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怀揣梦想,让前行的步伐更加坚定有力

危云云在果园中采摘翠冠梨。 (资料图)
廖春生在自家承包的稻田中。 本报全媒体记者 曹章保摄
在养老服务中心,王满菊与社区工作人员聊着家常。 本报全媒体记者 陈 旻摄
陈锦华带领志愿者搬运大米。 通讯员 龚晓明摄
樊细连操控无人机喷洒农药。 本报全媒体记者 梁振堂摄
阳昌绍正在为群众讲解相关法律规定。 本报全媒体记者 钟进文摄
罗江南(中)和团队在实验室工作。 本报全媒体记者 郑 莹摄
邓亦玮采摘成熟的香菇。 本报全媒体记者 邹宇波摄
朱茶香正在拍摄日常生活短视频。 本报全媒体记者 朱兆恺摄
姜智新在会议上作主题发言。 (受访者供图)
叶焱群与丈夫梁飞一起研究清代隔扇工艺。 本报全媒体记者 鄢 玫摄
章晨在湖田瓷社古代陶瓷博物馆进行记录。 李政昊摄

  ❋ 策 划 语 ❋

  即将过去的2022年,是我们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一年。

  这一年,在各行各业都有许多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追梦人,他们是历史进程的亲历者、见证者,也是社会进步的参与者、实干者。他们当中,或许是各行各业中的精英,或许只是普普通通的一员。在他们身上,有着这样那样为梦想打拼的故事。这些故事,汇聚成光,映照着个人奋斗、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的伟大进程。

  岁末已至,本报推出特别策划,通过12名普通人的视角,用他们的梦想和足迹,展示一年来全省上下团结奋斗的铿锵步伐,致敬平凡中蕴藏的蓬勃力量。

  伟大事业始于梦想、成于实干。让我们汲取奋进力量,怀揣梦想,继续坚定前行。(曹小武)

  危云云:生态种养带民富

  本报全媒体记者 董文涛

  心语心愿:

  十二年的坚持,让我学会永远朝前看,不断地在农业生产中去探索、实践、创新。面对未来,我想沉下心来,与乡亲们共同创造一片美丽的希望田野,亲吻脚下的沃土,沐浴温暖的阳光。

  ——危云云

  冬日时节,位于永新县象形乡的贝加尔河生态农庄里,农庄负责人危云云正在为果树根系覆盖稻草,做好防冻保暖措施。

  2010年,怀揣着“北漂”4年的积蓄,危云云来到丈夫贺建平的家乡——象形乡黎江村,夫妻俩承包了100亩荒地,建起翠冠梨种植基地。经过十二年苦心经营,基地的种植面积扩大到1100多亩,拥有翠冠梨、井冈蜜柚、西瓜、蓝莓、枇杷等十余种农产品。这座集休闲、观光、采摘于一体的生态农庄,年接待游客万余人次,产值达560多万元。

  危云云思维开阔,对于发展农业有着一股韧劲。她时常手捧笔记本,穿梭在果林中,观测果树生长情况,记录土壤湿度和温度。为了给果树防治虫害,她在果树下养起了贵妃鸡。得益于科学种植,危云云种植的水果获得了市场认可,也坚定了当地农户发展生态农业的信心。

  2021年以来,危云云通过电商平台帮助农户销售农产品金额超600万元。危云云还主动参与“百企帮百村”等行动,免费为周边村民培训种植技术,带动村民从事果树种植,促进乡村振兴。

  “2022年是艰难的一年,但无论有多艰难,我们都不会放弃,相信将来一定会更好。”危云云说。

  廖春生:科技兴农干劲足

  本报全媒体记者 曹章保

  心语心愿:

  机械化作业让农民种田更轻松,现在种田有补贴,感谢国家好政策,让我们的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乡村未来一定充满希望、也更精彩。

  ——廖春生

  仲冬时节,记者来到赣州市赣县区大田乡云洲村,与该村种植户廖春生一起走进田间地头,感受科技兴农带来的“春潮”涌动,展望谋划未来前景。

  廖春生是当地远近闻名的种田能手、致富明星。“从小看着父辈们辛勤劳作,深有感触。现在不一样了,我们用上了耕田机、插秧机、收割机等现代化农机具,不再像父辈们那样全靠人力种地。”廖春生告诉记者,各种农机具的运用,一改传统耕作模式,让他从“会”种田转变为“慧”种田,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提高了种地效率。这些年,廖春生从承包10多亩稻田开始,到如今500多亩稻田,因为高新科技的运用,让大面积种植作业得以实现。

  2021年,廖春生获得赣州市首批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评定。在村里,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农博士”,经常向他咨询农业生产方面的知识。为了能够更好地解答大家的疑难问题,这些年,廖春生坚持学习和钻研水稻种植知识。“只有理论与实践结合,才能给出最佳解决方案。”廖春生说。

  回首这一年,廖春生感慨颇多:“如今,种田有粮补,购买农机有购置补贴,未来种田大有作为。有党的富民好政策,我们种田越来越有干劲。”

  谈及未来的打算,廖春生信心十足:“明年继续扩大种植面积,带领更多村民种好田、多打粮、快增收。”

  王满菊:老有所依享幸福

  本报全媒体记者 陈 旻

  心语心愿:

  希望养老服务中心继续完善设施,把温暖传递给社区每一位老年人,既暖心又暖胃,让养老服务中心成为独居老人的“家”。

  ——王满菊

  12月21日11时,天气晴冷。在鹰潭市月湖区梅园社区养老服务中心,83岁的王满菊和老朋友们坐在餐桌旁,一边聊着家常,一边等待开餐。食堂工作人员洗菜、切菜、炒菜,忙得不亦乐乎。不一会儿,饭菜的香气从厨房飘出,给寒冷的冬天添上别样的温暖。

  对于王满菊而言,“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是她今年最大的收获。“这几年,社区的变化日新月异,小区环境变美了,路面变整洁了。还有社区的养老服务中心,让我们独居老人在家门口就可以吃上经济实惠又营养可口的热乎饭了。”王满菊说。

  梅园新村建于上世纪80年代,社区里的老年人占比偏高。为了更好地服务老年人,社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打造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中心采用“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订餐,不仅解决空巢、高龄以及失能等老年人的吃饭难题,又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助力打造老年人“15分钟生活圈”。

  王满菊告诉记者,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不仅提供助餐服务,还会邀请医生帮老人量血压、做检查。此外,社区工作人员也经常到中心陪老人健身、做操,玩一些简单的游戏。王满菊笑呵呵地说:“社区干部为民服务、为民排忧解难的意识很强,大到小区治安、环境卫生,小到下水道疏通、文体娱乐等,方方面面都想到了。有了他们,我们才能安心享受退休时光,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陈锦华:志愿路上不停歇

  本报全媒体记者 徐立鸣

  心语心愿:

  志愿服务是我热爱的事业,能竭尽所能为家乡做点事是我的荣幸。新的一年里,愿所有人都健康平安,愿抗疫早日取得最后胜利。

  ——陈锦华

  12月19日,南城县红十字救援队队长陈锦华带领5名队员,身着白色防护服、手持弥雾机,在县城一单位开展志愿消杀服务。应相关单位请求,他们在1小时内完成了消杀,并协助相关人员完成转移工作。这是自8月17日救援队担负全县的终末端消杀任务以来,陈锦华参与的第60次志愿消杀服务。

  今年以来,救援队已开展志愿服务500余次,其中300余次都有陈锦华的身影。一年365天,陈锦华不是在提供志愿服务,就是在去志愿服务的路上。“开展志愿服务就是我们的事业。”对于一年的忙碌,陈锦华不觉疲惫,反而倍感充实。

  今年大年初二,陈锦华迎来忙碌的一天。他接到求助电话,沙洲镇一名老人走失。冒着冻雨,陈锦华带领队员前往沙洲镇开展搜救。4个小时后,他们在一处山腰找到了瑟瑟发抖的老人,随即将其安全护送回家。当陈锦华回到家中,已是晚上10时。今年以来,陈锦华和志愿者们共为30余名走失老人和小孩找到了回家的路。

  “陈队来啦!”在南城县第一小学,陈锦华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欢迎。为做好青少年防溺水工作,近年来,救援队实施“泳”安计划,陈锦华每年都会带领志愿者们走进校园,开展防溺水知识宣讲。“今年是‘泳’安计划实施的第三年,共做了32场防溺水宣讲。欣慰的是,三年来,南城县未发生一起青少年溺亡事故。”陈锦华说,他们愿意做一千次、一万次宣讲,但不想接到哪怕是一起溺水救援任务。

  樊细连:逐梦沃野新农人

  本报全媒体记者 梁振堂

  心语心愿:

  做优产业基地,延伸托管服务,打造产业套种试验园区,构建修水西部农业产业储备加工基地,在乡村振兴沃野播撒希望种子,贡献青春力量。

  ——樊细连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修水县洪军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以“坚定的步伐、稳妥的方式”完成了2022年发展目标,返乡创业7年的总经理樊细连又一次实现超越。

  这一年,35岁的樊细连既体会到了做农业产业的酸甜苦辣,又坚定了走农业产业化的决心。

  这一年,合作社实现“稻、油、渔”互补轮作规模的进一步拓展,在高标准完成种植2000亩水稻的基础上,延伸轮种油菜800亩、水面养殖200亩,托管服务面积1000亩,全年主营收入300多万元,附加收入近50万元。

  这一年,合作社年产稻谷1100多吨、菜籽油3万公斤。合作社帮助托管农户耕翻稻田种植油菜1000余亩,抢种旱季作物大豆、豌豆、蚕豆200余亩,实现农闲变农忙。

  “这一年,合作社增创产值近80万元,倾注了我的汗水,更离不开各级政府部门的关心扶持。”樊细连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做优合作社现有的2000亩基地,托管服务面积延伸扩大至2000亩,打造一个80亩产业套种试验园区,构建修水西部农业产业储备加工基地……对于来年规划,樊细连成竹在胸。

  阳昌绍:贴心调解促和谐

  本报全媒体记者 钟进文

  心语心愿:

  我要继续当好服务群众的贴心人,扎根乡村,在调解工作中把握公平正义,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努力化解群众的烦恼忧愁,让社会多一分和谐。——阳昌绍

  “有矛盾纠纷,找老绍调解。”在芦溪县宣风镇,提起阳昌绍,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别看他失去右臂,走路不太平稳,但调解起纠纷来,那真是不偏不倚,公平得很,让人心服口服。”

  阳昌绍,今年58岁,2005年起在宣风镇珠亭村从事调解工作。身残志坚的他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人民调解能手”等荣誉。如今,以他名字命名的“老绍之家”调解工作室,成为萍乡市基层社会治理的一大亮点。

  12月21日,记者走进珠亭村的“老绍之家”,阳昌绍正操着一口方言为村民讲法律、摆事实。当事双方频频点头,矛盾纠纷得以顺利化解。

  每场调解结束,阳昌绍都会以日记的形式把调解过程记录下来,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调解水平。在阳昌绍给记者展示的一摞标有“民情日记”字样的本子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文字,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还被重点标记出来。

  今年以来,为了做到公平公正调解,阳昌绍足迹踏遍河南、浙江、广东等10余个省份,累计走访群众680余人次,收集群众诉求260余件,化解信访事项190余件。

  “大多数调解是家长里短的小事,却是关乎群众生活能否舒心的大事。帮助群众化解矛盾,看到他们如释重负后露出笑容,就是我最大的收获和快乐。”阳昌绍说,“我会一直坚守在调解岗位上,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为促进社会和谐尽力。”

  罗江南:政策优渥好成才

  本报全媒体记者 郑 莹

  心语心愿:

  面对新时代新机遇,作为一名青年科研人员,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科研成果从0到1的突破。也希望未来有更多创新、优秀项目,助力江西中医药事业发展。——罗江南

  12月22日,冬至。在赣江新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健康产业研究所实验室里,“90后”罗江南和往常一样,埋头于研发装置间,反复实验。

  “目前正在做一款保健食品的研发,需要反复实验,摸索出符合实际的工艺路线。在此之前,团队已经做了大量基础研究,并设计出合理方案。”罗江南介绍。

  2021年7月,罗江南从江西中医药大学硕士毕业,成为中医药健康产业研究所的一名科研人员。

  万事开头难。这一年多来,从研究市场定位,到寻找科研方向,再到一遍遍打磨加工工艺、尝试上百种原料,并对比化妆品、化学等其他领域的研究方式和方法,最后总结形成自己的经验,罗江南和团队成员攻坚克难,迅速成长。

  “做科研没有捷径,原料比例、工艺参数的确定,需要一次又一次地调整,才能进入下一个程序,每一次突破都是向成功又迈进了一步。”罗江南告诉记者。

  全力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过去的一年间, 赣江新区给予青年人才的支持力度前所未有。一系列支持科技创新、释放科研人员活力的好政策出台,让一批批青年科技工作者在科技攻关中揭榜挂帅。今年年初,赣江新区出台了“劳者有其居”住房政策,让很多像罗江南这样的青年人才实现拎包入住人才公寓,圆了“安居梦”。

  在罗江南看来,这些都是对青年科研人员的巨大鼓励。“赣江新区给我们创造很多机遇,让我们的未来充满希望。”罗江南说。

  邓亦玮:返乡创业天地宽

  本报全媒体记者 邹宇波

  心语心愿:

  这一年我收获满满,希望明年可以把农业特色产业做得更好、质量更高,带动周边更多村民就业增收,为家乡的振兴发展贡献力量。

  ——邓亦玮

  12月22日,记者来到新余市仙女湖区九龙山乡的香菇种植基地,只见一排排温室大棚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着银光。大棚内,基地负责人邓亦玮和村民忙着采摘成熟的香菇,分级、装篮,打包运往市场销售。

  “现在正是食用菌上市的季节,基地有6个温室大棚,培育了5万根香菇菌棒。这些天请了20名村民过来采摘,平均每天可产400余公斤新鲜香菇,预计产值达30万元。”邓亦玮高兴地说。

  邓亦玮是一名返乡创业青年,也是村民眼里的能人。这些年,他养过猪,种过茶树菇、葡萄、草莓等,其中种茶树菇让他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看到第一批茶树菇长出来,我非常开心。从种植技术到温室大棚管理,我花了好多心思,家乡是我梦想开始的地方。”

  掌握了茶树菇种植技术后,邓亦玮又尝试着种植其他种类的食用菌。今年,他租用九龙山乡政府的温室大棚,用于香菇种植。“九龙山乡地处山区,气候湿润,非常适合菌菇生长。”

  精心调制菌棒基料、给大棚加装滴灌设施、建立配套烘干厂房……这一年,他既忙碌又充实。“明年6月,菌包就不再出菌菇了。我想尝试发展其他产业,既能填补这段时间的空白,又能实现产业多元化发展,从而带动周边更多的村民就业增收。”谈及未来打算,邓亦玮眼里闪着光。

  朱茶香:直播带货创新业

  本报全媒体记者 邹海斌 朱兆恺

  心语心愿:

  这一年我幸福感满满。希望明年我的短视频做得更好,让更多的人关注我的家乡、关注新农人,通过直播带货让铜鼓的土特产走出大山,走进千家万户。——朱茶香

  12月20日,寒气逼人,铜鼓县大塅镇古桥村“客家香香”的百年老宅里,朱茶香端来的迎客茶热气腾腾,果盒里的酸枣糕五颜六色。

  “这一年我收获了满满的感动。”回顾即将过去的2022年,朱茶香娓娓道来,“春节后,老公把我跟婆婆一起生活的场景拍成短视频,融入客家习俗、孝道文化、客家美食等元素,我的‘客家香香’抖音号一下就涨了10万多粉丝。”

  “短视频没有对话就少了灵魂,有了情感才有人间烟火气。我有一个做红薯米果的视频,播放量达400多万。好几个反映婆媳关系的短视频,让人看了泪流满面。”在赣西北山区,“客家香香”是客家人喜爱的网红。朱茶香颇为自豪地说:“今年5月以来,不少粉丝来到我家,看我做枣糕、拍视频。我一边做一边播一边卖,挺开心的。同时,不断有粉丝邀请我去他们村里摆摊,万载、宜丰……我去过周边30多个乡镇摆摊直播。”

  朱茶香告诉记者:“摆摊的氛围特别好,老老少少见到我,都叫我茶香。忙不过来时,热心的乡亲们还帮我卖货。乡亲们种的梨子、葡萄和生姜卖不出去,我也会免费拍一些短视频帮忙推介。”

  农民丰收节、旅游推广……朱茶香都会尽一份力。2022年,朱茶香被铜鼓县妇联授予“创业女能手”称号,她还在江西巾帼直播电商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社会组冠军。

  姜智新:精耕数字新赛道

  本报全媒体记者 余 燕

  心语心愿:

  迎着风口飞“数”奔跑,不负韶华、不负时代!——姜智新

  “今年是公司快速发展的一年:员工从30多人增至近60人,营业收入从去年的2000万元跃升到今年的破亿元。”12月23日,姜智新踌躇满志地对记者说。

  2020年,在上海从事IT行业多年的姜智新,回到家乡上饶,创办了江西云牛科技有限公司。在他看来,要想精耕数字产业的细分赛道,必须要有核心竞争力。

  技术是数字科技企业的命脉。公司自成立之初,就明确把技术研发放在首要位置,广纳各地英才。“记得有一次,我和同事在高速公路上接到客户电话,对方亟待解决一个突发技术问题。我们赶到最近的服务区,连线后方团队,大家齐心协力高效解决了问题,得到客户夸赞。”姜智新说。

  正是因为具备专业的技术力量和高效的团队协作,短短几年,云牛科技迅速成长为上饶本土小有名气的数字企业,业务量连年大幅攀升,并获得一批稳定的客户资源,推出的智慧社区、数字乡村、智慧园区和大数据治理等四大产品线广受市场欢迎。“公司上下严格执行战略发展定位,婉拒了一些非核心业务范畴的项目,沉下心来做技术研发,为精耕细分赛道不断积蓄力量。”

  7月,入选“2022年中国数字政府创新成果与实践案例”;11月,顺利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成功申报2022年省级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一桩桩、一件件,无一不凝结了团队的辛勤汗水。

  “最让我自豪的是,今年公司参加第二届中国新型智慧城市创新应用大赛,荣获智友奖及最佳潜力奖,这为公司发展进一步明晰了方向,提振了士气。”姜智新坚定地说。

  叶焱群:忠实守护古建筑

  本报全媒体记者 鄢 玫

  心语心愿:

  修缮保护古建筑、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古墓葬、石窟寺及石刻等,需要更多年轻人传承前人的工艺与匠心。我们希望通过修旧如旧的保护,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叶焱群

  12月24日,位于南昌县三江镇的江西九瑞文化产业有限公司一派繁忙景象。公司今年在建的宜春市袁州古城文化复兴项目和南昌市新建区明心禅寺建设两个项目,均有大量仿宋及明清建筑,上百名工人忙着切割、打磨,为这两个上亿元的大项目加工各类木构件。

  公司总经理叶焱群女承父业,投身古建筑修缮和建造行业。据介绍,今年公司在建项目近百个,还有部分项目正在启动前期的勘察设计等工作。

  盘点2022年,叶焱群最自豪的是,面对行业激烈竞争,公司承接的业务中,外省占比日益提高。谈及走向全国所具有的核心竞争力,叶焱群说:“首先是资质优良。全省目前具备文物保护工程施工一级资质、古建筑工程专业承包一级资质的企业仅3家,我们是其中之一;去年公司资质升级,在古建筑、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的基础上,新增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石窟寺和石刻,由此成为省内唯一同时取得4个业务范围文物保护施工资质企业。”

  叶焱群介绍,其次是技术人才拔尖。古建筑修缮重在保持原汁原味,因而追求材料和工艺的复原尤为重要。公司汇聚了全国各地的能工巧匠,他们的木作、扎作、匾额、木雕、泥塑、石雕等技艺精湛,不仅在省内修缮了吉安富田村诚敬堂、乐安流坑古村、婺源宗祠、安义县罗田古村和赣南围屋等,还修缮了河南登封少林寺、湖北屈家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省外知名景点。

  章晨:唱好瓷韵中国音

  李政昊

  心语心愿:

  以传承、研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向世界传播景德镇陶瓷的独特魅力,让陶瓷成为展示中国形象的闪亮名片。——章晨

  “2022年难忘的事很多,既忙碌也快乐。”12月25日,青年陶瓷学者、景德镇新青年湖田瓷社社长章晨在瓷社通过视频,向参加中国文联第六期视觉艺术策展人高级研修班线上结业仪式的老师和同学分享自己的精彩瞬间。

  11月,章晨经历了一次重要的人生转折,他从一名青年景漂陶瓷工作者,蜕变成为向世界讲述陶瓷艺术的主角。恰逢中澳建交50周年,章晨担任由中国文联、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馆、中国驻墨尔本总领事馆联合主办的2022“今日中国”艺术周——“传承之路”中国陶瓷非遗传承人艺术展总策展人。“在历时7个月的策展过程中,我精心设计展览的主题、内容、实施方案等,努力把更多的景德镇元素呈现给澳大利亚观众。”章晨说。截至目前,章晨累计策划国内外展览19次、古陶瓷学术展3次、公益讲座60余场。

  从担任“互鉴·共融”——2022景德镇“洋景漂”陶瓷艺术作品展总策展人,到受邀参与“国际青年中国行”(GYLD)文化交流活动,并作为青年文化学者代表现场发言……用章晨的话来说,所有的坚持与热情都源于对陶瓷的挚爱,源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

  今年获得“江西省技术能手”“江西省文艺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的章晨,对未来有了更多的目标,“作为一名陶瓷工作者,我将在深入挖掘景德镇陶瓷文化和历史遗存的同时,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他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专题
   第05版:特别策划
   第06版:年终策划——我的2022
   第08版:省城
   第09版:文化赣鄱
   第10版:井冈山
   第11版:专题
   第12版:资讯
怀揣梦想,让前行的步伐更加坚定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