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地球做“CT”的“大地医生”

——记2024年江西省“最美科技工作者”邓居智

  本报全媒体记者 陈 旻

  开栏的话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5月29日,2024年江西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单发布。最美科技工作者们,或在科研殿堂孜孜不倦、追求真理,或在产业领域锐意进取、创新突破。他们胸怀“国之大者”、心系“民之关切”,坚持“四个面向”,矢志科研报国。本报今日起推出“致敬最美科技工作者”专栏,通过一个个真实可感的故事,弘扬科学家精神,以科技之光指引未来。

  “我们科研团队的工作被称为给地球做‘CT’,团队把实验室‘搬’到南极中山科考站、内蒙古戈壁滩、环鄱阳湖圩堤、考古现场及突发地质灾害等野外一线。”5月29日,2024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江西省主场活动上,江西省“最美科技工作者”邓居智说,“这份事业决定团队成员要不惧艰险、敢于攻坚、积极探索、勇于担当,用我们走过的每一个足迹,践行‘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深入崇山峻岭、下到矿井深处、行进戈壁荒漠,勘查、探测、研究……这是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物理与测控技术学院院长邓居智的日常写照。从事地球物理勘探研究近30年,野外是邓居智的主战场。为了获得真实可靠的第一手科研数据,邓居智带领团队师生战酷暑、斗严寒,寒来暑往开展科学研究,他们曾在甘肃戈壁无人区搭帐篷工作两个月,也曾在内蒙古苏红图无人区露天睡在沙漠。邓居智的硕士研究生付妍说:“野外勘探时,邓教授经常对我们说,地质工作人员的足迹一定要踏遍群山,选择这份事业就得吃苦,用热爱来抵挡内心恐惧和外在险阻。”

  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邓居智一直认为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资源安全及科技安全。

  为加强深部地质结构探查和工程地质灾害探测技术研究,培养地球物理勘探高层次创新型人才。2007年,邓居智带领团队历时3年攻克国外“卡脖子”技术,研发国际领先的三维电阻率“CT”成像技术及装备。该技术及装备获国家发明专利16项,并获江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随后,邓居智创建“地球深部结构与工程地质灾害探测”工作室,由他领衔研发的工程地质灾害精细探测技术,被广泛运用于煤矿安全隐患检测、地下空洞探测、城市地下空间探测、垃圾填埋场渗漏探测及考古等领域,构建的铀多金属成矿系统多尺度探测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023年,由邓居智领衔的科研团队获批自然资源部科技创新团队。

  让科研成果从“纸面”落实到“地面”。邓居智说,针对突发应急探测、堤坝隐患、矿产勘查等不同情形,团队对三维电阻率“CT”装备进行升级、迭代,让装备可以应用于更多场景。譬如汛期来临,其团队携带装备到全国各地去开展“堤坝‘CT’体检”,快速排查并指导修复蚁穴、空洞等,保障堤坝安全度汛。邓居智告诉记者:“我时常对团队师生说,虽然团队发表论文数量并不是很多,但我们的研究成果在实际应用中发挥了重大作用,这就是科学研究的意义所在。”

  山川明志,大地铸魂。作为江西省“双千计划”培养类科技创新高端人才、“赣鄱英才555工程”青年拔尖人才,邓居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大地医生”称谓,谈及未来,他表示将一如既往地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坚守野外一线,攀登科研高峰。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设施共建 资源共享 服务共通~~~
~~~——记2024年江西省“最美科技工作者”邓居智
~~~
~~~
~~~——景德镇市公安机关创新警务理念提供高效服务
~~~
~~~
~~~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
   第04版:天下
   第05版:视线
   第06版:政文
   第07版:经济
   第08版:市域
   第09版:民生
   第10版:文艺评论
   第11版:公益广告
   第12版:金融
鹰潭打造公共文化共同体提升群众幸福感
为地球做“CT”的“大地医生”
小小驿站 爱心满满
江西省原创公益广告大赛启动
解忧架桥匠聚瓷都 护航传承技行天下
推动全民健身 萍乡运动潮涌
图片新闻
武宁“读书班”助干部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