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师德师风建设

朱 虹
蒋金法
王金平
彭迪云
殷 剑
龚剑飞
朱晓颖
汪玉奇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作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的战略部署。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然对师德师风建设提出新任务新要求。3月15日,由南昌师范学院党委主办,党委宣传部、团委、党委教师工作部、教务处、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科研处、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江西日报社理论评论部协办的“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师德师风建设”研讨会在南昌举行。本期特刊发与会专家学者的观点,以飨读者。 ——编者

  特邀嘉宾

  朱 虹 南昌大学教授、南昌师范学院江右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特约研究员

  蒋金法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教授

  王金平 南昌师范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彭迪云 南昌大学教授

  殷 剑 上饶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教授

  龚剑飞 江西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

  朱晓颖 南昌师范学院教务处处长,教授

  主持人

  汪玉奇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二级研究员

  以中国式现代化为引领

  大力推进师德师风建设

  朱 虹

  中国式现代化是党的二十大报告的重大理论创新和核心内容。中国式现代化必然是教育兴盛、人才辈出的现代化,而培养人才的教师的师德师风就成为其中的重要内容。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对于教育引导教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入学习领会和科学把握党的创新理论具有重要作用与现实意义。

  弘扬高尚的师德师风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华民族自古就重视教育、重视师德,流传至今的“传道、授业、解惑”等表达均诠释着师德师风的境界。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中,依据不同时代特征,制定了一系列教育方针,修订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形成了一系列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成果,初步建立起相对完善的制度体系,为推动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师德师风建设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科学阐明了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重大意义、时代内涵和实践路径,更加凸显了师德师风建设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功能。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师德师风建设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变化的。各个时期的师德师风具有不同内涵特质。中国式现代化引领下的师德师风建设呈现新要义:政治过硬、信仰坚定是鲜明导向,历史自信、文化自信是有效保障,心怀大爱、无私奉献是本质要求,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是价值追求,改革创新、止于至善是根本落脚点。必须根据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基本要求、基本任务,紧跟时代、与时俱进,以昂扬的历史主动精神推进师德师风建设,传承和弘扬优良师德师风,打造一支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师德师风建设新格局。中国式现代化是教育先行的现代化,中国式教师队伍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要坚持教育自律与制度他律相结合,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规范、引导教师,提升教师正确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能力素质,又建立健全家校社多方参与的师德师风监督、评价机制,形成对教师行为的他律。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创新师德师风表达形式,引导教师将个人思想情感、前途命运融入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增强时代感、使命感、责任感。坚持师德师风失范问题的单一处置与统筹治理相结合,落实师德师风失范行为“一票否决”的要求,运用系统方式治理师德师风失范问题,抓实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坚持校内规范与校外引导相结合,培育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加强教师典型宣传报道,塑造教师高尚形象,让教师职业成为最光荣、最崇高、最受人尊敬的职业。

  建设与中国式现代化要求相适配的师德师风

  蒋金法

  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真正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拥有‘四个自信’的孩子”。这为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的师德师风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迫切需要打造一支师德高、师风正的高质量教师队伍。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离不开具有现代教育理念、面向时代发展需求的高质量教师队伍。加快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拥有“四个自信”。这迫切需要强化与中国式现代化要求相适配的师德师风建设,传好中国式现代化之道,授好中国式现代化之业,解好中国式现代化之惑,从而将拥有“四个自信”的青少年培养成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六观”,标定了师德师风建设的新方位。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也对师德师风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教育工作者应以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从全球坐标、历史维度,打破“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通过知古鉴今开导学生;以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价值观,在纵横向比较中讲清中国的价值理念、价值主张和价值追求,从价值观维度重塑自身、塑造学生;以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历史观,讲清西方殖民侵略扩张的现代化历程,辨清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自己、造福全球的世界意义,在多维度历史比较中正本清源;以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文明观,采取案例教学等方式,阐述美美与共、各美其美、美人之美、天下大同的中国式文明观,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润泽学生、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以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民主观,讲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道理学理哲理,以廓清“西方化=民主化”的迷雾;以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生态观,践行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和谐共生理念,进而示范和引领学生。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要发挥教育的先导性启发性作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首要位置,把好政治标准、规章制度、管理考核等,切实推动传道者需先明道、教育者需先受教育、示范者需率先垂范,引导教师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发扬“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以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投身教育事业。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优良师德师风

  殷 剑

  教师是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主力军。要把握师德师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相通的鲜明特征,回答好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时代课题。

  突出教育引导,增强教师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仁义礼智信”等价值精髓,既有升华精神境界的感召性,又有指导行为实践的示范性,为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提供了最基本的价值遵循。要组织形式多样、层次多元的教育培训,引导教师准确理解并及时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在教育实践中外化彰显、行为世范,助力教师提高政治素养、涵养师德师风、强化育人能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培养时代新人。

  突出实践养成,增强教师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动自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融入教师教学、科研等育人活动中,与教师专业发展相结合,才能上升为行动自觉。教师要砥砺实践,以优良师德师风彰显追求真善美的价值取向,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日用而不觉”中陶冶道德情操、磨砺奉献精神、锤炼奋斗意志,增强价值判断力、价值选择力、价值塑造力,真正成为学生良师益友、人格楷模。学校要组织以师德师风为导向的典型选树、宣传宣讲,发挥优秀教师对其他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引导教师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突出制度保障,增强教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激励约束。建立健全体制机制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保障。要建立家校社共同参与、协同发力的师德师风评价、激励、监督体系,以制度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常态化融入师德师风建设,以推门听课、岗位考核、同行互评、学生反馈等多种方式,对教师的师德师风和业务能力展开监督评价,有针对性地帮助教师明确优良师德师风培育的方法路径,将监督评价结果作为岗位聘用、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的重要参照,引领教师以坚定理想信念、强烈爱国情怀、质朴敬业情感潜心育人,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提供高素质人才支撑。

  用红色基因涵养优良师德师风

  朱晓颖

  红色基因与师德师风建设有着天然的联系,是优良师德师风的价值之本、理论之基、实践之源。培育新时代“好老师”“大先生”,必须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引导教师在学思践悟中铸师魂、强师能,坚定理想信念、心系“国之大者”。

  在价值向度推进红色基因融入师德师风建设的内涵。将红色文化中的理想信念、革命精神、人民立场等要素融入师德师风培育的各环节、全过程,构建系统、全面的师德师风内涵培育体系,有助于解决当前师德师风培育中存在的目标碎片化、内容片段化、形式单一化等问题。从认识看,要引导教师明白传承红色基因的初衷、意义;从方法看,要帮助教师全面学习、深刻理解、主动把握;从过程看,要督促教师拿出时间和精力来学。作为引领学生成长的“掌灯人”,教师要在灵魂深处敲响鼓、思想深处起共鸣,把红色基因的力量转化成内心的力量,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培养时代新人。

  在理论向度促进红色基因契合师德师风建设的要求。回归师德师风的朴素内涵是涵养优良师德师风的核心要义。师德师风建设的逻辑起点和终点是育人、育时代所需要的人,其意义不仅在于造就“四有”好老师,还在于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人格育人格。用红色基因涵养优良师德师风,能促进教师始终保持清醒政治头脑,坚守政治立场、政治信仰和政治纪律,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用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的困惑、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凭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

  在实践向度明确红色基因融合师德师风建设的路径。优良师德师风的形成是教师主体建构与外部价值引导相互作用的结果,教师优良的师德师风就是最有力的教育资源。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的师德师风实践,既包括教师在参与教育教学实践中,主动探索、体验、反思,提升师德师风水平的过程;也包括教师凭借优良师德师风,影响学生道德、心灵与人格,促进其成长的过程。可见,教师在传承红色基因实践中的所思、所想、所言、所行都会成为学生模仿学习的对象。

  把握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意义

  王金平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可从五维向度理解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大意义。

  从政治意义维度,把牢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方向。教育的根本问题在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中国式现代化必然要求教师坚守政治立场、把牢政治方向、提升政治能力,不忘为党育人初心,勇担为国育才使命,修好新时代教师应有的大德,用高尚人格感染学生、真理力量感召学生、理论功底赢得学生,使学生在优良师德师风的耳濡目染、德润人心中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从教育意义维度,突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价值取向。“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我们党坚持人民至上执政理念在教育领域的生动体现,关键在于打造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中国式现代化必然要求教师要认识到师德师风建设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前提,立师德、正师风、铸师魂,争做师德表率,潜心修业治学,规范从教行为,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队伍保障。

  从理论意义维度,彰显教育科技人才协同推进的育人趋向。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是坚持系统观念、推进协同育人的时代要求。中国式现代化必然要求教师要深刻认识到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因素,立足教书育人职责,传承优秀文化、传播科学知识、传授思维方式,以崇高师德师风锻造“四有”好老师,服务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培养德才兼备的拔尖创新人才。

  从实践意义维度,聚力打造过硬“经师”“人师”的质量指向。“经师”和“人师”是内在统一的。中国式现代化必然要求教师以知行合一为出发点,既能在教学、科研上立足于世界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研究真问题、真研究问题,成为业务精湛、学识渊博的“经师”;又能在教书育人中做到“方向明、主义真、学问高、德行正”,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成为助力学生成长成才的“人师”。

  从现实意义维度,聚焦师德师风负面清单的问题导向。国家将师德师风负面清单作为警示教育的鲜明素材,是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破解师德师风失范等难题的重要保障。中国式现代化必然要求教师坚守师德师风底线、严防师德师风失范行为,落实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准则,严格自我约束、规范职业行为、强化道德引领,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扎根教育一线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中国式现代化与师德师风建设的路径

  彭迪云

  教师队伍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入系统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理论,作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的战略部署。现代化的关键是人的现代化,教育现代化的前提是教师队伍现代化,必须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性战略工程,打造高质量教师队伍。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所需的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必须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必须加快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以更好服务和支撑中国式现代化。教师发展,师德为要,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习近平总书记用“传道者”“筑梦人”“系扣人”“大先生”等描述教师职业的神圣使命,寄予厚望。可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保障,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一环,是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

  明确契合中国式现代化战略需求的师德师风建设路径。一是坚持第一要务,强化第一标准。把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以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牵引师德师风建设“第一要务”,以立德树人成效“根本标准”引领师德师风“第一标准”。二是坚持高位引领与底线要求结合、严管与厚爱并重。思想政治素质是根本底线,教师职业行为准则是基本要求,两者属于底线师德,具有预警性和约束功能,违者惩戒;“四有”好老师是规范师德,是质量标准,具有常态性和指导功能;教师职业理想是崇高师德,具有引领性和激励功能。从“好老师”到“大先生”,要修炼大格局、大情怀、大师德、大学识和大技艺,以高位引领促使“大先生”不断涌现。三是内外兼修、协同治理,促进师德师风的内化和外显。完善常态化长效化机制,引导教师注重“四个结合”,增强教师养师德、正师风、铸师魂、强师能的思想主动和行动自觉;构建多元立体、协同共治的社会支持体系,营造尊师重教社会氛围,提高教师政治、社会和职业地位,增强职业吸引力,让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培养新时代好青年

  龚剑飞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需要一流人才;培养一流人才,离不开师德高尚、师风优良的“好老师”“大先生”。“好老师”“大先生”是引领学生投身中国式现代化事业的引路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的应有之义。

  坚持立身立学与教书育人相统一。“好老师”“大先生”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需要言传身教引领青年学生坚定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信念。“好老师”“大先生”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树立崇高理想、坚定理想信念,以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自觉,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以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为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始终保持对新知识的好奇和敏锐,掌握科学的育人方法,把握教书育人规律,善于走进新时代青年学生的内心世界,做他们成长道路上的知心人、贴心人。

  坚持制度规范与日常督导相统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然对教育治理现代化提出要求,也必然要求教育战线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而师德师风状况直接影响立德树人成效。近年来,国家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制度规范,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教师的理论水平、道德水平和政治水平都有很大提升。同时,要加强师德师风的日常教育督导,做到高线追求和底线管控并重,强化师德师风监督预警,落实教师职业行为负面清单,及时处理师德师风失范行为。

  坚持尊师重教与自我认同相统一。教师对处在拔节孕穗期青年学生的学习成长起着重要作用。从外部看,要在全社会树立尊师重教风尚,努力营造崇尚师德师风、争创师德师风典型的良好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从内部看,教师要坚定文化自信,带头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和中华传统美德,勇担职责使命,养成自律习惯,自觉珍惜声誉,捍卫师道尊严,以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主动承担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重任。

  汪玉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现阶段党的中心任务。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探寻、升华、推进师德师风建设,是教育战线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的必然要求与重要任务。本次研讨会所形成的成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必将有力推动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

  (策划:阮启祥 整理:敖四江、胡杨)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专题
   第06版:政文
   第07版:经济
   第08版:赣州新闻
   第09版:民生
   第10版:学与思
   第11版:评与论
   第12版:资讯
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师德师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