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作示范、勇争先”数字科技助力革命老区振兴发展

黄万林
刘 兵
陈金桥
徐鹤飞
彭 博
倪凡伟
论坛现场
寻乌高标准建设果园富民增收(图片由蚂蚁集团提供)

  论坛嘉宾:

  黄万林  江西日报社社长,江西报业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刘  兵  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

  陈金桥  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徐鹤飞  省金融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彭  博  网商银行行长助理、农村金融部总经理

  倪凡伟  蚂蚁集团战略发展部总经理

  主持人:刘之海(江报集团金融事业部总经理)

  泰豪论坛之圆桌论坛

  桂荷发  省政协常委、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 

  邱  浩  省金融监管局金服中心副主任

  曾文浩  寻乌县金融办主任

  陈皆治  赣州市寻乌县日日红合作社社长、乡村致富带头人

  主持人:王  晶(蚂蚁集团战略发展部江西总经理) 

  数字科技与乡村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的结合,是新时代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创新应用。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的目标要求,加快推动新时代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江西篇章,在省发展改革委(省苏区办)、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的指导下,江西日报社、蚂蚁集团、网商银行于5月24日共同举办泰豪论坛之数字科技助力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研讨会,以苏区为典型,走基层,深调研,共话数字科技助力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新思维、新路径。

  作为全省主流舆论阵地和省属重点文化企业,报社(集团)在宣传报道好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牢记嘱托不断创造新辉煌的同时,积极响应党中央决策部署和我省“一号发展工程”,全力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为江西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增添新动能

  黄万林:在万物蓬勃、生机盎然的初夏时节,十分高兴与大家相聚一堂,参加最新一期的泰豪论坛活动,共同探寻数字科技助推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的方法与路径。江西是中国革命、人民共和国和人民军队的摇篮,是一片充满红色记忆的红土圣地。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时隔3年再次亲临江西视察时,要求江西“努力在加快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上作示范、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上勇争先”。数字经济洪流奔涌的大潮之下,要把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转化为老区振兴发展的实际行动,同样离不开数字化的驱动与引领。近年来,随着我省深入推进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和数字经济做优做强“一号发展工程”,以蚂蚁集团、网商银行为代表的一大批科技型企业纷纷扎根红土地,带来了革命老区物流链和互联网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推动了以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为代表的数字科技不断融入当地产业发展的方方面面,有力地支撑了革命老区的产业转型升级。

  作为全省的主流舆论阵地和省属重点文化企业,江西日报社、江西报业传媒集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忠实履行党报使命和社会责任,在宣传报道好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不断夺取新胜利、创造新辉煌的同时,积极响应党中央决策部署和我省“一号发展工程”,全力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引进打造了一系列数字产业项目,为江西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增添了新动能。尤其是今年以来,我们与广昌县人民政府、北京龙誉科技集团共建的广昌大数据标注产业小镇顺利开园投产,集团旗下的赣商传媒城市数藏平台发布了“井冈山精神代代传”红色数字藏品,与人民网合作的全国首个红色基因内容审核基地也正在加速推进,一批数字项目建设成果正在惠及全省更多的革命老区。

  老区不老,风景独好。报社(集团)作为成长于红土地上省级党报集团,助推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义不容辞,接下来,我们将始终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的目标要求,结合正在开展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努力推动数字科技更好助力革命老区的振兴发展。

  我们将坚持守正创新,充分利用“报、刊、网、端、微、云、屏”全媒体矩阵,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推动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新举措、新作为、新成效、新经验,为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我们将做强智库平台,持续打造好江西高端智库平台、泰豪论坛、李渡论坛等媒体智库,为省内外“党、政、学、企、媒”服务老区苏区建设,架起一座沟通交流、共谋合作的桥梁。

  我们将开辟数字经济新赛道,大力实施文化数字化攻坚行动,积极参加全省文化产业招商活动,打造较完整的数字文化产业链条,推动更多优质数字项目在革命老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数字技术已经成为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省发改委(省苏区办)将强化创新引领、强化科技支撑,努力探索中国式现代化老区建设新路径,奋力打造新时代全国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刘  兵:在全国上下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深入开展主题教育之际,江西日报社和蚂蚁集团、网商银行共同举办“作示范、勇争先”数字科技助力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泰豪论坛,共话数字科技助力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新思维、新路径,必将为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发展“活水”。

  江西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赣南等原中央苏区为中国革命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重大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到赣南等原中央苏区考察调研,把脉定向、擘画蓝图,为苏区振兴发展注入了最强大的动力。十年来,苏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22年赣州、吉安、抚州三市GDP分别为2011年的2.9、2.9、2.7倍,54个苏区县GDP均实现十年翻番,21个贫困县全部如期脱贫摘帽,老区人民住上了“安全房”、喝上了“干净水”、用上了“稳定电”、走上了“平坦道”,苏区迈入高铁时代,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壮大,内生动力显著增强,呈现出“老区不老、生机勃发”的生动景象。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数字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新时代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省委书记尹弘在今年的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指出,要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切实增强振兴发展动力活力。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如何顺应数字化趋势,把握数字红利,是新时代、新征程上革命老区振兴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下一步,省发展改革委(省苏区办)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的目标要求,强化创新引领、强化科技支撑,以感恩之心、奋进之态,努力探索中国式现代化老区建设新路径,奋力打造新时代全国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聚焦数字化产业创新发展,持续做强革命老区数字经济。坚持以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主线,加大数字技术研发力度,促进数字技术与革命老区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实现从“制造”到“智造”的数字化升级。加快建设数字经济集聚区、信息安全产业园、区块链技术产业园、大数据产业园等数字产业发展平台(载体),培育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移动物联网等特色前沿数字化产业。深入实施企业“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建设一批智能工厂、智能车间、智能生产线。推动服务业数字提质扩容,创新发展智慧文旅新模式,加快智慧景区建设。

  聚焦数字化便民利民惠民,持续推进革命老区数字治理。以数字化转型为抓手,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持续优化“赣服通”“赣政通”平台服务能力,聚焦企业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深化数字化技术应用,引领政务服务迭代升级。积极对标粤港澳大湾区,进一步推进跨省通办,大力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无实体印章”“无纸质证明”城市建设,打造更多管用实用的应用场景。大力发展新型消费,培育数字消费生态,打造一批智慧商圈、智慧街区。

  聚焦数字化城乡融合发展,持续推动革命老区乡村振兴。推动农业数字化融合创新,开展数字乡村试点建设。加快数字技术在农业领域的普及与应用,依托互联网平台创新乡村旅游新模式,探索数字乡村产业新路径。进一步发挥数字技术优势,扎实提升乡村数字政务治理、乡村惠民服务、文化传承与保护等领域的数字应用水平。

  数字赋能,发展乡村经济新业态,打造乡村文化新阵地,建设乡村宜居新生态。省科技厅会同省直相关部门依托国家03专项试点示范加力助推农业农村数字化,全力打造“数字乡村”百万级示范应用工程,助力我省美丽乡村建设

  陈金桥:近年来,省科技厅会同省直相关部门依托国家03专项试点示范加力助推农业农村数字化,全力打造“数字乡村”百万级示范应用工程,助力我省美丽乡村建设。

  数字赋能,发展乡村经济新业态。推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创新应用,为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和销售全产业链各环节提供精准分析和智能决策,助力乡村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城乡资源要素双向流通,延长农村产业链条,推动产业发展。支持建设“5G+赣南脐橙大数据平台”,通过采集脐橙生长过程的数据信息,实现果园种植的智能决策,精准把控生长过程,及时、准确掌握农作物用药、用肥时间,大幅度提高农药、化肥利用率,从而减少15%的农药使用量和30%的用水量,且喷洒效果更佳,在设施种植上能有效节约成本和提高产量,经估算可减少用工35%,水电成本下降30%,果园单产提高10%,每亩增产约15%,果园每亩经测算大约可节本增效1500元,且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污染,综合经济效益增加20%以上。同时,数字技术助力农产品的数字化经营,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使从事涉农领域的生产经营主体通过电子化、网络化方式完成产品或服务的销售、购买和电子支付等业务过程,包括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农村电商培训等。数字技术与传统的乡村农林牧渔业融合,也逐步形成了新型产业组织形态,包括智慧乡村旅游、智慧创意农业、智慧认养农业等。

  数字赋能,打造乡村文化新阵地。将5G、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乡村文化建设需求紧密结合,推动“互联网+”向基层延伸,繁荣乡村网络文化。乡村网络文化阵地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农村地区传播的有效渠道,通过主流思想网上传播、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乡村特色文化宣传、统筹网络不良信息整治工作,巩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通过信息技术采集农村风土民情、非遗资源、文物资源等文化资源信息,实现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与网上广泛传播。支持建设的“5G+智慧梁塅”项目,除实现对农产品生产数据监测外,充分运用5G双千兆、VR等技术为铜鼓县高桥乡梁塅村建立了集“党建学习、红色宣传”为一体的智慧党建站,运用5G+云视播深入开展乡村文化传播,及时高效展示梁塅村当地文化旅游、特色产品等内容,全方位、多角度向全世界展示梁塅乡村美景。

  数字赋能,建设乡村宜居新生态。目前,全省已悄然拉开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重点的乡村振兴工作,我厅将重点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治理5G+长效管护平台项目。该平台综合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5G、AI等技术手段,实现农村管理精细化、群众上报便捷化、问题处理及时化和长效管护科学化目标,实现管护调度一张图、监督考核系统、大数据辅助决策、生态环境物流感知应用、群众监督投诉系统应用五大功能,加快助力在全省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卫生厕所改造和农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

  数字科技赋能乡村振兴方兴未艾,打破“数字鸿沟”,助力特色产业发展,衍生乡村经济新业态,让农村创造更多附加值,使农产品+特色产业再出发。

  全省金融系统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目标要求,深入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以赣州、吉安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为契机,不断提升普惠金融数字化、科技化水平,进一步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

  徐鹤飞:全省金融系统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目标要求,深入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以赣州、吉安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为契机,不断提升普惠金融数字化、科技化水平,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截至一季度末,全省普惠小微贷款余额7695.88亿元,涉农贷款余额19078.03亿元,分别较2018年末增长141.86%、55.43%。

  绿色普惠金融方面,赣州市以赣州银行和九江银行为试点,探索构建绿色普惠金融认定标准。吉安市探索“普惠金融+碳金融”融合发展机制,国有林权集中抵押融资做法被列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改革举措及经验做法推广清单”。崇义县借助湿地资源运营机制,创新推出湿地经营权贷款。遂川县“银行+林场+造林公司+碳汇评估机构”四方协作模式探索出了全省首例“碳汇收益权质押融资”。在赣州、吉安等地的创新引领下,一季度末全省绿色贷款余额6281.02亿元,同比增长44.58%,高于省内各项贷款增速31.94个百分点。

  数字普惠金融方面,推出“赣金普惠”平台3.0,完成省级企业征信机构备案,成功订阅税务、电力、公积金等政务数据1636项,市场化采集知识产权、关联关系等涉企数据1313项,接入全省183万户活跃企业13.2亿笔收支流水数据,通过“赣金普惠”平台为赣州、吉安小微企业累计发放贷款1109.2亿元。发挥“赣金鹰眼”平台功能,将50类高风险行业的18万余家企业纳入监测范畴,有效挖掘非法集资相关数据和舆情信息,实现打早、打小的风险预警目标。

  金融产品创新方面,发挥财政资金的风险分担撬动作用,大力推广财政金融类信贷产品,通过“财园信贷通”“财农信贷通”分别累计发放贷款3980亿元、884.91亿元。推动大数据征信赋能金融产品创新,推出“流水贷”“农保贷”“动产数字贷”“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等专属信贷产品,其中通过“流水贷”系列产品发放贷款112.04亿元,有效缓解小微企业首贷户“征信白户”问题,该项工作被中国人民银行誉为“征信行业的一次井冈山道路”。在全国首创农业巨灾保险新模式,全国首个养殖类“保险+期货”县域覆盖项目在于都县落地。

  地方金融组织方面,进一步优化地方金融组织发展规划和布局,鼓励和吸引资本实力强、经营管理水平高、品牌形象好、具有较好产业背景和资源的企业(集团)在赣州、吉安发起设立地方金融组织,不断健全革命老区地方金融组织体系,提升普惠金融服务水平。4年来,赣州、吉安共发起设立地方金融组织14家,注册资本金11.93亿元,为两地实体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信用体系建设方面,赣州市探索创建集政策宣传、信贷撮合、融资增信、信用服务、咨询培训五大功能于一体的普惠金融服务中心。吉安市率先开展“信用园区”建设,打造“组织传导—信用变现—企业孵化—优化提升”闭环体系;设立信用管理服务中心、金融纠纷调解中心、金融仲裁庭和金融审判庭,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关于大兴调查研究的部署要求,会同人民银行、银保监、证监等部门按照《普惠金融工作要点》,紧密结合赣州、吉安地方特色与实际情况,加快数字科技在金融场景创新应用,不断提升普惠金融服务的可得性、覆盖面、安全度,进一步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

  江西是全国首个应用“大山雀”卫星遥感信贷技术的省份。网商银行坚守服务小微企业、服务“三农”的定位,做好数字技术的探索者,做好金融体系的补充者,以更高效优质的数字金融服务助力国家战略、服务实体经济

  彭  博:网商银行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践行数字普惠金融,不断提升自主科技创新能力,与江西各级政府紧密合作,助力产业振兴、助力小微企业。在县域数字金融领域,网商银行已经为江西近130万县域小微经营者及经营性农户提供数字信贷服务,2022年新增用户中经营性贷款首贷占比超80%,实现全省涉农县区100%覆盖。

  在农业信贷领域,致力于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提升数字信贷的可得率。江西是全国首个应用“大山雀”卫星遥感信贷技术的省份,余干县从事水稻种植的杨作波,是首位通过卫星遥感技术获得数字信贷的农民。“大山雀”卫星遥感信贷技术是网商银行数字技术在农村金融领域的应用,通过卫星遥感技术识别农作物,可精确分辨出水稻、玉米、小麦、苹果等多种作物。通过了解农户的种植情况和农作物生长趋势,同时结合气候、地理位置、行业景气度等因素,利用风控模型预估产量和产值,给予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精准的授信和信贷支持。此外,网商银行还结合农事周期,不间断推出四季免息及降息扶持、农业百强县扶持、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扶持等助农活动。

  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网商银行积极作为,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助力实体经济发展。2022年9月,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省工商联联合网商银行在全省共同推进“助微计划”,为江西省重点龙头企业及其上下游产业链10万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者,提供利率倾斜的经营性贷款,增加专项贷款投放超过100亿元。未来,网商银行希望围绕江西政府采购体系、国企供应链体系、龙头产业链体系,通过数字化金融服务模式,将金融核心主体与产业链各类主体联结在一起,为链上各类小微主体提供高效、便捷、低成本数字化金融服务。

  在绿色金融领域,网商银行积极推进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融合发展,与多家机构共同起草并编制我国首个小微企业绿色金融团体标准《小微企业绿色评价规范》,该标准成为全国首个支持小微企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金融标准;推出了绿色中标贷、绿色供货贷、绿色采购贷等一系列小微绿色金融产品,形成绿色数字化供应链金融产品矩阵,引导小微经营者践行绿色理念,提升小微经营者绿色经营意识。未来,网商银行希望结合江西绿色金融发展规划在绿色金融评级及运用等方面能形成创新合作,共同推进绿色金融惠及更多小微群体。网商银行将进一步坚守服务小微企业、服务“三农”的定位,做好数字技术的探索者、金融体系的补充者,以更高效优质的数字金融服务助力国家战略、服务实体经济。

  数字江西、南昌蚂答等实体公司接续落户赣鄱土地。蚂蚁集团将紧紧围绕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积极发挥技术、平台和资源优势,在政务民生服务、产业发展、普惠金融和公益支持等方面,助力打造赣南苏区数字化发展高地

  倪凡伟:非常荣幸代表蚂蚁集团参加本次泰豪论坛,与大家一起探讨数字技术如何助力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自2018年与江西省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来,蚂蚁集团在江西积极参与数字经济、数字政务、数字民生等领域的创新和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数字江西、南昌蚂答等实体公司接续落户赣鄱土地;普惠金融累计服务江西超200万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者;全国首个省级区块链平台赣信链、首个省级人大数字化平台“数字人大”先后上线,“赣服通”更是成为全国移动政务服务品牌标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深切感受到江西“作示范、勇争先”的豪情壮志。

  新时代,数字科技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去年,蚂蚁集团确定了数字普惠、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和开放生态四位一体的ESG(环境、社会和治理)可持续发展战略,我们坚信数字科技为革命老区带来了全新的发展动力,数字化创新和普惠金融在推动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方面具有巨大潜力。正是基于这样的信念,我们今天发布蚂蚁集团助力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行动计划,是蚂蚁集团对ESG战略的务实践行。蚂蚁集团将紧紧围绕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的振兴发展,积极发挥技术、平台和资源优势,在政务民生服务、产业发展、普惠金融和公益支持等方面,助力打造赣南苏区数字化发展高地,助力革命老区在高质量发展上作示范、勇争先。

  首先,支持政务民生服务数字化。我们将积极推动政务办事更加便捷、医疗服务更加暖心、社区服务更加高效、就业创业更加充分,并助力跨省通办合作示范,实现身份和权益的全域互联互通。其次,加大数字普惠金融支持力度。我们将通过扩大小微企业和涉农群体金融服务范围,提供基于“卫星遥感+AI识别”科技的农业信贷以及数字化供应链金融服务,并联合举行免息活动,精准帮扶特定产业和人群。第三,推动红色文旅融合发展。我们将通过数字化技术推动红色文化与旅游产品深度融合,宣传推广红色文旅品牌,精准刺激文旅消费,整合运营优惠权益,助力革命老区红色文旅产业发展。第四,助力数字经济发展。我们将依托支付宝“百县百品”“下一站故乡”等公益平台力量,服务苏区农产品品牌建设和传播;积极参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并借助万里汇等平台助力中小微外贸企业生意遍全球。第五,实施“暖心江西”系列计划。我们将在赣南原中央苏区扎实推进 “蓝马甲”助老反诈、“童心港湾”关爱留守儿童、“追风计划”扶持乡村女足、“公益小店联盟”牵手爱心小微商家、“数字木兰”生活老师教育培训、“民宿管家”培训等公益项目,积极履行平台企业社会责任。

  面向未来,我们将更好地服务江西经济社会发展,在江西这片发展的沃土上结出更多果实,以扎扎实实的行动、实实在在的成效回报江西人民。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天下
   第04版:专题
   第05版:视线
   第06版:专题
   第08版:宜春新闻
   第09版:民生
   第10版:法治
   第11版:评与论
   第12版:健康
“作示范、勇争先”数字科技助力革命老区振兴发展
圆桌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