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齿是人类口腔内牙槽骨上最里面的第三颗磨牙,由于它萌出时间很晚,大多在16岁至25岁萌出,此时人的生理、心理发育都接近成熟,有“智慧到来”的象征,因此被俗称为“智齿或智慧齿”。智齿的存在可导致牙列拥挤程度增加,同时智牙的萌出也是牙列拥挤正畸治疗后复发的重要原因。
那么,智齿到底要不要拔除?大部分人认为智齿不疼就可以不拔。其实,如果智齿可以跟其他牙齿和身体共生共存,就没有必要拔除。需要拔除的智齿主要有三种:已有病变,如龋坏、冠周炎、囊肿等;阻生智齿会痛、引起局部或全身病症,诊断会有病灶发生时需要拔除;对邻牙造成影响,导致第二磨牙远中邻面龋坏,以及无对颌牙或者正畸、修复治疗需要拔除。
需要提醒的是,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的智齿可以不拔:智齿生长的方向比较正常,存在对颌牙,可以行使正常的咬合功能;智齿前方的磨牙,由于龋坏等原因被拔除,而智齿的牙体完整,牙冠接近磨牙,没有发生龋坏或反复感染,可通过牵引将智齿移动到缺牙处代替磨牙;智齿完全埋伏于牙槽骨内不再发育,并且与邻牙牙周无相通,也没有压迫神经引起的疼痛症状,可暂时保留。
此外,如果是比较复杂的智齿拔除,术后会出现肿胀、疼痛、出血、感染等可能,一定要到正规的口腔机构进行检查咨询。
(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二科主治医师 朱志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