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流动“会客”听民声

  吴文萱 本报全媒体记者 曹小武

  近日,上高县敖阳街道和平路社区生资大院小区“流动会客厅”里,十来张小板凳排成一圈,社区干部、网格员、楼栋长、居民和业委会代表等围坐一起。没有主席台,没有发言稿,一场开放式的“会客”议事活动就此展开。

  “今天把大家召集过来,主要想听一听大家对小区建设和管理方面有什么意见和建议。”社区党支部副书记王敏玉开门见山。

  话音刚落,楼栋长罗坚站了起来:“前段时间隔壁小区改造,围墙被拆除。小区拆墙透绿,这是好事,但管理要及时跟上。没有围墙,人员、车辆可随意进出小区,居民担心治安隐患,希望社区重视小区安全问题。”

  “对!建议在小区安装摄像头。”

  “除了装摄像头,每栋楼最好安装单元门禁系统。”

  “小区公共区域树木花草不多,希望能增加些绿化。”

  …………

  话匣子打开,现场的气氛渐渐热闹起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就小区建设、环境治理等身边小事热烈讨论。

  2020年,生资大院小区被纳入老旧小区改造。当地投入资金860余万元,拆除柴棚,改装防盗窗,弱电管线入地,摊铺柏油路面,增设停车位及减速带……看到小区环境一天一个样,居民打心里高兴。

  “我们有事就来‘流动会客厅’协商。不久前,居民反映小区没有健身器材。你看,这不已经安装好了嘛。”居民左梅英指着远处的健身器材,乐呵呵地对记者说。

  一个社区就是一个家,遇事大家商量着办,一起出谋划策,一起努力解决。在“流动会客厅”里,居民和社区干部谈心说事,事情越讲越明白,群众越来越顺心,互动过程中,更增进了邻里间的感情。

  去年以来,上高县敖阳街道按照有效覆盖、便于群众反映情况、便于党员开展活动和服务居民的原则,在社区人流量大的广场、休息亭等场所创新开设“流动会客厅”,选派社区干部、网格长、党员中心户“组团坐班”,每月两次与居民面对面讲政策、谈问题、谋对策、聊家常,收集居民所思所盼,协商解决居民身边“关键小事”。

  “路修好了,路灯安装好了,回家的路亮堂堂的,心里特别舒畅。”近日,商城路社区居民黄国生高兴地说。

  此前,黄国生来到“流动会客厅”反映,学园路1号路面破损,一到下雨天就积水,加上没有路灯,群众出行很不方便。县人大代表李细连和在职党员冷苏敏当场认领,并协同街道、社区干部一起及时与相关部门沟通。不到一个月,一条500米长的道路完成硬化,路灯也全部装好。

  敖阳街道党工委书记罗勇波告诉记者,针对居民反映的共性问题,街道、社区建立领办机制,结合机关党员“双报到、双服务”制度,吸收威望较高、办事公道的老党员、“两代表一委员”等组成“帮帮团”,共同协商解决。不能现场解决的,全部纳入整改台账,明确整改措施、完成时限和责任人,做到第一时间落实、第一时间反馈,形成“诉求—认领—落实—反馈—评价—整改”的工作闭环。

  据介绍,“流动会客厅”创设以来,共议事56次,居民参与600人次,有效解决问题36件,化解邻里纠纷24件。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
~~~
揭晓首批330家场馆名单~~~
签约项目总投资达35.5亿元~~~
以产聚才 以才兴产~~~
~~~
~~~——修水县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回眸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天下
   第04版:综合
流动“会客”听民声
我省56家图书馆获评一级图书馆
景德镇建设“千馆之城”展示陶瓷文化
进贤推进绿色建筑产业转型升级
湘东区搭建平台助推产才融合
图片新闻
发展路上新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