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切口”破解“大难题”

——解码临川区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临川区“县管校聘”试点工作动员部署会。

  临川第三实验学校教师吕秀梅在全区“大思政”精品课展示活动中,上公开展示课“品先贤之德 扬才子之风”。

  铜源乡中心小学撤并听证会现场。

  阳光少年、祖国未来。

  10月1日,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临川二小少先队员用多姿多彩的方式,祝福祖国繁荣昌盛。

  近年来,抚州市临川区秉持“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理念,坚持从建立教育(教研)共同体、阳光招生分班、骨干教师交流轮岗等“小切口”入手,推出一系列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改革的组合拳,有效破解了长期困扰教育教学的“择校热”“择班热”“择师热”等顽症,切实整治基础教育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实施划片招生

  促进教育资源合理配置

  抚州市临川区坚持把科学合理调整教育网点布局作为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前提基础,统筹全区教育资源,合理划分学区范围,科学规划学校布局,确保每所学校各具特色、优质均衡发展。按照确保公平和就近入学原则,根据区域内适龄学生人数、学校布局、所在社区、学校规模、交通状况等因素,依托街道、路段和居民小区等,为每所义务教育学校科学划定招生范围。对中央城·和园、九方城、天空之城、荣安·和府、河滨湾壹号等新建小区,采取新建学校、整体搬迁、改扩建学校等方式,新增学位8000个,确保每名学生可在家门口上好学。有序撤并村小191个,撤并组建8所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5所农村寄宿制学校,做大做强农村乡镇学校。目前,全区共划分小学招生片区50个、小升初片区37个。

  根据学生户籍及家庭住址进行学区确认,采取“学区+学位”招生管理模式。对学生户籍或父母购房在学区内的,按户籍或固定住房地址划片就近入学;对学生家庭在学区内没有固定住房的,采取“相对就近、统筹安排”的方式入学就读,确保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建立健全随迁子女入学政策,严格实行“一人一籍、籍随人走”要求,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实行以流入地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的“两为主”政策,全部安排到公办学校就读,与本区户籍学生统一管理、统一编班、统一教学。2024年,全区招收一年级新生8167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占比38%。

  建立城乡共同体

  推动城乡教育整体跃升

  探索“校际联合结对、区域联片组团”共进发展模式,建设联盟型教共体6个、协作型教共体11个,充分发挥优质学校带动作用。按照“管理一体、教学一体、资源一体”原则,采取“牵头校+协作校”形式,建立临川实验小学与云山镇中心小学、临川区第一实验学校与鹏田镇中心小学、临川四中与龙溪镇中心学校等共同体,使办学陷入困境的薄弱学校涅槃重生。组建的共同体实行统一的内部管理制度,在学校管理、教学成绩、队伍建设、综合发展等方面,实行捆绑式考核。牵头学校和协作学校统一办学目标和思路,统一教学计划和进度,统一实施教学活动,统一课堂教学管理,统一考核评价。联盟校学生之间通过结对子、手拉手,互动开展文艺体育活动、综合素质展示、学科竞赛等,促进城乡学生互助互学、友好交流、共同提高。

  按照“按需设岗、岗随人走”原则,通过享受农村教师乡镇岗位津贴及农村生活补贴、评优选先名额倾斜、职称岗位晋升优先考虑等鼓励方式,牵头学校选派优秀教师到协作学校支教、安心任教。利用市级以上名师工作室33个,开设“专递课堂”,搭建城乡同步课堂、教师网络研修、名师网络课堂等平台,同步开设语数外等基础学科优质课程和采茶戏、莲枪舞等60余类延时服务课程2.1万余节。

  推进“县管校聘”

  破解师资队伍建设难题

  临川区打破中小学教师学段壁垒,遴选121名拥有中学教师资格证的小学教师到中学任教。与江西师范大学、东华理工大学合作,对部分科目富余教师进行“二次培训”,203人顺利转岗体育、美术、劳动教育、物理、化学等紧缺学科。通过校内竞聘,将云山中学、河埠中学、华溪中学、孝桥中学的42名富余教师安置到其他教师缺额的中学,做到人尽其才。2024年,临川区通过全省招聘招录各中小学教师86名,公费师范生安置城区高中教师8名,特岗服务期满安置教师25名,“三支一扶”服务期满安置教师6名,定向培养农村教师118名,高素质人才引进教师4名,从农村富余教师选调445名教师至城区中小学任教。近三年,教师平均年龄由43岁下降至37岁。

  结合义务教育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治理行动,在全区教师中集中开展了政治、纪律、师德师风“三大教育”“大学习、大落实、大调研”等活动,整顿教师懒教、散教作风。创新教师评价方法,突出过程评价,联合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打造国内首款学科课堂教学质量综合评估系统,建成信息化大背景下教师评价智能化系统,实时采集课堂教学数据,对师德表现、职责履行、专业发展和育人成效四方面137项具体评价进行量化,形成教师教学个人档案7600余份,实现全区176所中小学教师智能评价全覆盖,为教师职称评聘、评优评先提供科学依据。

  阳光招生分班

  打造公平公正教育环境

  临川区坚持把阳光招生、分班作为促进教育公平的具体举措,按照“均衡配备、阳光分班、严控班额”的原则,在全区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全面推行均衡分班、阳光分班,真正让每名学生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享受相同的教育资源和良好的学习环境。2024年,小升初拿出1400个优质学位进行电脑排位。

  注重统筹协调、资源均衡,根据当年确定的招生班数和招生计划,认真研究各起始年级班级任课教师业务水平、管理能力、气质性格、年龄结构等因素,坚持均衡配置、“阳光”分班。区教体局自行设计分班小程序,充分考虑分班男女生比例相对均衡,双胞胎、同名同姓学生等特例,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教师代表、家长代表见证电脑分班,分班过程全程公开、录像存档,分班结果现场签字确认、及时公示,区纪检监委派驻区教体局纪检组分8个小组对热点学校进行监督,真正做到分班在阳光下运行。

  临川区通过划片招生、强弱牵手、优化师资、阳光招生分班等举措,既为群众公平享受优质教育提供了保证,也为广大教师搭建了公平竞争的平台,打造了教育质量的新高地,构筑了安心乐教的强磁场,下活了城乡一体化整盘棋,开辟了全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境界。

  吴早龙 李 俊 文/图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
~~~
~~~中共江西省委主管主办 2024·10 (总第238期) 邮发代号:44-279
~~~
~~~——解码临川区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天下
   第04版:要闻
   第05版:视线
   第06版:政文
   第07版:经济
   第08版:金融
   第09版:民生
   第10版:健康
   第11版:综合
   第12版:资讯
“光影八一”灯光秀再度火爆的启示
会昌农歌会 百姓是主角
当代江西目录
图片新闻
“小切口”破解“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