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全媒体记者 陈 旻
新春瓷都,创意市集人头攒动,大红灯笼与陶瓷文创交相辉映,浓厚的文化底蕴与喜庆的节日氛围交织在一起,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打卡。
2月7日,正月初十,在颇受“景漂”们喜爱的墨白咖啡馆,岩彩青年创作者洛北和朋友们举办了一场免费的岩彩讲座。馆内弥漫着浓郁的咖啡香气,游客们好奇地提问,创作者们快乐地分享着。
“岩彩既是一种颜料,也是一个画种。把没有辐射的各色矿石提纯研磨成粉后制成的矿物颜料,称为岩彩,是一项非遗技艺;用矿物颜料绘制的作品,则称为岩彩画。当然还要配合一系列组合技法来呈现,比如叠色、沥粉、雕刻、打磨、贴箔、烧箔 等。”洛北告诉记者,这是她今年第二次开展岩彩科普小课堂活动。春节前夕,她应邀到景德镇北站候车室博物馆展出其创作的岩彩画和陶瓷作品,为南来北往的旅客讲述她的创作故事。
如今,“景漂”正成为一种新时尚,洛北就是一名“景漂”。2016年,洛北来到景德镇陶瓷大学求学,刚踏入这座城市,看着户外瓷文化元素的广告牌,洛北感觉梦想正在向自己招手。在学习陶瓷艺术设计期间,洛北对岩彩绘画萌生了极大的兴趣,她喜爱这种色彩斑斓、华丽精美的艺术风格,在学习传统陶瓷艺术之余,她自费出国学习岩彩绘画,并致力于创作传统陶艺与岩彩融合的绘画作品。
对于洛北而言,景德镇拥有友好的创业环境、成熟的陶瓷产业链,还有志同道合的“景漂”朋友,这让她坚定了留在景德镇创业发展的决心。
就在洛北开工作室、创办画廊之时,她发现身边的“景漂”朋友圈越来越大。近些年来,景德镇经历了从“陶瓷工业重镇”到“文化创意之都”的转型,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扎根于此,现有“景漂”人数超6万人,他们大多数从事与陶瓷创意设计、研发创新、生产销售相关的工作。共青团江西省委、共青团景德镇市委努力搭建平台,全力服务“景漂”青年,以“景漂”青年创新创业需求为导向,积极推动落实惠青政策,连续三年举办国际青年陶瓷文化艺术节,召开青年发展联席会议,搭建陶溪川、三宝国际瓷谷、“八大美院”基地等创新创业空间,出台促进“景漂”创新创业“20条”,让“景漂”青年艺术创作者在瓷都有了归属感。
岩彩讲座结束后,洛北和“景漂”朋友聊起创业故事,虽然室外接近零摄氏度,但他们聊得火热。洛北说,虽然每个“景漂”都有各自的酸甜苦辣,但成为“景漂”他们很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