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改革成效如何?如何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

——应急管理部部长回应关切

  应急管理体制改革五年来成效如何?如何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今年将采取哪些措施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在7日举行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二场“部长通道”上,应急管理部部长王祥喜就应急管理领域热点话题,回应关切。

  应急管理部是上一轮机构改革新组建的部门,五年来,改革成效如何?

  在现场,王祥喜列举了两组数据:安全生产事故逐年下降,去年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较2017年下降46.9%;2018年以来各种自然灾害年均因灾死亡、失踪人数,和前五年均值相比下降54.3%。

  王祥喜介绍,组建应急管理部,增强了应急管理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经过五年实践,带来四方面变化,即实现了全灾种的统筹应对、全过程的统一管理、全天候的积极防范、全力量的有效协调。

  “下一步我们将坚定不移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继续深化改革,不断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应急管理工作新局面。”王祥喜说。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

  对此,王祥喜表示,要坚决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到关口前移,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着力从源头防控、常态管控、监测预警、工程治理四个方面下功夫。

  王祥喜进一步介绍,要充分运用好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服务重大工程建设,服务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要常抓不懈,严格监督管理,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同时对自然灾害及时组织会商研判,有针对性制定防范措施;要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建立健全灾害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同时对矿山、危化等高危行业建立风险监测“一张网”,对人员密集场所推广、运用智慧消防,做到风险早识别、早研判;要对一些重要设施、重要工程提升安全等级、安全标准,推动智慧矿山建设,推动老旧危化品设备设施、城市老旧管网改造升级等,通过技改或工程建设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和防灾减灾救灾。

  王祥喜介绍,经过各方面努力,我国安全生产形势不断好转,但也要清醒看到,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下一步,我们将把防范重特大事故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王祥喜表示,今年要重点抓好压责任、抓整治、重服务、强基础工作。

  王祥喜介绍,全国两会之前,国务院安委会已派出20个工作组到各地检查、抽查、督导,督促责任落实。今年继续抓好重点行业领域的重大隐患排查专项整治,要建立责任清单、建立数据库,限期整改、闭环管理,守住不发生重特大事故的底线。对于发生了重特大事故的,要认真调查、严肃查处、严肃追责。

  “既要严格监督,也要指导服务。”王祥喜说,要组织专家对一些高危行业重点企业进行帮扶,帮助他们消除隐患,解决安全问题。同时,要大力推进科技兴安,强化企业员工培训,广泛开展科普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公众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新华社记者 刘夏村、吴雨

  (新华社北京3月7日电)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主席团常务主席第二次会议同日举行
赵乐际主持
~~~王沪宁主持
~~~王沪宁主持
会议听取有关议题的说明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谈热点话题
~~~——代表委员热议科技自立自强
~~~——应急管理部部长回应关切
   第01版:头版
   第02版:2023全国两会特刊
   第03版:2023全国两会特刊
   第04版:2023全国两会特刊
   第05版:天下
   第06版:深读
   第07版: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
   第08版:要闻
   第09版:民生
   第10版:法治
   第11版:教育
   第12版:市域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主席团举行第二次会议
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主席团常务主席会议第一次会议举行
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主席团举行第二次会议
稳支柱防风险惠民生 努力为人民群众生活品质提高办实事
坐住坐稳基础研究“冷板凳”
改革成效如何?如何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