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全媒体记者 曾悦之
“赣鄱文脉真的太厚重了”“全球寻访江西典籍底本意义重大”“数据库上线后,阅读古籍更加方便”……《江右文库》第二批成果发布后,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盛世修史,资政弘文。《江右文库》是江西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文献整理与研究出版工程,包括“书目编”“文献编”“方志编”“精华编”“研究编”五编。继2023年推出首批成果后,今年8月底又发布了“方志编”120 册、“精华编”5 册、“研究编”11 册,共136册图书成果。同时,《江右文库》数据库正式上线。
瓷青色的封面、立意深远的铜镜图案、四色彩印的内文、典雅的装帧,第二批成果发布现场所展示的《江右文库》最新成果格外引人注目。近日,记者走进《江右文库》编辑部,了解第二批成果的特色、亮点及编纂背后的细节。
珍贵典籍 系统呈现
“让赣鄱千年文脉贯通古今”是《江右文库》编纂的要义。典籍作为赓续文脉、传承文明的重要载体,见证了文明的嬗变。
我省是典籍资源大省,江西人著述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据《江右文库》“书目编”编纂工作牵头人黎传纪统计,目前可考江西古代作者1.7万余人、著述4万余种,存书1万余种。最新成果中,“方志编”推出了2种图书,分别是《府志卷》(全80册)、《县志卷》(前40册)。《府志卷》收录府志67种,包括明代府志23种、清代府志44种,其中稀见府志41种。《县志卷》收录明代县志6种、清代县志41种,其中稀见县志21种。“精华编”推出《文天祥集》《王庭珪集》《喻嘉言医学全书》3种图书;“研究编”推出《江西通史》(修订版)11册。
第二批成果中,不少珍贵典籍首次被影印出版,如“方志编”《府志卷》中的《[乾隆]建昌府志》一百卷首一卷、《[康熙]赣州府志》七十八卷、《[嘉靖]九江府志》十六卷(嘉靖间刻万历间重刻本)。其中,《[乾隆]建昌府志》《[康熙]赣州府志》以体例严谨、征引广泛、考证精详、刊刻精美引人瞩目。《县志卷》中的《[嘉庆]上高县志》十七卷首一卷、末一卷亦属首次影印出版,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
此外,编纂第二批成果过程中,一些珍贵典籍的版本源流得以厘清。如《文天祥集》以明万历三年刻本为底本,通校明嘉靖三十九年刻本、清道光二十五年刻本等重要版本,广泛吸收《四部丛刊》本、世界书局本、《全宋诗》《全宋文》及已有学术研究成果。《王庭珪集》以明嘉靖五年刻本为底本,通校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并参考《全宋诗》《全宋文》所录王庭珪诗文。此次整理出版的《王庭珪集》,对研究王庭珪的生平事迹、诗文特点及其影响乃至宋代文学均有重要意义。《喻嘉言医学全书》收录整理明末清初江西著名医学家喻昌(字嘉言)的《尚论篇》《医门法律》等5部重要医书,使读者不但可以全面了解喻昌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更可深切感受这位“江南圣医”的悬壶济世之心。
《江右文库》编辑部副主任陈世象介绍,“方志编”选取江西现存旧志中史料和版本价值较高、品相较好的近三百部志书,撰写提要,彩色印刷,以展示江西在方志编纂方面的成就。其中明代县志全部收录,清代县志优先收录各县成书最早与最晚的版本,清中期稀见县志酌情收录。“珍贵典籍的陆续出版,对全方位梳理总结江西历史文化的发展脉络,促进江西优秀文化的传承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古籍底本 全球寻访
寻访典籍底本是《江右文库》编纂出版的关键一环。由于《江右文库》所收典籍原本分藏世界各地,《江右文库》编辑部成立之初,就组织编纂团队踏上了在全球寻访典籍底本之路。截至第二批成果发布,以“方志编”为例,获得底本359部,其中省内6家藏书机构123部,省外14家藏书机构207部,域外6家藏书机构29部,涉及江西省图书馆、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等国内外重要藏书机构。
由于古籍的珍稀性,各大藏书机构的古籍管理均十分严格,编纂团队获取古籍影印底本十分不易。如明代泰和人郭子章所撰《豫章书》是一部江西通志,共有一百二十二卷。“内容之丰富、史料价值之高,在明代诸多省志中堪称佼佼者,对于研究江西风土人情、地理沿革等具有重要价值。”据陈世象介绍,康熙雍正年间编纂的《江西通志》对该书多有引用,乾隆年间《四库全书总目》亦收录了该书,说明该书在清乾隆时期还存世。此后该书踪迹难寻,很多学者认为已散佚不存。值得庆幸的是,编纂团队在山西博物院访得残存三卷绿格精抄本,最终,经过反复协商获得该书底本。
寻访底本被看作是一次赣鄱文化的再发现,编纂团队在寻访底本的过程中,不断收获惊喜。《[万历]吉安府志》是清代以前所修吉安府志中保存基本完好的一部。该书被日本宫内厅书陵部图书馆收藏。主修这部府志的是吉安知府余之祯,明隆庆二年(1568)进士,万历十年(1582)任吉安知府。他上任后的第三年即开始纂修府志,聘请明代教育家王时槐担任总纂,刘元卿、罗大纮等名家加入其中。该府志仿史书体例,有纪、表、志、传、附录等,彰显了“庐陵文章节义之邦”的内涵。
在寻访底本过程中,编纂团队陆续发现了收藏于海外藏书机构的《[嘉靖]南昌府志》《[嘉靖]袁州府志》《[崇祯]抚州府志》《[万历]建昌府续志》等珍贵方志,并获取底本。同时,充分利用中华古籍书目数据库、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基本数据库等平台,在全球寻访底本。
记者了解到,在组建编纂团队过程中,《江右文库》坚持开门修文库,面向全国遴选专家学者。目前,加入文库编纂工作的省内外学者已经有一百余人,其中包括一批重点院校的著名专家。
考古突破 推动修订
《江西通史》(修订版)是第二批成果中热议较多的成果。该书在整体框架不变的情况下,补充了大量考古新发现、新成果。
《江西通史》(修订版)全书共11卷500万字,是一部系统、全面、准确反映江西自有人类活动以来至1949年间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状况的著作。首版《江西通史》于2008年出版,此后10多年间,我省考古实践和学术研究均有诸多重要突破:赣江下游地区的清江盆地等考古发现将江西古人类活动的时间由此前的20万年推前至50万年;万年仙人洞下层出土的陶器竟早至2万年前,是迄今发现的全球最早的陶器;樟树国字山越国王族墓葬出土了大量文物……
“当年撰写先秦卷时,主要是依据1949年以来大量的文物普查和考古发掘资料,初步勾勒出江西地区先秦史的大体发展轮廓。”《江西通史·先秦卷》(2008年版)的作者、我省考古学者彭适凡解释,“这些考古新发现对研究远古江西历史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提示着《江西通史》修订工作应尽早开始。”尤其是海昏侯墓被发掘后,大量珍贵文物重见天日,为汉代江西历史文化、经济社会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材料,修订《江西通史·秦汉卷》迫在眉睫。
因此,2022年,《江西通史》的修订被纳入文库“研究编”。修订工作历时2年多才完成。
在《江西通史·先秦卷》的修订中,改动较大的是第七章关于“商代万年文化”的论述。该章主要阐述了以万年县境内肖家山等墓葬为代表的商代分布在赣东北地区的一支土著青铜文化。限于当时的鹰潭角山窑址仅初步发掘2次,尚不能窥其全貌,故只能以万年墓葬为代表。此后又经过3次大规模发掘,出土的窑业遗迹遗物极为丰富,其创烧历史也提前至夏商之际,证明角山窑址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时代最早、延烧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专业性陶器烧造窑场,故此这一章推倒重写,把“商代万年文化”改为“夏商时期鹰潭角山文化”。
记者翻阅新修订的《江西通史·秦汉卷》时发现,该书第四章新增了海昏侯墓出土的金器、铜器、玉石器、漆器等内容,考古新发现成果已经充分体现在《江西通史》的修订中。
数据平台 便捷共享
《江右文库》数据库是第二批成果中的一个亮点,也是文库首批数字化成果。数据库平台上线后,记者在电脑端登录该数据库,发现浩如烟海的传世典籍不再是晦涩难懂的“故纸堆”,阅读古籍变得越来越容易了。
繁简转换、自动标点、版本对照、多方式阅读、个性批注……该成果采用最新古籍数字化技术,实现全存储、全检索、全还原、全运用,科学可靠、使用方便。
《江右文库》数据库优势颇多。
“影印图书全文数字化”使用了国内先进的“人工智能古籍OCR(光学字符识别)文字识别系统”,通过古籍图片的数字化,将从以往的图片阅读阶段提升到可检索、可复制、可引用、可批注、可自动标点的全新阶段。《江右文库》影印类图书占比约50%,故《江右文库》的数字化将大幅提升文库的利用率和综合价值……
“古籍文献全文精准检索”服务向读者提供了多种检索模式。读者可以通过关键词、作者、书名等快速定位所需文献,大大提高检索效率和准确性。此外,平台的阅读功能也得到了全面提升。记者将鼠标悬停在标线后的专有名词上,会自动筛选并调取对应的“百度百科”信息查询结果,做到了古籍内容与现代信息相结合。
据透露,《江右文库》数据库不久将在省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发布,向公众开放。目前正在进行《江右文库》数据库移动端建设,未来将实现“一端在手知千年文脉”。
“有助于提高公众对古籍的兴趣和认知,让广大的读者更加容易学习和使用古籍,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省社会科学院文学与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袁演一番体验后,在社交平台上对《江右文库》数据库做了推介。
专题史书 未来可期
关于下一步的编纂工作,《江右文库》编辑部主任游道勤介绍,将加速推进《江右文库》“文献编”“方志编”编纂工作,2024年底完成“方志编”编纂,同时启动“文献编”编纂,从现存1万余种著述中选录3000余种代表性著述进行抢救性挖掘整理,包括经部400余种、史部800余种、子部800余种、集部1000余种,呈现“文化江西”的总体景观。力争在2至3年内出版“研究编”之《江西书院史》《江西陶瓷史》《江西禅宗史》等6至8部通史性质的专题文化史,对江西特色文化的创建、发展、演变、传承等情况作全面、系统的梳理和研究,阐释江西历史文化对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重要影响。
此外,还将推进“精华编”的编纂工作,推出一批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文献价值、学术价值的经典古籍整理本,于今明两年陆续出版《文献通考》《文廷式集》《江西诗徵》等15种图书。
游道勤还透露,2026年开始,将陆续出版江西历史文化名人传记丛书(约60种),对江西历史文化名人的生平、事迹进行系统梳理和客观描述,建立一座“纸上江西名人堂”,展示江西历史文化名人的风貌,为新时代江西人才的培育提供历史借鉴。
压题图左为《江右文库》数据库首页图,右为图书装帧设计专家宁成春为《江右文库》封面手绘草图。本版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