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晓泉 钟金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中央苏区时期,由于国民党大肆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根据地财政支出剧增、财政收入严重受损。面对残酷的斗争环境,为了最大限度地开源节流以应对财政困境,苏维埃政权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财政动员,并取得显著成效,从而保证了革命斗争的顺利推进。中央苏区财政动员的宝贵经验,给我们以有益启示。
打土豪发公债,建税制抓经济
向剥削者筹款,解决财政急需。主要包括打土豪筹款、让富农捐款、城市筹款、战争缴获等。打土豪筹款,主要对象是地主豪绅,除没收其财产、田地、房屋、器具外,还可罚款,以消灭地主阶级的经济力量。让富农捐款是限制富农,只捐款不没收财物,以削弱富农的经济力量。城市筹款的主要对象是买办资产阶级和从乡村逃跑到城市的豪绅地主,按资本大小累进摊派。战争缴获主要是与国民党军队交战取得胜利后,缴获敌军的枪支、弹药等军用物资。
发行革命公债,充实战争经费。随着反“围剿”战争日益残酷,各项收入无法满足庞大的战费支出,临时中央政府于1932年6月、1932年10月、1933年7月分别发行了革命战争短期公债60万元、第二期革命战争公债120万元、经济建设公债300万元,并于1933年春、1934年夏、1934年秋分别向苏区群众借谷20万担、24万担、60万担。政府号召得到苏区群众积极响应和热烈拥护,使苏维埃政府和红军得到充足的经费和粮食支持,保证了革命战争的顺利进行。
创建人民税制,稳固财政来源。1931年11月,颁布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暂行税则》,将税的种类分为农业税、工业税、商业税三种,并制定了详细的征收办法以及依据征收对象的贫富程度设定不同等级的税率。人民税制的建立,为中央苏区财政提供了稳妥而可靠的财政收入。
发展苏区经济,夯实财政基础。毛泽东指出,“从发展国民经济来增加我们财政的收入,是我们财政政策的基本方针”。根据这一方针,苏维埃政府带领苏区群众通过大力发展农业生产、适度发展公营经济、积极开展苏区商业贸易活动来进行苏区经济建设,增加了苏区财政收入,夯实了苏区财政基础。
保障战争给养,节约经费开支
保障战争经费,兼顾其他支出。1932年,中央革命军事委员对红军部队的各项费用作了规定,统一了供给标准。1934年,在第五次反“围剿”战争期间,由于开支急剧上升,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降低了一部分红军的费用标准。在着力保障战争经费的同时,苏区财政也部分用于政权建设、经济建设、文教卫生和社会救济等各项事业支出,使苏维埃政权得以运转、苏区经济得以发展、群众生活得以改善。
发起节省运动,减少支出经费。临时中央政府号召各级政府及苏区群众开展节省运动,以帮助红军进行革命战争。比如,《红色中华》发出“节省每一个铜板为着战争和革命事业”“为四个月节省八十万元而斗争”等号召,形成了“一切节省给予战争”的热烈氛围。节省运动减少了苏区财政支出,缓解了苏区财政压力,培育了苏区干部群众勤俭节约的品格。
组建机构队伍,构建制度体系
健全组织机构,培养财政人才。为了加强苏区财政的集中领导,临时中央政府设立财政人民委员部作为最高财政机关,并建立和健全各级财政组织系统,明确各级财政部门的隶属关系及其职责,实行横向和纵向双重领导。中央苏区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和选拔财政干部,除短期培训班外,还通过开办干部培训学校对干部进行正规教育,为中央苏区的财政动员工作输送了专业人才。
统一财政制度,构建监督体系。中央苏区逐渐建立了包括预决算、会计、国库、审计在内的统一的财政制度,如颁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暂行财政条例》《会计规则》《财政机关交代规则》《国库暂行条例》等,还建立起了财政机关的自我约束与制衡、审计监督、检查监督、舆论监督等多管齐下的监督体系,对贪污浪费现象进行严惩和制裁。
中央苏区财政动员的经验启示
坚持党的领导,是财政动员取得成效的根本保证。中央苏区财政动员是在党的领导下开展的,各级苏维埃政府带领人民群众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按照党的指示开展工作。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始终在党的领导下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坚持人民立场,是财政动员取得成效的最大底气。中央苏区财政动员始终坚持人民立场,维护人民利益,发动人民参与,得到人民支持。历史和实践证明,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奋力开创财政事业新局面。
服务中心任务,是财政动员取得成效的根本要求。中央苏区财政动员始终围绕支持革命战争这个中心任务展开。正因如此,中央苏区财政动员才能够在极为残酷的环境下,充分利用有限的人力、物力,为革命战争提供大量的财力保障。当前,财政事业发展必须围绕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更好发挥财政职能作用。
促进经济发展,是财政动员取得成效的物质基础。中央苏区时期,党领导人民群众在残酷的斗争环境中尽可能地开展了切实可行、符合战争需要的经济建设活动,为财政动员的顺利进行提供了物质基础。当前,我国经济已进入新发展阶段,我们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为财政事业发展夯实基础。
创新工作方法,是财政动员取得成效的必要路径。中央苏区灵活运用了诸多创新性方式进行财政动员,营造了热烈氛围,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当今科技发达、媒介众多的时代,更要创新工作方法,以更强有力的举措推动财政工作提质增效。
(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