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创新,第一动力

——探寻高质量发展密码之安徽篇
合肥软件园。 (合肥高新区管委会供图)
◥图为全超导托卡马克实验装置EAST(东方超环)。
▶图为计算机视觉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应用场景。
▼图为芜湖“中国视谷”展厅。 本报全媒体记者 吴文兵摄

  本报全媒体首席记者 郑荣林 全媒体记者 刘佳惠子

  一条徽饶古道,蜿蜒千年,见证着赣皖两省的人缘相亲、经济相融、文缘相通。

  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西与安徽两省经济社会步入了高质量发展快车道。江西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产业结构形成新格局,生机活力蓬勃焕发;安徽加快推进创新发展,能级之变、位势之变、创新之变,前所未有。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全省上下全力拼经济、奋战开门红的关键节点,2月18日至19日,我省党政代表团赴安徽学习考察,深入学习安徽成功经验,共商高质量合作发展大计。

  学经验,重在学经验背后的逻辑、规律和精神。安徽高质量发展的“密码”是什么?江西要向安徽学习什么?两天一夜,我省党政代表团入企业、进展馆、看平台,紧锣密鼓的行程里蕴含着答案。

  一“岛”一路,看科技创新如何下好先手棋

  在合肥市西郊的蜀山湖上,有一座面积为2.65平方公里的小岛,三面环水、清新幽静,宛若世外桃源。它就是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所在地——科学岛。

  科学岛是江西党政代表团安徽学习考察之行的重要一站。聚力磁约束核聚变工程、强磁场科学与技术、大气环境光学遥感、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领域,岛上涌现的世界级重大科技成果,让考察团成员们惊叹不已。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安徽科技创新发展大局中,这座“硬核”岛是一枚关键落子。“十三五”时期,科学岛每年授权发明专利量500余件,其中80%在安徽省内实现成果转化。截至目前,科学岛直接和通过平台孵化企业超300家,注册资本总额逾50亿元,带动就业过万人。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科技发展处处长邓国庆说:“区域的创新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对优质科创资源的集聚力,这需要定力和战略眼光。”

  科创安徽,底气何在?

  邓国庆认为,在于中科大、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等高校科研院所,更在于安徽各级政府坚持算“大局账”、算“长远账”,始终重视对科技创新的投入,为加快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提供坚强保障。

  “我们不是最有钱的城市,但我们可能是最舍得在科技方面花钱的城市。”合肥市科技局局长范进如是说。2022年,合肥科技支出攀升至245.7亿元,较上年增长41.1%,投入科技产业政策资金超90亿元。

  大投入驱动大产出。2022年,合肥排名全球科研城市第16位,跃居全球“科技集群”第55位,较上年分别提升4位和18位。全市净增高新技术企业1834家,增长40.1%;培育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超8200家,增长近七成。

  在合肥高新区,有一条云飞路,数百米长的街道两旁,密布着20多家量子科技企业,中国第一家量子计算独角兽企业、中国量子科技第一股在这里诞生,一批量子领域尖端科技产业成果在此问世,云飞路因此成为全国闻名的“量子大道”。

  科技创新的使命在于“从0到1”的原始突破,更在于“从1到N”的应用转化。“量子大道”的诞生,是安徽注重用市场逻辑谋事,不断推动前沿科技研发“沿途下蛋”的成果体现。

  什么是“沿途下蛋”?简单说,就是一种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措施,通过企业、资本、科技的融合,助力科技成果成功“孵化”并走向市场。

  最近,合肥中科离子医学技术装备公司的“14 MeV回旋加速器”被列入安徽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名单,标志着其距离产业化应用又迈进了一大步。公司总经理陈永华介绍,依托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大科学装置,研制出的先进超导质子国产化治疗装置,设备占地更小、成本更低,投入使用后,患者治疗费用有望减少一半。

  依托稳态强磁场装置,研发出国内首个急性髓系白血病靶向药;依托同步辐射光源装置,实现“大口径高阈值光栅”产业化,为我国高端激光器、光刻机等设备提供核心器件……在安徽,大科学装置衍生的一系列尖端科技成果,没有被“锁在抽屉里”,而是通过“沿途下蛋”,及时高效应用转化为产业竞争力。

  合肥在全国率先组建科技成果转化专班,重点对接22家在合肥重点高校院所的科技成果转化部门、院系、重点实验室。“这是一支‘加强连’‘混合旅’。”范进说,专班成员既包括技术经纪人,又有投资机构、孵化器和县(市、区)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他们深入实验室与科研团队点对点联系,常态化开展项目发现、挖掘、策划、转化和服务工作。

  位于巢湖之滨的安徽创新馆,是“创新安徽”的地标性建筑,汇集展示了1800余件安徽最新代表性科技成果。

  “它不仅仅是创新成果的展示窗口,更是服务成果转化的平台。”安徽创新馆服务管理中心副主任耿纪平说,创新馆的核心,是构建技术、产业、资本、市场四位一体的开放式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创新馆1号馆作为“前店”,是集中展示推广的“科技成果大超市”,以科技分市场及依托产业园区为“后坊”,筹建安徽省科技上市企业加速孵化中心,建设科技大市场成果产业化基地,加快推动省内外优秀科技成果在安徽各地产业园区转化落地。

  “双谷”屹立,看新兴产业如何聚链成群

  产业兴则经济兴,区域竞争的关键是产业和产业链的竞争。

  2月21日11时,记者见到芜湖市中国视谷建设专班主任王干劲时,他刚接待完一个省外科技创新团队,对方带着核心技术准备进行产业化。

  两个小时的交流中,针对科创团队关心的场景应用、人才、资本及政策支持等问题,王干劲给出了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他们初步达成了落户意向。”

  在安徽省“十四五”蓝图中,芜湖“中国视谷”是与合肥“中国声谷”双星闪耀的产业地标。

  “新兴产业发展不会一蹴而就,既要见事早、行动快,又要看得准、谋长远。”王干劲说,2021年,芜湖市抢抓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机遇,紧密结合当地产业基础,以龙头企业为引领,打造人工智能及计算机视觉产业创新集群,实现安徽在人工智能领域壮“视”强“声”。

  目前,芜湖市集聚了旷视科技、云从科技等视觉相关人工智能企业130余家,年产值约360亿元。到2025年,“中国视谷”将新增上下游产业链重点企业100家以上,产值超千亿元。

  “中国视谷”的崛起,是安徽新兴产业加速集聚壮大的缩影。

  芜湖产业快速集聚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它作为G60科创走廊沿线的重要节点城市,承接了长三角地区优质创新、产业、资本等要素。

  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坚定不移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经历了从“旁听生”到“插班生”的过程,最后成为“正式生”,在区域协同、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各个领域与长三角全面对接,为新兴产业壮大注入了强劲动力。

  一家创新型龙头企业,可以改变一座城市的产业版图。

  在合肥高新区,依托科大讯飞,安徽集全省科技和产业之力,构建起省内第一个世界级产业地标——“中国声谷”,并成为国内最大的人工智能产业高地。

  截至2022年底,“中国声谷”入驻企业1947家,在智能语音、人工智能、信创等产业新赛道建立领先优势。

  见证了一个新兴产业集群的裂变式发展,中国声谷建设运营中心市场部部长偶世君,将之归功于规划“顶天”、技术“立地”、产业坚守。

  “为了跳脱出区域的局限性,‘中国声谷’的发展规划,一直由具有国际视野的机构担纲。”偶世君说,从最初依托科大讯飞全球领先的智能语音单点技术,到形成自然语音理解、图形识别、深度学习、大数据等多个技术支点,中国声谷通过技术“立地”,构建了产业基座。

  一花独放不是春。在新兴产业赛道上,聚链成群方为成功之道。

  偶世君说,从一个龙头企业到一个产业集群,再到形成完善的产业生态,依托“龙头+配套”“基地+基金”,集聚行业领军企业,贯通完整产业链条,打造“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智能语音产业生态,这是“中国声谷”的竞争力所在。

  安徽省设立专班“顶格”推进重要产业。各专班由一位省领导挂帅,即“链长”,负责系统协调,做好服务;邀请龙头企业任“链主”,负责协助政府编制产业链全景图、“双招双引”路线图和施工图,吸引上下游产业在安徽落地生根。“链长”“链主”制,更好地发挥了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结合的作用。

  产业聚链成群,挺起了安徽高质量发展脊梁——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大省向新兴产业聚集地的跨越发展,产业结构从煤铜钢等资源型“铜墙铁壁”,向创新型“芯屏汽合”“急终生智”蜕变。如今,全球10%的笔记本电脑、20%的液晶显示屏在安徽生产,全国每3台冰箱、4台洗衣机、5台空调中,就有1台是安徽制造。

  “十四五”期间,安徽将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兴产业聚集地,统筹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建设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智能家电5个世界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并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生命健康等领域打造增长引擎。

  移“树”育“苗”,看投融资如何找得准、投得稳

  2月18日,有着合肥孕育新兴产业“试验田”之称的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迎来了一场澎湃着创新创业激情的盛会——以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为导向的安徽省“双创汇”首场活动。

  面对台下怀揣创业梦想的师弟师妹,瀚海博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汪国兴用亲身经历告诉大家:“安徽是一片可以让梦想开花的创业沃土。”

  10年前,毕业于中科大生命科学学院的汪国兴,选择回合肥创业,希望研制老百姓买得起的抗癌药。然而,创新药研发是一条艰辛的赛道,不仅要求参与者耐得住寂寞,更需要大量的研发资金投入。汪国兴说,在2019年首个产品面市之前,公司生存非常艰难。因为资产轻、抵押物少,无法从银行获得贷款,缺钱成了他的“第一愁”。

  所幸,汪国兴的创业得到了“天使”基金一路相助,先后获安徽省青创资金无抵押贷款、安徽省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投资2000万元以及合肥高新创投200万元天使轮投资、1000万元A轮投资……目前,企业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期,今年将有8个药物和三类医疗器械产品进入临床试验,预计销售收入将从去年的2000万元增长至1亿元。

  科技创新始于技术,成于资本,打通科创与产业的通道,必须发挥好资本要素的作用。

  耿纪平说,安徽在科技创新领域投入巨大,但早些年产出并不理想,关键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微循环不畅通,导致人才、科研成果外流。如今,通过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畅通了从“实验场”到“大市场”的“最初一公里”,让安徽“科创+产业+金融”之路越走越宽。

  “技术成果成功转化应用,也是科研人员创新创造的动力。”合肥中科智驰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总经理江如海介绍,2018年,他带领技术团队积累了十余年的无人驾驶技术,却在转化时陷入困境。

  关键时刻,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作为产学研平台,为其提供平台和资金,帮助中科智驰用1年多时间实现了从技术成果到量产盈利,其技术团队还获得了超过70%的股权激励。如今,这家“小而精”的科技企业正满怀信心,朝着成为国内无人驾驶领军企业的目标奋力前行。

  风头正劲的合肥,令外界瞩目的,不仅仅是生产总值连续7年每年跨越1个千亿元台阶,其以产业为靶向、资本为手段的政府资本招商“合肥模式”,定增投资京东方、联手战略投资引入长鑫、专项基金投资蔚来……更为许多城市所学习借鉴。

  “合肥模式”的核心,是充分发挥国有资本引领作用,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政府产业投资基金各地都在做,但合肥有自己的‘打法’。”合肥市创新科技风险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裴晓辉说,早期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风险大、周期长,社会资本往往不敢投、不愿投,这个时候政府要发挥作用。依托产投、兴泰、建投三大国资投资平台,合肥覆盖不同产业和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基金丛林”,既能“移大树”,又能“育树苗”,成为催生科技公司“热带雨林”的加速器。

  “我们是‘产投’而不是‘风投’,是拼搏而不是赌博。”合肥市有关负责人说,在实践中探索出的“国资引领-项目落地-股权退出-循环发展”产业运作模式,充分发挥了国有资本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

  安徽省科技厅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安徽大力推动科技金融融合,建成全国首个覆盖省市县三级的科技融资担保体系。坚持“投早投小投科技”,谋划设立150亿元的基金群,支持高校师生、人才团队和新型研发机构早期科技成果转化,投资损失容忍率最高可达80%。

  专家点评:

  保持战略定力 加快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南昌大学副校长 刘耀彬

  江西与安徽不仅山水相依,而且省情相似,都处在加快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时期。近年来,安徽实现了从“总量居中、人均靠后”向“总量靠前、人均居中”、从传统农业大省向新兴产业聚集地的跨越发展,其在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以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等方面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对推动我省高质量发展具有学习借鉴意义。

  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是培育发展新动能、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安徽通过推动龙头企业能级提升,延伸产业链,强化创新驱动,人工智能、新型显示器件、集成电路、先进结构材料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快速发展,“十四五”期间,将建设5个世界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这种放大视野格局谋划新兴产业的气魄和力度值得学习。

  安徽坚持实施科教兴皖战略,加快在创新安徽建设上取得新突破,实现了从“科教大省”向“科技创新策源地”的跨越,大科学装置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区域创新能力稳居全国第一方阵,在量子通信、动态存储芯片、陶铝新材料、超薄玻璃等领域实现并跑、领跑。科技创新是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源泉,是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我们要向安徽学习如何加快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的“深度”和“精度”,加快推进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持续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建立更加完善的高效协同创新体系,以科技创新驱动江西高质量发展。

  记者手记:

  星光璀璨的重大科学装置、耀目世界的重大科技成果、异军突起的新兴战略产业集群……安徽之行,发展的活力、创新的动力和坚定融入长三角的战略定力,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地理位置上“不东不西”的安徽,曾经历“人口规模靠前,经济总量居中,人均水平靠后”这样的成长“烦恼”。新时代十年,安徽解放思想,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地迈出向东发展的步伐,一门心思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经历了从“旁听生”到“插班生”再到“正式生”的过程,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政策红利。据统计,2021年,沪苏浙在皖投资在建亿元以上项目实际到位资金接近1万亿元。

  科技创新是安徽的最强基因。下好创新先手棋,安徽积极推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依托大科学装置集中区打造世界一流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牵头成立长三角人工智能产业链联盟和G60科创走廊5个产业联盟,在量子信息、新材料等前沿领域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融入长三角,为安徽科技创新和产业链竞争注入强劲动能。比如:中科大和上海物理所联合研制出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二号”“祖冲之二号”;上海交大的科技成果落地安徽的淮北,推出了陶铝新材料,应用到C919等大国装备上。

  大融合、大创新、大产业……让我们感受到,安徽高质量发展之路更有底气、更有力量、更有后劲。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探寻高质量发展密码之安徽篇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视线
   第06版:政文
   第07版:经济
   第08版:区域
   第09版:民生
   第10版:学与思
   第11版:三农
   第12版:教育
创新,第一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