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歌曲如何更好地赋能文旅宣传

  □ 祝海涛

  文旅歌曲或城市形象歌曲是典型的实用音乐(也称“功能性音乐”),一般以宣传推广某地为直接目的,也有些歌曲虽然不以此为目的,但事实上发挥了相同的功效。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各地都大力加强文旅推介力度,一大批文旅歌曲应运而生,其中既有各级文旅部门主导的创作,也有许多民间自发的创作。从实际效果看,不少作品没有传唱开来,但也有些作品具有较好的影响和传唱,如《永恒的山水》便是一首较为成功的文旅歌曲。

  《永恒的山水》是2024年吉安市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主题歌。歌曲艺术地呈现了承办地永新的文化底蕴、人文生态、自然风光等。副歌部分通过“每一次都有泪光闪烁”“装点了我们的共和国”对主题进行升华,呈现出较强的思想性。作为一首旅游推介歌曲,较好地兼顾了地域元素、艺术水准以及思想高度,在业内收获了较好的口碑。

  纵观当下的文旅歌曲,不论是歌名还是歌词,都呈现出较强的雷同性,如大量运用《我在XX等你来》《XX之歌》《美丽XX》《走进XX》等歌名,缺乏个性与特色;歌词大篇幅描绘当地人文、历史、物产等内容,给人以堆砌之感,极容易让人产生审美疲劳。《永恒的山水》歌词则不落俗套,用灵动的语言营造出诗意的山水画意境。如用青石板留下的“印辙”体现古城曾经的繁华,用“盛唐飘来故乡的歌”指代唐代著名的女歌唱家许和子等等。作者摒弃直白的描述,除主歌中的“禾河”“南门的老街”以及副歌部分的“龙源口”“黄竹岭”“三湾村”之外,便再无地域符号,“秋山”也属于地名,但作者一语双关,用“秋山不语”将其意象化。

  与歌词契合的旋律及演唱对歌曲的传播非常重要,文旅歌曲或城市形象歌曲尤甚,比如歌曲《成都》慵懒的民谣风格就将成都的慢节奏生活非常好地体现出来。《永恒的山水》旋律特点鲜明,呈现出东方韵味,具有江南小调的特点,婉转、流畅,非常契合歌词水墨画般的意境。跟随作品的旋律,我们依稀走进一个依山傍水、祥和安宁的江南小城。歌曲的配器使这一特点更加明显,如前奏及过门部分琵琶的运用,歌曲中拟声词和衬词的运用,都营造了歌曲灵动活泼的氛围,强化了情感与韵律。

  好的歌曲在文旅宣传中可以发挥独特的作用,《太阳岛上》让大家认识了哈尔滨太阳岛,《神奇的九寨》勾起人们无限的向往,《成都》《武汉伢》这几年也产生较明显的影响;抛开争论,《早安隆回》《苹果香》这些歌曲也很好地向外界推介了当地。江西旅游资源丰富,但与一些热门的旅游省份相比,热度还不够,也缺乏具有相当流量的文旅歌曲。江西深厚的红色、绿色、古色文化资源为文旅歌曲创作提供了先天的土壤,创作出具有江西特点、全国影响的优秀文旅歌曲,用音乐赋能江西文化旅游发展,对进一步打响江西文旅品牌有着重要意义。《永恒的山水》作为一首具备一定思想性、艺术性的文旅歌曲,为我们提供了以下创作启示:一是坚持精品思维,跳出同质化创作的窠臼,在创作、制作上精益求精;二是坚持艺术性与传唱性有机融合,作为功能性音乐,文旅歌曲既不能沦为流量的奴隶,也不能一味追求曲高和寡的阳春白雪;三是主动适应传播新业态,精准、高效地推广作品。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
   第04版:天下
   第05版:视线
   第06版:政文
   第07版:经济
   第08版:区域
   第09版:民生
   第10版:文艺评论
   第11版:公益广告
   第12版:资讯
《民族之光》:见历史、见信念、见品格
日常的,崭新的
歌曲如何更好地赋能文旅宣传
王芸的文学创作与非遗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