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9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露营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本报全媒体记者 徐黎明

  春光明媚,在萍乡市安源区丹江街,露营作为亲近自然、愉悦身心的休闲方式,以玩法多样为特色,成为当地旅游市场的新热点。

  丹江街特色露营地树木环绕,青山绿水。观景台、休闲小广场、帐篷营地、停车场一应俱全,以家庭为单位的露营拓展区和美丽乡村景点相映成趣,吸引了一批批游客。“带小朋友出来露营,顺便逛逛旁边的生态市民农园,带他们看怎么翻土、播种,了解蔬菜生长的过程。”正在游玩的高女士说。

  丹江街以专业种养合作社为依托,打造乡村振兴拓展基地+露营基地,在保留原有种养、渔业的基础上,打造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壮大乡村产业,通过“线上+线下”的模式构建生态市民农园,不仅促进合作社产品快速售出,还对村民自制农副产品进行统一销售,实现村民增收。

  丹江街露营基地每年吸引游客和研学拓展团队约1.5万人次,助力村级集体经济增收逾40万元。

  “想放松一下,又不想跑太远,于是就近和同事来丹江街露营,自己动手搭帐篷、取食材、做烹饪。”游客刘美秋表示,在社交平台上刷到这个特色露营地后,几个从未体验过露营的小伙伴一拍即合,说走就走,驱车从外地赶来。

  丹江街丹江村负责人介绍,该村以“白天+夜晚”的模式发展乡村旅游项目,打造集乡村休闲、露营拓展、民宿餐饮等为一体的城市近郊旅游点。

  露营项目运营负责人丁女士介绍,作为一个小营地,平日营业额有3000元,周末达8000元,还有效带动景区的夜经济。

  露营模式的升温,也带动了当地城市露营经济与户外用品产业高速发展,进店购买烧烤食材的客人多了起来,他们选购商品后就驱车前往当地乡村露营。

  同时,乡村旅游还带动了村民自主创业增收。“每次营地搞活动,我都可以卖出100多份自制小零食。我还学会了直播带货,在家门口也可以创收,日子越过越有奔头了!”丹江村村民刘国梅说。

  烤肉的香气飘荡在空中,新上市的小番茄、满桌的零食……李婉婉和同事一行10人选择露营作为团建项目。“公司还请了团建老师组织活动,让大家更好地放松身心,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李婉婉说。

  如今,丹江街依托露营基地,景区、演艺、研学、亲子教育等业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带动了乡村旅游发展。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2023全国两会特刊
   第03版:2023全国两会特刊
   第04版:2023全国两会特刊
   第05版:要闻
   第06版: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
   第07版:要闻
   第08版:金融
   第09版:民生
   第10版:健康
   第11版:视线
   第12版:公益广告
“择校热”降温 教育公平升温
党报帮你办
“小份菜”诠释节俭新时尚
植树添新绿 城市更宜居
露营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妇女话家风 “廉”花别样红
留守老人尽享幸福味道
增设减速带 降安全风险
开“绿色通道” 为民办公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