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副热心肠 巧解“千千结”

  本报全媒体记者 董文涛  实习生 石芬芬

  “刘大爷,多亏你三番五次上门调解,最终敲定一个大家都满意的方案。现在我们这栋楼的卫生间下水管彻底修好了,生活方便了,邻里关系也和谐了。”近日,漏了4年多的下水管修好后,吉安市吉州区北门街道螺湖社区柴油机厂宿舍小区住户老赵欣喜地说。

  居民口中的刘大爷,名叫刘家京。2013年,他退休后定居在北门街道。一次和邻居的闲聊中,刘家京得知自家小区部分公共收益被物业不合理使用,热心肠的他决定要管一管此事。随后的两年时间里,他咨询律师,跑遍相关部门,最终让这笔钱回到业主手中,用来解决小区环境差、监控少、停车位不足等问题。

  赢得群众称赞和信任的刘家京,被推选为北门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不少碰到矛盾纠纷的业主都会找他寻求帮助,而他也用真诚和耐心将矛盾一一化解。2019年,“刘家京调解工作室”正式成立,他比以前更忙了。

  去年,螺湖社区柴油机厂宿舍小区8栋2单元上下5层楼的住户,因铸铁材质的下水管渗漏而产生矛盾,一同找到刘家京调解。

  坐到一张桌子旁,住户们纷纷向刘家京吐苦水:由于下水管渗漏,卫生间散发恶臭,污水滴漏堵不住,墙体受潮发霉,连上厕所都要撑伞……“每一户单独维修成本太大,也难以根治漏水问题,所以越拖越严重。虽然大家有一个共识,都觉得应该要修、早就要修,但讲到怎么修,大家意见就不统一了。”刘家京说。

  “群众利益无小事,找到我就是对我最大的信任。”有多年调解经验的刘家京知道,一套行之有效的施工方案是解决矛盾的关键。

  为此,刘家京到住户家中观察渗漏情况,记录大家的诉求。有的住户经济拮据,怕维修要花很多钱;有的住户把房子租出去了,担心施工会影响房屋出租;还有住户考虑维修时要用卫生间怎么办?施工队由谁来定?这些问题需要一一解决。

  刘家京找来3家装修公司,商量定制化施工方案,并让所有住户投票选择施工方。他还进一步做好沟通协调工作,保障施工不影响住户正常生活。仅用50天时间,施工队就完成了装修,漏水问题顺利解决。看着焕然一新的卫生间,住户们心情舒畅、握手言和。

  这些年,刘家京累计参与矛盾纠纷调解1200余起,调解成功率接近100%。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
   第04版:天下
   第05版:视线
   第06版:政文
   第07版:经济
   第08版:资讯
   第09版:民生
   第10版:法治
   第11版:教育
   第12版:综合
一个山区县城何以聚集30多家上市企业?
一副热心肠 巧解“千千结”
保供“不打烊”
冬韵美
让游客乘兴而来满意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