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除四害、讲卫生”到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治理,从“移风易俗、改造国家”到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爱国卫生运动是我们党把群众路线运用于卫生防病工作的成功实践。
2022年12月,在爱国卫生运动开展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始终坚守初心使命,传承发扬优良传统,丰富工作内涵,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为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爱国卫生运动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工作内涵,为14亿多人民带来“健康红利”。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维护人民健康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召开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确定新时代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出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爱国卫生运动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预防为主,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工作内涵。
国家卫生健康委信息显示,各地健康城市建设的综合指数和分指数稳步提升,人群健康状况持续改善,婴幼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持续下降,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马晓伟表示,保障群众健康,不仅靠医疗卫生服务的“小处方”,更靠社会综合治理的“大处方”,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是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必然要求。
当前新冠疫情防控优化调整措施有序推进落实,各地防控形势总体向好,平稳进入“乙类乙管”常态化防控阶段。
新时期我国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提出坚持“预防为主”。2021年,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和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联合启动为期两年的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活动,推动群众切实养成文明健康习惯。
数据显示,我国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8.2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25.4%,热爱健康、追求健康的新风尚蔚然成风。
新征程上,如何继承和发扬爱国卫生运动优良传统,创新机制和工作方式?
——推动工作内容全域化,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
“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不是简单的打扫卫生,需要从人居环境、饮食习惯、社会心理健康、公共卫生设施等多个方面开展工作,将健康文明的种子播撒在每个人心中。”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信息司司长毛群安说。
——探索更加有效的社会动员方式,让每一个社会“细胞”都“动”起来。
下一步,国家卫生健康委将发挥好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的作用,推动爱国卫生运动更好地融入广大公众的日常生活之中。
——发挥科技效能,促进管理方式精细化。
浙江,打造“健康大脑+”数字应用体系,建设“爱国卫生在线”重点应用场景;江西,健全病媒生物防制技术网络,全省96%的县(市、区)设置了病媒生物防制监测点……
专家表示,未来要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加快实现爱国卫生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法治化管理,为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新华社记者 李恒、徐鹏航
(据新华社北京2月2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