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昕
2019年,教育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大会提出要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2020年,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发布《新文科建设宣言》,由此全面启动新文科建设。与传统文科人才培养模式相比,新文科更加注重知识学习的综合性与融合性,在保持原有专业深度的同时,整合与应用跨学科知识,以满足现代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公共管理学科作为一门极具时代性的学科,需要教育工作者紧扣时代发展大势,瞄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前沿,探索新的人才培养体系,持续推动人才培养从数量到质量的转变。
加强学科融合,优化课程内容体系。课程体系是公共管理学科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高校应从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两个维度出发,优化课程内容体系,增强育人的协同性和融合性。对专业类课程而言,一是优化现有课程内容。现有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基于西方公共管理理论框架之上,缺乏中国特色,需要融入更多符合中国国情的实际案例和理论成果,以及中国在公共管理领域的实践成就、热点问题、学术前沿动态,进而形成立足中国实际、彰显中国智慧的课程内容体系,促使教育内容更贴近现实、贴近学生。二是开设跨学科的新课程。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公共管理学科教育工作者需要充分结合时代发展需求,围绕真实问题构建跨学科的课程知识体系,培养能够解决综合性和复杂性现实问题的公共管理人才。对通识类课程而言,通识课程开设的本质在于引导学生广泛探索与接触多学科领域知识,开阔学生学科视野,帮助学生养成批判性思维,学会从多元视角审视问题。因此,公共管理的通识类课程教学目标不应仅仅局限于知识传授,更应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灵活运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地考察、项目研究等多元教学手法,激发学生主动思考、提升学生问题解决能力,让学生理解知识的应用价值。
培养科技意识,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当前,人类社会已全面迈入数字化时代,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公共管理学科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新文科建设强调公共管理人才培养过程中应积极融合现代科技元素,培养具备高度科技意识和信息素养的专业人才。高校应加快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夯实公共管理学科数字化教学基础,拓宽学习空间,为个性化、终身学习提供可能,满足不同学生需求。同时,学生可以更快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与工具,学会如何运用先进技术与工具解决公共管理中的复杂问题,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此外,数字化校园建设除技术革新外,还强调教育理念的革新,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利用教育信息技术优化公共管理学习体验,并通过数据驱动的教学分析,帮助教师更好了解学生学习状况与需求,从而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公共管理学科教育质量。
坚持实践导向,强化实用技能培养。新文科建设导向下,公共管理学科人才培养应加大学科实践性教学力度,提升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在校内实践中,一是设计校内实训项目。面对有限的实验项目经费,高校可通过与企业、政府或其他高校的合作,设计多元化的实训项目,有效分担资源投入压力,提高实训项目的利用率,为学生创造更多实践学习机会。二是开展科研创新实践活动。科研活动是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素养的重要途径。高校可通过组织创新创业大赛,以及鼓励学生参与教学的科研项目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探索与实践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专业学习、掌握最新的科技知识和科技技能,提高科研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在校外实践中,高校应加强与政府部门、社会机构等的合作,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深化产教融合,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平台,亲身体验公共管理领域相关工作,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场景相结合,加强对公共管理学科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升自身的职业技能。同时,也能对职场文化和行业动态建立更加直观的认识,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加强国际交流,培养学生全球视野。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秩序加速调整,中国在国际舞台中的作用愈加明显。从新文科建设角度来讲,提升公共管理学科人才的国际交往能力,是适应全球新发展格局的客观要求。一是开展广泛性的学术交流。高校不应局限于邀请发达国家的专家学者进行知识与技术分享,也需重视邀请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进行交流,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问题解决方式和政策实践,开阔学生国际视野,增强跨文化交流能力。二是重视全球意识教育。开展以世界地理、人文、经济社会以及主要国际组织为主题的专题讲座,加深学生对全球治理事务的理解,明确全球化背景下各国相互依存的重要性,强化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三是加强本土学生与国际学生的交流互动。充分利用校内现有国际学生资源,搭建双向交流渠道,强化本国学生的多元文化体验,同时锻炼本国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四是开展国际性游学活动。鼓励学生前往国外大学进行交流、学习,拓宽国际视野,深度体验境外课堂文化及教学模式,并在游学中大胆表现自我,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作者系西华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本文系西华师范大学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202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