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璋
“原价237元的3人餐,现在团购只要59.9元”“这桌海鲜大餐139元,我们连成本都收不回”……近段时间以来,许多短视频用户会刷到这样的团购信息,涉及领域除了餐饮,还有洗车、酒店住宿等行业。然而,有些下单者在使用后却吐槽实际情况跟商家宣传的大相径庭。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商家希望通过低价策略达到引流目的,这本身值得鼓励与尝试。然而,创新经营并不代表偷工减料。“套路多”“套餐的菜分量很少”“商家看到是团购用户,服务态度立马差了很多”……在某平台上,搜索一些本地商家的团购视频,点击评价,类似的反馈并不少见。面对消费者的质疑,鲜有商家会回复解释。
笔者想说,不论在任何时代,也不管消费模式如何变化,商家都要牢牢谨记“诚信经营”。低价引流,其作用应该是一种广而告之的效果,通过用户的体验来积攒好口碑,进而一传十、十传百,更好地树立自身品牌。因此,对待团购用户时,商家不能戴有色眼镜对待,更不能以次充好,否则最终砸的还是自己的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