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加速竞跑,产业引擎充满动力

  本报全媒体记者 林 雍

  省委十五届四次全会提出打造“三大高地”、实施“五大战略”,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江西篇章。南昌积极响应,以实施省会引领战略为契机,大力推动产业升级,集中力量做优做强做大优势产业,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数字经济和现代服务业。聚焦“4+4+X”产业体系,围绕“项目为先、实干奋进,争分夺秒拼经济”工作主线,坚持“一产一策”“一企一策”,狠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全力打造先进制造业集聚发展中心,奋力推动工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让龙头更强:

  在错位竞争中显现后发优势,推动优势产业实现加速跑

  得实体经济者,得未来。

  近期,无论是广州、深圳,还是武汉、长沙,不少城市都不约而同喊出了“制造强市”“产业强市”等口号,将实体经济放在经济发展的“C位”。

  毋庸置疑,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展开带动了新一轮城市格局的大洗牌。产业发展,尤其是优势产业发展得好不好,成为城市之间竞争的核心因素之一,也决定了一个城市能否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

  环顾周边,兄弟省份的省会城市在发展优势产业方面早已起跑。

  说起合肥,人们自然会联想到家电产业,这曾经是合肥的“起家”产业,也是“当家”产业。近年来,又因为引进了京东方、蔚来等几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大项目,为工业腾飞增添了巨大动力。

  谈起长沙,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工程机械之都”,这里有三一集团、中联重科等国内领先的工程机械制造企业。此外,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等产业也颇具特色。

  聊到武汉,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光谷”。该市已经提出力争到2025年“光谷”产业合伙人网络覆盖全球,形成1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和若干个千亿元级特色产业集群。

  仔细梳理南昌的优势产业,该市的特色和底气在哪里?一个客观事实,是南昌的产业基础较为薄弱、结构仍然相对单一、过度依赖传统制造业和房地产业的发展。正在努力构建的“4+4+X”产业体系中,汽车及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装备等四大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均还只是千亿元级产业,与武汉要打造5个5000亿元产业相比,南昌目前只有一个过2000亿元的产业,差距甚远。

  “南昌想要在城市竞争中不掉队,只能选择错位竞争,彰显后发优势,推动优势产业实现加速跑。”采访中,有业内人士如此感慨。

  万事皆有法,谋定而后动。南昌近年来全力打造全省先进制造业集聚发展中心,加速推动优势产业发展。

  作为产业发展主赛道之一,南昌已成为我国极少数具备LED全产业链的城市。随着LED产业集聚度和首位度不断提升,南昌高新区吸引了一大批LED行业领军企业入驻。

  在汽车和新能源汽车方面,南昌已聚集规上企业近200家,构建了以江铃集团为龙头,欣旺达、麦格纳、五十铃发动机为核心的“1+3+N”企业生态圈,南昌经开区正逐渐成为南昌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产业核心发展区。

  今年,南昌积极推动制定《南昌市半导体照明产业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23—2025年)》《南昌市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产业两年攻坚行动方案(2023—2024年)》等重点产业攻坚行动方案,提出了产业倍增发展计划、未来主攻方向及攻坚措施,全力促进新兴优势产业加快发展、迈上台阶。

  让转型更快:

  坚持科技为先、数字赋能,推动传统产业发力新赛道

  一根根火红的钢条穿过轧机,一片片钢构件焊接成型,一辆辆运输车来回穿梭……记者近日在江西致邦住宅工业集团采访,看到的是一派繁忙的生产场景。在火焰切割生产线,工人们正利用数字化机床生产超高层桥梁构件。

  自2021年10月落户进贤以来,致邦住宅工业集团积极进行数字化转型,企业一改过去用工密集、流程复杂的传统生产模式,形成了以数据分析和数字化设备为基础的一体化生产模式,生产效率较传统人工操作提升了近40倍。

  钢结构产业是进贤县的传统产业。该县积极推动传统钢结构产业数字化改造,向绿色建筑、装备制造转型升级。同时,深化与央企、国企的战略合作,驱动相关企业进行深度创新、孵化、集聚,为钢结构产业高质量发展插上腾飞的“数字翅膀”。

  进贤推动钢结构产业转型升级,是南昌坚持科技为先、数字赋能,推动传统产业发力新赛道的一个缩影。南昌制定了《南昌市智能制造与产业转型升级“十四五”发展规划》《南昌市推动“5G+智慧工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政策,针对产业不同特点,分类推进、精准施策,引导和支持企业用好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财政贴息等政策,扎实推进“机器换人”“设备换芯”“生产换线”工程,累计推进实施投资500万元及以上技改项目733个,总投资额达1046.7亿元,新增产值1200亿元左右。目前,该市处于自动化及以上水平的制造业企业超过70%,其中实现了数字化管理的制造业企业占20%。

  数字赋能使得产业转型步伐加快。今年以来,南昌进一步夯实数字底座。目前该市已建成5G基站数超1.8万个,全省排名第一;积极推动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开展“万企上云上平台”专项活动32场,截至今年6月底,南昌累计新增上云上平台企业5693家,上云上平台企业总数达4.27万家。

  让生态更优:

  补链成群提升竞争力,持续推动产业链迈向高端化智能化

  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形成,离不开产业生态的塑造。良好的产业生态,是集聚产业、催生创新的土壤。

  今年7月,我省印发《江西省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1269”行动计划(2023-2026年)》,明确提出通过未来几年的不懈奋斗,全力做强做大江西12条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条,打造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实现年均9%左右的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增长目标。

  产业链现代化“1269”行动计划,为南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指明了方向。为优化产业生态,南昌近年来深入推动新型工业化核心战略,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化智能化迈进,实现从制造到智造、从营商到赢商、从强链到建圈的加速蝶变。

  位于南昌高新区的华勤通讯,是全球移动智能终端ODM龙头企业。当年,得知该企业正计划建设第二个生产基地的时候,南昌高新区招商人员迅速上门沟通,通过优质的服务和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历经128天的洽谈对接,终于争取到项目“花落高新”。华勤通讯落户的“头羊效应”,也让龙旗、天珑等ODM龙头企业把目光投向了这里。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为了让移动智能终端产业能够迅速实现从“零”到“林”,南昌高新区专门选拔优秀干部组成移动智能终端产业发展专班,精准开展链式招商。去年3月,南昌高新区一些移动智能终端生产企业迫切需要在本地解决手机结构件辅料加工问题。得知这一情况,招商专班第一时间组建攻坚小队,仅用45天就引进了一家电子高精密模切加工企业。

  短短几年,南昌高新区移动智能终端产业已成星火燎原之势,集聚了9家移动智能终端整机企业,吸引了80多家产业链配套企业落户,实现了90%以上一级零部件、80%以上二级零部件区内配套。去年,在全球手机出货量低迷的市场环境下,南昌高新区的出货量却逆势增长50%,达到1.2亿部。

  围绕“4+4+X”产业体系,今年南昌还成立了南昌市汽车制造产业联合会、航空装备产业联合会、电子信息行业商会、生物医药行业商会、绿色食品行业商会5个主导产业商协会,促进企业、政府和社会交流合作、实现抱团发展。

  同时,还制定出台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现代针纺、汽车和新能源汽车、航空等产业的“一产一策”配套实施细则,优化完善兑现流程,构建政策兑现标准化体系,让企业尽快享受政策红利。

  下一步,南昌将重点推进华勤技术千亿产业园、龙旗南昌VR产业倍增生产基地及研发中心、天珑移动南昌产业基地等一批重大重点项目顺利实施,进一步助力主导产业发展提速。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
   第04版:天下
   第05版:视线
   第06版:专题
   第08版:省城
   第09版:聚焦
   第10版:井冈山
   第12版:品鉴
新建区不动产登记服务跑出加速度
加速竞跑,产业引擎充满动力
青山湖区减轻群众看病就医负担
南昌经开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生态美卷
东湖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畅通城市“血脉” 守护市民平安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