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全媒体记者 侯艺松
楼房错落有致、房前屋后干净整洁、特色墙绘相映成趣,一步一景,美不胜收。“生活在前溪这样一个有颜值、有温度的美丽小村,真幸福。”说起近年来村里的变化,村民纷纷点赞。2022年,进贤县泉岭乡前溪村成为首批南昌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点之一。如今,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乡村治理颇见成效,产业发展欣欣向荣。
金秋时节,记者走进前溪村,探寻它的“幸福密码”。
产业兴村添活力
走进前溪村蛋鸡养殖基地,高标准现代化鸡舍一字排开,4层鸡笼整齐排列,刚产出的鸡蛋通过自动传送带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分拣盘上。“现在基地每天产蛋2万余个。”基地负责人徐美珍一边把鸡蛋装箱一边说,“自动化养鸡场可实现自动填料、自动清粪、自动传送,不仅干净卫生,而且在有限的空间能产生最大的效益。”
共青团南昌市委驻前溪村第一书记谭亮介绍,2021年,村里申请到乡村振兴经费300万余元,新建了这个2000平方米的自动化养殖场,去年销售额达180万元,村委会分红7万余元。
位于前溪村龚家自然村的中草药种植基地,230亩的吴茱萸刚刚喜获丰收。“我们夫妻俩都在这里务工,农闲时还担任村保洁员,去年全家收入突破10万元。”脱贫户龚娇如笑着说,现在国家政策这么好,只要好好干,就能过上好日子。
谭亮说,依托中草药种植基地,今年将把龚家自然村整体打造成中草药文化村,规划参观、研学、中草药粗加工等项目,进一步激发产业活力。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由于前溪村产业基础较差,近年来,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反复研究发展走向,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目前,村里共有4个种养基地,去年村集体产业分红近15万元,带动务工人员人均年增收1.5万元。一个个特色鲜明的产业蓬勃发展,打造了村集体经济增长新引擎,让村民增收致富有了新渠道。
美丽乡村展新颜
“道路平了、路灯亮了、污水没了……村庄面貌有了新变化,咱们农村也不比城里差。”前溪村村民余水连乐呵呵地说。
乡村美不美,卫生是关键。去年,前溪村按照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一整四化八有”要求,深入推进农村厕所、垃圾处理、污水专项整治行动,通过旧房改造、路灯亮化、垃圾分类等举措,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着力打造美丽宜居新家园。
安装路灯78盏,建设污水管网1900米和一处污水处理终端,铺设沥青路7000平方米,增设20组垃圾分类桶……一项项改造极大改善了村民生产生活条件,让村容村貌越来越亮丽,百姓生活越来越舒适。
村庄环境的美化,离不开工作机制的健全,更离不开全体村民的共同参与。前溪村按照房前屋后堆放有序、庭院清洁美化、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等标准,定期进行“美丽庭院”等评比,激励村民积极参与环境提升行动。
“爱护村庄就应该像爱护自己家一样,自己家干净整洁了,住着才舒心。”获评6月份“美丽庭院”的村民曾广辉说。
从“站着看”变成“主动干”。如今,前溪村不仅树立了“人人讲文明,个个爱清洁,户户讲卫生”的文明新风,更形成了全民动员、全民参与、全面推进的工作格局,乡村环境实现从“一时美”向“持久美”的转变。
百姓乐享生活圈
老人们在幸福食堂就餐,孩子们在童心港湾快乐玩耍,文明实践站内活动不断……如今,这些城市社区里的生活景象,也成了前溪村村民的日常。
“在家门口就有免费体检,一天5元就能吃上热乎三餐,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现在赶上好时候了。”78岁的村民彭章德笑着说。
去年,前溪村利用村庄空间形态,设计打造了集健康小屋、党群服务中心、一老一小美好生活中心等6大场景于一体的乡村邻里中心,可提供就医、养老、托幼、金融服务等一站式服务,形成“集约、开放、共享”的15分钟便民生活圈。
“之前村里的老人不会操作智能手机,要查社保医保只能到乡里的银行去,路途远又不方便,邻里中心建成后,我们安装了一台金融普惠一体机,可以小额取现、查社保医保、交水电费,村民都觉得特别实用。”谭亮说。
前溪村还依托邻里中心引入志愿者服务机制,成立理论宣讲、乡村振兴、乡风文明三支志愿服务队,通过政策宣讲、文化活动、村民议事等方式,让广大村民从被服务者转向参与者,为乡村基层治理打开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