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根植传统 入古出新

——第二届“星凤楼法帖杯”全国书法作品展作品赏析
草书 《黄秉林·星凤楼》 释文:张岭衙前星凤楼,沧桑风雨渡春秋。三公名帖垂青史,四友情怀举世讴。潋滟遗基苍境在,琼栏倚水梦中酬。新时重建漪涟阁,现代传承永续牛。夏宇亮书
小楷立轴(局部) 夏 云书
篆书 《苏轼<过都昌><望湖亭>》 释文:鄱阳湖上都昌县,灯火楼台一万家。水隔南山人不渡,东风吹老碧桃花。八月渡长湖,萧条万象疏。秋风片帆急,暮霭一山孤。许国心犹在,康时术已虚。岷峨家万里,投老得归无。何 聪书
楷书中堂(局部) 陈超勇书

  □ 本报全媒体记者 钟兴旺 文/图

  第二届“星凤楼法帖杯”全国书法作品展于5月8日在省文联开展。此展由省书协和都昌县委、县政府联合主办,展期至5月22日。

  《星凤楼法帖》,是南宋都昌人曹彦约、曹士冕、曹之格三代人历数十年,精选《淳化阁帖》与家藏珍贵法帖,刊刻汇编而成。为“挖掘星凤楼文化,打造书法人才高地”,近年来,都昌县联合省书协举办这一全国性的书法展览。此展每三年举办一届。本届展出的作品,整体水平高于上一届,正、草、隶、篆、行等各种书体均有不少佳作,尤其是小楷作品颇多亮点。

  夏云的小楷取法魏晋钟繇、“二王”(王羲之和王献之),又融入明代文征明、王宠意趣,汲取多家营养,形成自家面目,耐人寻味。夏宇亮的草书气韵飞动,笔笔中锋,线条刚健劲挺,运笔疾涩有度,墨色枯润对比强烈。美中稍显不足的是,第三行“讴潋滟”3个字,字形似有局促堆积之感,线条感觉有些杂乱,与整幅作品不够协调。

  彭国亮的隶书主要取法《礼器碑》,但又有变化,线条干净明快,少了原碑的金石刚健之气,却多了清新秀雅之韵,有取有舍,也可谓创新。陈超勇的楷书,颇得唐人欧阳询、智永书法意趣,法度谨严,气韵生动,格调较高。何聪的篆书取法秦隶汉篆,字形在方正中又有变化,讲究笔画整饬排叠之美,注重浓淡、疏密对比, 使整体章法显得和谐。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
~~~
~~~——第二届“星凤楼法帖杯”全国书法作品展作品赏析
~~~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奋楫·争先
   第05版:开放·变革
   第06版:兴农·富民
   第07版:共治·共享
   第08版:固根·守魂
   第09版:聚焦
   第10版:井冈山
   第11版:读书
   第12版:品鉴
我画《寻乌调查》
收藏至乐 在于发现
根植传统 入古出新
篆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