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江西南大门、赣州市域副中心、“融湾”桥头堡,龙南正以开放与改革为双驱,推动着这片土地不断向前。该市坚定不移地走扩大开放之路,致力于建设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先行区,在以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阔步前行。
开放,在龙南得到生动的诠释和实践。2023年,主要经济指标稳居赣州市第一方阵,开放型经济亮点频现——生产总值突破200亿元,利用省外项目资金111.43亿元,利用外资3541万美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收441亿元,外贸出口85.51亿元。龙南成为全省唯一一个连续13届荣获全省开放型经济综合奖的县(市、区)。
精心布局设计,主动开放前行。龙南坐拥国家级开发区经济发展热土,优化制度设计蓝图,实现“区市一体、共存共荣”深度融合,通过深入推进“区政合一”管理体制,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强化经济管理服务职能。在龙南,一个权责清晰、规范高效的现代开发区管理制度正在加速形成。而“三五八”工作机制、末位淘汰机制的引入,更是激发了经开区上下的创新活力和内生动力,唱响经开区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产业发展主旋律。在全国230家国家级经开区中,龙南经开区的综合排名已跃居第120位,刷新了历史最好成绩。
作为赣粤边区域产业合作示范区的建设核心,龙南充分利用政策的叠加优势和区位的独特优势,深度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链供应链。与深圳市光明区的对口合作,与“三南两平”的合作共建,开创了“湾区+老区”合作发展的新局面,让龙南的开放之路越走越宽广。上市公司嘉元科技在龙南成功落户,不仅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还带动当地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擦亮“龙易办”品牌,服务靠前尽心。日前,龙南经开区行政审批局梳理57个服务事项,通过整合服务事项、打造“龙南经开区企业之家”、创新推动扩展服务建设等措施,为企业提供更加全面、高效的服务。一直以来,龙南积极探索制度型开放,深化“七个一”安商服务,不断优化升级营商环境,严格落实“企业安静生产期”制度,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发展。与广州市番禺区、深圳市光明区等地签订“跨省通办”协议,实现182个高频事项的“跨省通办、一次办成”,127项深圳事项在龙南24小时自助可办,极大地方便企业办事。
项目支撑发展,产业集成奋进。龙南精准招引,重塑招引体系,主动适应新形势新变化新要求,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积极承接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地产业梯度转移,精准招引方向,聚焦龙南市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6312”行动计划,持续推进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加速产业集群链式发展。创新招引模式,资本招商、以商招商、全民招商等多种招商模式齐头并进,让龙南的招商引资之路越走越宽广。今年以来,龙南已签约招商引资项目63个,签约资金超227亿元。同时,深入挖掘园区落户企业潜力,鼓励支持“二次创业”、催生“二期现象”,存量带增量,携手创辉煌。
平台升级服务,效能深化不停。通过启动实施多个园区基础设施项目、规范化管理省级化工集中区、高标准运营多个服务中心和数据中心等措施,龙南不断提升园区承载能力,新拓展园区面积4500余亩。此外,龙南大胆创新探索、复制推广自贸区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创新跨境电商“前店后仓+快速物流”模式,率先开通跨境电商全业态模式,实现家门口“买全球、卖全球”,推动做大做强铁海联运,有序推进龙南铁路货场改造,助力老区打造外贸新业态、消费新场景。1至10月,龙南外贸进出口总额达65.5亿元。
要素优化配置,市场化率提升。通过坚持“亩均论英雄”、深入推进“腾笼换鸟”改革、发挥各级基金作用等措施,龙南为实体经济注入更多金融“活水”。注重发挥各级基金作用,建立“引进团队—国资引领—项目落地—股权退出—循环发展”资本招商全链条闭环,在引进落户道氏技术、天奇股份、嘉元科技等上市公司、头部企业基础上,又成功对接中信建投资本引进投资12亿元康维健生物科技项目。此外,龙南提升功能设施水平,一体推进赣州市域六个副中心建设,为企业定向培养高素质人才和技术产业工人,让员工享受到更加优质便捷的教育资源、医疗服务。
据统计,1至10月,龙南实际利用省外2000万元以上项目资金106亿元,同比增长21.52%,实际利用外资426万美元。
过去因开放而兴,未来也必将因开放而强。龙南正以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地实施扩大开放战略,书写内陆开放型经济的新篇章。
(李林烜 叶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