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坚持问题导向 练好“绣花功夫”

聚焦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综合治理工作成效(二)

  环境卫生如何保持,占道经营如何避免,共享单车如何规范停放,交通疏导如何科学安排?

  以上问题,是大多数热门景区、商圈会遇到的棘手问题,南昌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同样如此。近年来,全国旅游业升温,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的游客量节节攀高,影响游客体验感的问题也逐步显现。今年,南昌市西湖区升级建成“党群服务365·治汇西湖”数字指挥平台,深挖“数据富矿”,有效整合12345、12315、12333三条主热线,以及问政江西、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等渠道的民生大数据,通过对街区投诉问题工单进行分析,发现群众投诉方向也是以上问题。

  对此,西湖区坚持问题导向,练好城市治理“绣花功夫”,在今年启动的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综合治理中,切实提升街区环境秩序,有效解决垃圾堆积、乱摆乱停、占道经营等问题,营造整洁美观、规范有序的街区环境。

  精细作业美环境

  每晚10时,当游客渐渐散去,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及周边全域“梳妆打扮”才刚刚开始。洒水车在前冲洗、洗扫车在后湿扫,对路面进行无死角清洗。垃圾清运车则逐户上门收集人流密集区域的垃圾,以保证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此外,在早、中、晚高峰时间段,小型高压冲洗车和环卫工人也会进行“人机协同作战”,定时清洗油污路段。

  针对街区周边易积水的问题,西湖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加大对街区周边的珠宝街、带子街、棉花街、船山路等相关道路的清掏养护力度,今年累计清掏检查井356座、雨水箅子932个,安装雨水箅子托盘145个,疏通雨水箅子43处。

  西湖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党组成员万游闵介绍,今年国庆期间,该局日均出动保洁人员1000余名、各类环卫作业车辆800余辆,转运生活垃圾500余吨。同时,针对街区周边,冲洗道路油污及灰尘污染150余处,冲洗果壳箱、垃圾桶1万余个,给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提供了一个干净整洁的旅游环境,赢得了一致好评。

  坚守一线护秩序

  如今,走进与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毗邻的带子街上,道路清爽整洁,昔日沿街占道摊点乱象已消失,城管执法人员坚持上户宣传规范经营相关工作。“以前水煮等流动摊点摆起‘一字长蛇阵’,有200米长,与沿街店铺同质化竞争,现在占道摊点乱象不存在了,直接为游客消费体验‘上分’。”市民刘敏英夸赞道。

  翠花街与船山路交叉口,车水马龙,店面商品统一摆放在店檐下盲道以内。城管执法队员在街边站岗,一旦有出店经营现象发生,立即上前劝阻。“这里出店经营现象屡禁不止,店家为招揽生意把摊子摆出店檐3米长,有的直接摆到街中心。现在城管执法人员长期驻守在路口执法,终于改变了乱象,道路整洁有序,大家逛街购物心情更舒畅。”市民王青琴说。

  网红街区游客“高流量”带来的整治难题,倒逼西湖区以机构改革为突破口,通过“瘦身+健身”方式整合辖区城管执法部门编制,为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新增一支26人(包括正式员工4人、协管员22人)的城管执法中队,每天早8时至晚11时,坚守岗位一线。同时,广润门街道纪工委通过明察暗访的方式,对执法过程进行监督,确保执法人员文明执法、公正执法,杜绝粗暴执法和不作为现象,为市容环境整治增添纪律保障。今年10月以来,该执法中队共整治出店经营1400余处、流动摊点800余处,“守”出了街区市容环境的规范有序。  

  主动引导除顽疾

  傍晚时分,在直冲巷停车场,市民李华把电动自行车停放到集中停放点。“过去早晚高峰,电动自行车、共享单车乱停,能堵住大半条路。自从设置了专属停车区,配备了专门的巡查和运维人员,加上市民自觉意识增强,非机动车摆放明显整齐了,大家进出万寿宫方便很多。”

  广润门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副队长胡筱兵介绍:“今年以来,我们将万寿宫及周边区域内主次干道原设置的88处共享电单车泊车站点优化整合成7处,并重新划好站点标线,设置好站点引导告示牌,本月底计划在四处进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的入口安装升降柱,在客流高峰期,视情况对非机动车予以限流管控。”此外,广润门街道纪工委实行常态化监督,定期检查优化措施的落实效果,加强对巡查和运维人员的工作情况督导。由此,非机动车乱停放问题可迎刃而解。 

  科学调度畅交通

  人多、车多,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及其周边遇到了繁荣后的烦扰——交通堵塞。在今年的街区综合治理工作中,西湖交警大队按照区委、区政府的部署,打出了系列疏导组合拳。

  优化警力部署,调整勤务模式。西湖交警大队按照“内控风险、外保畅通”的总体思路,制定了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节假日交通保障工作方案,按照核心区、管控区、分流区科学设置执勤岗位。每个区域明确责任领导和责任民警,按照统一指令开展交通管制、分流疏导,全力做好景区周边交通保障工作。

  强化视频巡查,优化信号配时。西湖交警大队成立信息化警务中心视频专班,依托“桌面+路面”警务模式,每天对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三级管控区进行视频巡查,及时发现、下发、处置交通突发状况,确保街区周边交通秩序畅通有序。同时,专班通过分析、研判街区周边交通流量规律、特点,设置了周末、节假日、强截流等多个信号灯模式,保障街区及周边道路交通畅通。

  打造女子铁骑,服务游客市民。西湖交警大队挑选能力强、服务好、作风优的女警组成女子铁骑队,在周末、节假日人流量大的时段,在街区及周边巡逻、疏导交通、服务游客,给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增添了一抹“荧光绿”。

  一系列微治理举措,让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的人气、商气、烟火气在规范、有序的环境中相辅相成,从高流量迈向高质量。今年国庆假期,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客流量突破157万人次,总销售额达2109万元,而12345平台累计收到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及周边旅游相关投诉工单量同比下降51%。(范志刚)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看吉安低空经济如何迎风高飞
~~~——看寻乌县南桥镇综治中心如何化解基层矛盾纠纷
~~~
~~~聚焦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综合治理工作成效(二)
~~~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视线
   第06版:红谷滩
   第07版:产经
   第08版:省城
   第09版:文化赣鄱
   第10版:品鉴
   第11版:读书
   第12版:资讯
在千米下的“风口”起舞
细处着眼 末端发力
迎峰度冬
坚持问题导向 练好“绣花功夫”
助农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