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场政企共赢的双向奔赴

——萍乡市定增招商探究
  江西国光科技产业园奠基仪式

  外出招商考察

  江西国光科技产业园效果图

  海目星激光科技集团

  佳禾智能作业场景 梁 欣摄

  上栗县赣湘合作产业园 奉启军摄

  钟进文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

  当前,招商引资正成为各地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作为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的桥头堡,萍乡市立足当地产业禀赋,跳出传统招商引资的窠臼,勇于在资本市场的深海中搏击风浪,通过定增招商开疆拓土,激活了产业引导基金的一池春水,让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相融相合步入新境界。

  不久前,一则喜讯在萍乡国资系统传开:该市产业引导基金成功退出对上市企业国光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的2亿元定增投资,取得国有资本投资收益约1.226亿元,年化投资收益率约67%,并落地4个产业项目,实现投资收益和产业落地双丰收。

  这表明,萍乡市积极适应招商引资新形势、新政策、新要求,通过试水定增招商,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

  这意味着,萍乡的可贵探索极具示范意义。

  不破不立

  定增招商的生成逻辑

  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

  对于萍乡而言,打造转型升级标杆城市一直是该市上下久久为功的终极目标。在这一主旋律中,萍乡各级同心同向,协奏发展之音。

  从工业立市,到工业强市,曾以传统产业“五朵金花”傲立于省的萍乡,在发展工业上立下“不破楼兰终不还”之志。为此,该市在财力有限的情形下,仍大手笔设立了100亿元规模的产业引导基金,作为撬动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杠杆,其中“引导”二字,足见当地决策者“热辣滚烫”的雄心。

  无疑,海量的产业引导基金是个“蓄水池”,但如果蓄而不放,是个问题;更大的问题是——往哪里放,才能实现利益最大化?

  在萍乡市国有资本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财务总监彭芳华看来,当前产业引导基金存在的普遍现象就是不敢投、不想投、不会投。基于上述原因,不少地方的产业引导基金基本“躺”在账户中,鲜有作为,远没有发挥杠杆作用。“用活、用好产业引导基金,绝对是一门技术活。”彭芳华感慨不已。

  如何唤醒这些“酣睡”的资金?

  近年来,基金招商作为一种创新且高效的招商引资模式,已成为地方招商引资的重要抓手。客观而言,萍乡市无论从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经济等因素来看,都缺乏一定的招商吸引力,这正是当地亟待破局的一道坎。

  一方面,“蓄水池”需要出口,另一方面,招商需要出路。三年前,萍乡市主动应变、顺势而为,以前瞻的全局视野,坚持同题共答,巧妙运用时间换空间的理念,借助专业操盘手,别开生面地推出了“组建定增基金+参与上市定增+招引企业落户”的定增招商模式,将产业引导基金适时、适当、适量注入资本市场。

  “这个模式,统筹好了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的关系,有助于全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萍乡市国资系统相关负责人表示,思路决定出路。作出定增招商的决策,对全市各级领导干部的金融素养和市场理念极具考验,“大家既要有一双慧眼,又要有一副铁肩,二者缺一不可。”

  不破不立。在高位推动下,萍乡市的产业引导基金通过定增招商这一全新赛道,流入浩浩荡荡的二级市场,并初试啼声一鸣惊人。截至目前,萍乡市国资委共批复监管企业设立了三只定增基金,基金总规模达15.5亿元。

  收放自如

  定增招商的运行机制

  提纲而众目张,振领而群毛理。

  定增招商决策的落地,为萍乡市一度步履蹒跚的招商引资工作打开了一扇天窗。“大家都有眼前一亮的感觉。”萍乡市国有资本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贺正华说。

  决策落地,不等于决策落实。对于一个陌生领域、全新赛道,萍乡市不敢懈怠,特别是国资系统“三军用命”,争做“懂基金、懂投资、懂产业”的员工,以专业人才、专业能力、专业眼光、专业水平,全方位为定增招商保驾护航,当好国资的“守门员”。

  有一次,萍乡市某地拟引进一家具有相当实力的电子信息企业,在尽调过程中,国投招商小分队发现:这家企业股权结构存在瑕疵,且生产随季节波动较大。尽管该企业“落花有意”,但国投集团综合招商专业的意见审慎考量后,仍然将其PASS掉了。

  还有一次,萍乡某地在外地招商时,对一家处于起步阶段的高新技术企业颇为不屑,认为招引价值不大。但国投招商小分队再三尽调之后,对其发展潜质十分看好,建议可投。不久,该项目最终落户萍乡,且在多方合力之下实现了产销两旺。

  术业有专攻。“我们打出了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放大国有资本杠杆效应、发挥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等一整套‘组合拳’,做到了精准识别投得准、精心设计防得住、精密研判退得出。”贺正华介绍。

  精准识别投得准。在萍乡国资系统人士看来,定增招商的项目不能捡在篮子里的都是菜,必须优选项目、选优项目。为此,该市坚持“产业强相关、资源强匹配、生产强负荷、扩产强意愿、资金强支撑”的“五强”标准,面向上海、深圳等地,精准分析主导产业发展趋势、布局特点、上下游关联,精准定位招商区域,精准对接客商需求,通过织密“朋友圈”、建立“项目库”,紧抓中央企业、紧盯上市企业、紧靠头部企业,做到有的放矢。

  在此基础上,萍乡市结合基金管理人等筛选引荐和资本市场信息披露分析,组织开展“上市企业萍乡行”活动,把握参与定增的契机,以平均每月考察2家上市公司的频率,精准对接“有资金需求+有产业项目落地需求”的企业,从中选择优质项目持续跟进。截至目前,该市已考察企业737家、甄选签约落户符合全市产业发展规划的优质项目58个,最终选择定增佳禾智能、国光电器、海目星等3家上市企业。

  精心设计防得住。定增招商用的是国有资本,绝不能嫩竹扁担挑瓦罐。如何防范投资风险,避免国有资产流失,责任重大。在这种共识下,萍乡市强化底线思维,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决策机制,最大限度降低定增招商风险。

  萍乡市在强化合作组建基金中社会资本出资不少于20%的刚性约束之外,还坚持按照“专业推荐、初步尽调、专业尽调、专家评审、周密谈判”五步法,全流程对招商项目严格落实招商队伍、基金公司、项目投资决策人三层尽调,并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行业协会等专业机构、专业人员,对拟投项目所处行业、市场价值、经营情况等方面进行专业评审,全方位研判拟投项目在市场、管理、法律、技术、财务等方面风险。

  据了解,萍乡市已与高瓴资本、毅达资本、长城证券等279家基金公司、证券公司、投行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与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太平洋研究院等四家研究院达成战略合作,汇聚专业机构力量,借脑引智化为己用。

  精密研判退得出。注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是国有资本投资期望中的题中应有之义。萍乡市国资系统的多名负责人一致认为,定增招商不能竹篮打水一场空,而是要进退有据,既要进得其所,更要退得其所。

  对此,彭芳华深有体会。“敢投、会投,考验决策者的心智与胆量。同样,敢退、会退,同样考验决策者的能力与魄力。”他一语中的。

  算好投入产出账,确保国有资本安全退出、保值增值,是萍乡市定增招商的撒手锏。该市在投资协议中明确返投项目的比例、企业业绩承诺和上市期限以及定增投资价格折扣率、退出期限、退出方式等,确保在一级市场基于产业投、在二级市场灵活高效退。

  报告显示,当下萍乡市定增招商的三家上市企业中,佳禾智能项目在投资8个月后安全退出,年化投资收益率约27%。

  收放自如,别有洞天。在现今经济形势下,这样的投资收益率,足够惊艳,令人惊喜。

  美美与共

  定增招商的和合之道

  见本而知末,执一而应万。

  经过近三年的运行,萍乡市定增招商模式行稳致远,已然达到“既要项目、又要收益”的理想预期。

  ——上市企业得发展。去年12月19日,笔者走进位于上栗县赣湘合作产业园的佳禾智能生产基地,但见偌大的厂区停车场内,各种小汽车和摩托车停得满满当当;车间工作台上,员工一字排开,正在组装耳机配件,一派火热的生产场景。这家电声领域的头部企业,在该县已投资超30亿元,其中市、县两级定增投资5600万元。自2021年建成投产至今,佳禾智能三年累计产值55.65亿元,拉动全县工业总产值增长5个百分点以上,提供就业岗位4000余个,人均月工资近5000元,有望打造成国内一流的智能电声产业集群。

  “萍乡市、县两级领导干部非常懂经济、懂市场,这是我们到此投资落户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企业现在良好的发展态势证明,我们的选择是对的。”佳禾智能总监王军华由衷地说。

  ——国有资本得效益。如果把国有资本比作新郎,上市企业比作新娘,那么,定增招商恰似一桩门当户对的完美联姻。在企业活力迸发的同时,国有资本同样一荣俱荣,在法定“蜜月期”内,尽管投资周期短,但投资风险收益比高。已正式签约的海目星激光智能装备制造项目,将投资20亿元在安源区落户,项目建成后预计4年内累计实现产值约39亿元。去年8月,萍乡市国有资本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对该企业定增投资1.5亿元,目前已浮盈8000余万元,今年3月解禁期过后即可择机退出。

  ——营商环境得优化。萍乡国资系统人士表示,上市企业其实“不差钱”,也有不少地方在抛橄榄枝。萍乡市之所以能够与这三家上市公司喜结良缘,归根结底还是双方情投意合,特别是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王军华介绍,佳禾智能在落户上栗之前,曾与当地县委主要领导提出对赌条件,“如果一个月之内能招到3000名熟练工人,就到你这里来投资。”这个“苛刻”条件,曾难倒了省内外多个竞争对手。但上栗县党政主要负责人立下军令状,“绝对完成!”果不其然,一个月之内,当地足足招了3500人。

  “这是干事的人。”佳禾智能的决策层为之叹服,一致拍板,“到上栗去!”

  倒逼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是萍乡定增招商的“意料之中”。笔者了解到,对于有合作意向的上市企业,该市实行“一个项目、一个专班、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四个一”和“日报告、周调度、月小结”跟踪服务机制,加强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提前做好土地、资金、规划、用工、基建等要素保障,高效联动推进项目早落地、早投产、早达效。

  数据显示,随着佳禾智能、国光电器、海目星三家上市企业项目“择木而栖”,该市通过国有资本投资5.5亿元,撬动项目落地总投资近82亿元。在各美其美的过程中,国有资本与上市企业美美与共,一幅和合共生的美妙画卷正徐徐展开。

  这是政企共赢的双向奔赴,更是“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的生动印证。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由萍乡市国有资本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提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萍乡市定增招商探究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省两会特别报道
   第04版: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
   第05版: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
   第06版: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
   第07版:国内
   第08版:专题
   第09版:文化赣鄱
   第10版: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
   第13版: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
   第14版:天下
   第15版:综合
   第16版:民生
一场政企共赢的双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