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 卢小祁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实体经济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立身之本。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实体经济的重要性,并指出“实体经济是大国的根基,经济不能脱实向虚”“我国经济是靠实体经济起家的,也要靠实体经济走向未来”。发展壮大实体经济,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夯实制造业根基,筑牢实体经济“基本盘”。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高度重视制造业发展,强调要“把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一环”,并指出“我国是制造大国,要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向制造强国转变”。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核心和主体,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是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的关键一招。要加快优化制造业产业结构,通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新技术、新材料、新模式在传统产业中的转化应用,提升传统产业发展能级,着力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大力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持续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制造业比重。推动制造业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品牌化发展,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提升制造业产业集群能力,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巩固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增强创新能力,增强实体经济发展动能。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创新是一个决定性因素。要推进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让创新要素充分流淌在经济和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更好发挥科技创新对实体经济的支撑和赋能作用,拓展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想方设法提升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强化基础研究、原创性领域的创新研究,提升高质量科技成果的有效供给能力,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三链联动发展,特别是要加快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鼓励企业加大投入,催生更多原创性、颠覆性的技术。

  深度融合数字经济,培育实体经济新优势。数字经济具有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不仅是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支点,可以成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引擎。要顺应数字经济发展浪潮,加快推动制造业、农业、服务业数智化转型,分行业分领域加快制定产业数字化转型路线图,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壮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全面提升数字产业发展能级和综合竞争力。支持数字企业发展壮大,加快培育一批数字经济领域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鼓励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加快建设一体化数字平台,强化数字技术在企业资源配置、流程管理、能耗管理等方面的应用,提升企业整体运行效率和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效率。

  打造更优营商环境,激发实体经济发展活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通过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持续优化发展的“软环境”,有力激发了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从2012到2021年,我国民营企业数量翻了两番多。营商环境是市场主体生存与发展的土壤。要继续深入推进政府角色转变,增强政府职能部门的服务意识,持续改善投资和市场环境,大幅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切实为市场主体办实事、减负担、增便利,持续提高企业获得感,充分释放和全面激发市场主体的创新创造活力。

  培育更多“隐形冠军”企业,助力实体经济振兴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在我国发展特别是产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要在各领域积极培育高精尖特企业,打造更多‘隐形冠军’”。中小企业是我国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及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小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是稳经济、促就业、保民生的关键,是我国实体经济发展保持强大韧性的重要基础,也是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要进一步强化中小企业发展的财政金融等政策保障,着力构建科学优质的中小企业梯度体系,培育更多“隐形冠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加快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着力推动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绿色发展,为实体经济发展积蓄持续动能。

  (作者系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天下
   第04版:学与思
团圆,是最浓的年味
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
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推动数字化转型 赋能高质量发展
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