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怒砸问题秤 敲响诚信钟

  乐 兵

  价格公道、不短斤缺两,本就是经营者的义务、生意人的本分

  近日,南昌瑶湖夜市管理人员怒砸16台问题秤以表明诚信态度的视频冲上热搜、获得点赞。视频中,夜市管理人员把商家使用的问题秤全部砸掉,同时还配备了不能调控的新秤,夜市两头和中间也增加了公平秤,并在商户摊位上张贴了温馨提示卡:商户如果再出现缺斤少两等问题,会被直接清退。此举彰显了管理者对诚信经营原则的坚决捍卫,有利于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诚信者,天下之结也。”诚信是做人之本、交友之基,是为政之道、经商之魂,更是维护和谐社会关系的一剂心灵良药。国家诚信而立威,社会诚信而有序,为人诚信而事成。历史上,同仁堂坚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理念,以诚信经营成就了百年老店的金字招牌。上世纪80年代,海尔创始人张瑞敏当着工人的面拿起大锤砸掉了76台有瑕疵的冰箱,竖起“零缺陷”的质量意识,赢得了市场的认可,并于1988年获得中国冰箱行业的第一枚质量金牌。近段时间以来,淄博烧烤持续爆火,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当地商户诚信经营,做到了不耍秤、不坑人。实践证明,坚持诚信经营,经营主体就能收获消费者的好评,进而赢得市场。

  价格公道、不短斤缺两,本就是经营者的义务、生意人的本分,如果为了不当利益使用问题秤,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不但影响自身发展,更危及所在市场或行业的声誉。面对公共道德的约束以及法律的规范,为什么少数商家还敢坑害消费者?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惩戒力度还不够,不诚信经营带来的利益和可能付出的代价相差甚远。对此,相关部门要从顶层设计的高度强化市场信用约束,对不诚信经营行为坚持“严监管、零容忍”,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更好弘扬诚信文化,让商家做诚实守信的坚定践行者、维护者、宣传者,合力托起一个讲信修睦、崇德向善的诚信中国,为提升国民经济体系整体效能、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提供支撑保障。相关行业协会要加强诚信自律建设,推动形成诚信约束、声誉约束、自律约束、规则约束,构建尊崇信义、崇尚专业、忠实责任、珍惜声誉的行业生态,引导商家用诚信赢得市场。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天下
   第04版:专题
   第05版:视线
   第06版:专题
   第08版:宜春新闻
   第09版:民生
   第10版:法治
   第11版:评与论
   第12版:健康
把握解决问题的“总钥匙”
锤炼品格强化忠诚
严把教师“入口关”
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激荡人才涌动的源头活水
怒砸问题秤 敲响诚信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