行业专刊
   第11版:学与思
   第12版:资讯
新风徐来 文明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