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建行江西省分行

金融活水“润”田间

梅火种养专业合作社稻田里,工人正熟练地操作插秧机 谢卫民摄

  夏种之时,在鄱阳县谢家滩镇广畈村梅火种养专业合作社的稻田里,工人正熟练地操作插秧机,二季水稻秧苗随着插秧机前进的节奏,整整齐齐地插进肥沃的泥土中。不一会儿,整块水田就穿上了绿色的“新衣”。

  “鄱阳县三江环抱,五湖连通,是沃野千里的鱼米之乡,因为气候适宜、土壤肥沃,加之合理的规划,使得合作社每年种植三季水稻成为可能。”梅火种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潘梅火介绍。

  据了解,该合作社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集水稻种植、收购、除湿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企业。近年来,通过购置插秧机及机械化育苗设备,基本实现机械化育秧、插秧及收割。

  “今年合作社种植了2900亩水稻,由于种子好,加上科学管理,预计年产量500万公斤,届时将销往广东和福建等地。”潘梅火对今年的水稻收成信心满满。

  合作社如今的规模得益于土地流转。从2013年开始,合作社用了8年时间,陆续盘活了2800亩流转土地,并将流转的土地作为“生产车间”,统一按照水稻种植技术规程进行管理,将产品及时推向市场,加快了农业产业化进程。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2021年7月,合作社流转资金出现缺口,购买化肥农药所需的200多万元资金还差一大截。就在这时,上门走访的建行上饶鄱阳支行工作人员在了解合作社的生产经营情况及资金需求后,积极开展送“贷”上门服务,为合作社投放50万元“赣农振兴贷”,解决了合作社资金难题。

  2022年12月16日,合作社首创的“鄱阳香米”正式上市,实现了合作社从香稻种子到香稻大米的生产与服务全产业链布局,从而为合作社规模化生产、品牌化经营迈出了坚实步伐。合作社理事长潘梅火,也在这一过程中完成了从种粮大户到农民企业家的华丽转身。

  谈及和建行上饶鄱阳支行的合作,合作社负责人不禁竖起大拇指:“他们了解合作社的情况后,向我介绍了‘赣农振兴贷’,这场金融‘及时雨’,让我的资金难题顺利解决。同时,工作人员上门办、利率低、放款快的优质服务,让我决定继续和建行合作。”

  无独有偶,建行的金融“及时雨”,也为鄱阳湖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大米供应提供了坚实的保障。眼下,走进鄱阳湖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生产线正在全力运转。脱壳、筛米、除尘、包装、装车……轰鸣的生产车间里,弥漫着刚刚脱壳的大米清香。

  鄱阳湖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是国家级重点物资保障企业。作为粮食应急响应中的重要一环,应急状态下保障成品粮及时生产,并顺利配送到居民手中,是该企业的首要责任。

  2020年,为了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大米的供应,该企业急需资金用于采购稻谷,加大大米储备力度,提升供应速度。得知情况后,建行上饶鄱阳支行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机制,安排工作人员上门走访,现场办公,开通绿色审批通道,为企业办理流动资金贷款2000万元,确保企业备足资金,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公司财务经理陈强说:“作为一家集水稻种植与大米加工、粮食收购与销售、粮油加工与销售等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龙头企业,保障粮食市场供应是企业的责任,所以我们一直努力坚持,挺过了寒冬。”

  2021年,企业在扩大生产规模时又遭遇了资金短缺的难题。建行上饶鄱阳支行了解到企业的困难后,为其发放4500万元贷款,用于购买设备和扩建厂房,急事快办,为企业解决燃眉之急。

  这只是建行江西省分行以金融力量支持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建行江西省分行秉持国有大行的使命担当,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想百姓之所想、解百姓之所难、送百姓之所需,开启“绿色通道”,精准施策,将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到广袤乡村,积极帮助农户解决资金难题,助力农业生产有序推进,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画卷不断增色添彩。截至5月末,该行涉农贷款余额1151亿元,较年初新增113亿元。(建赣宣)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
   第04版:天下
   第05版:视线
   第06版:专题
   第07版:学与思
   第08版:金融
   第09版:民生
   第10版:健康
   第11版:法治
   第12版:财贸
金融活水“润”田间
宅改激发全域旅游新活力
守好市民“钱袋子”
筑牢整治“堤坝” 防范非法集资
“防早打小”筑牢地方金融风险防线
消除楼道安全隐患 畅通消防生命通道
为民办实事解民忧
政协委员发力 助推小区改造
文明新风润乡土 平安法治促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