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茶花开红艳艳

——武宁县西海采茶剧团开展惠民文化活动

  钟华亮 洪永林 黄嫘禹

  “走,一起赶戏去。”春节前夕,位于武宁县的万福广场上人头攒动,人们扶老携幼从四面八方赶来,接连三天,武宁县西海采茶剧团给当地群众带来了“品味茶戏神韵 传承文化精髓”五场戏剧文化大餐。当地群众高兴地说:“好听、过瘾,比过年还热闹。”一个小小的民间剧团就像一朵美丽的山茶花,花香四溢,飘散在武宁县的大街小巷、田间地头,把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送到百姓家门口。

  弘扬传统戏剧文化

  近日,笔者走进武宁县文化馆二楼排练厅看到,该县国家二级演员、群众文化辅导员熊金莲正在和西海采茶剧团的演员们一起排练采茶戏,个个唱得浑身是劲。

  武宁采茶戏源远流长,早在300多年前,在盛产茶叶的武宁县,人们在种茶、采茶、制茶、品茶的过程中,喜欢哼唱地方民间小调,逐步形成一种“采茶调”。经过多年的流传,武宁县出现了一大批优秀茶戏老艺人,创作了许多经典古装剧目和地方小戏,武宁采茶戏被列入江西省四大采茶戏之一,并被确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更好地传承和弘扬采茶戏,30多名“老中青”戏迷经常聚在一起唱戏、排戏,前几年,在县文化馆的倡导下,成立了武宁县西海采茶剧团。从小就跟着老人登台唱戏的刘铁梅等演员说:“武宁的老百姓太喜欢听采茶戏了,虽然剧团刚成立时缺钱少物,但大家东拼西凑自掏腰包也很高兴。”

  送戏下乡惠民生

  近年来,武宁县西海采茶剧团把根扎进群众中,把舞台搭在乡村里,把演出送到百姓家门口。

  每逢节假日尤其是春节前后,正是群众最需要精神文化食粮的时候,别人忙着张罗回家过年,而西海采茶剧团的演员们则天天忙着进乡村送戏,在武宁县官莲乡、石渡乡等偏远乡镇、山村,经常能看到西海剧团为群众演出的身影。《罗帕记》《梅香》等武宁县采茶戏传统剧目一上演,就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村民们看后直呼过瘾,有时候下午演完了一场,晚上还应村民要求,留下来继续加演《夫妻观灯》《打底劝夫》等精彩小戏,极大丰富了乡村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据悉,近年来,该剧团平均开展送戏下乡活动百余场次。安徽省安庆市黄梅戏著名导演王世辉和九江市采茶戏作曲家王庆华两位老艺术家不顾年事已高,经常来指导排练新戏。他们说:“艺术为人民服务,只要群众需要,我们就要不断创作,把更多大家喜欢的优秀采茶戏节目送到千家万户。”

  走向更高更大舞台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去年10月,武宁县西海采茶剧团复排的传统小戏《卖杂货》在“茶香中国”第三届全国采茶戏演出上精彩亮相,极具地方剧种特色的武宁采茶戏令现场观众赞不绝口。

  近年来,该剧团已排练5部传统古装大戏,编排了10部地方小戏,打鼓歌3首。武宁县文广旅局原文化股股长、采茶戏演员黄春霞说:“西海剧团演员们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令人感动,采茶戏来源于人民群众,根植于人民,我们将全力把采茶戏这块文化艺术瑰宝传承好、发展好,让武宁采茶戏走向更大舞台。”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省两会特别报道
   第04版: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
   第05版: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
   第06版: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
   第07版:国内
   第08版:专题
   第09版:文化赣鄱
   第10版: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
   第13版: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
   第14版:天下
   第15版:综合
   第16版:民生
山茶花开红艳艳
今年新增开工改造老旧小区716个
采摘乐
我省将首次开展科学传播专业人员职称评审工作
“你们个个都是热心人!”
“洪运通”执法APP上线
当代江西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