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风换旧俗

——乐安县移风易俗工作纪实

  本报全媒体记者 徐立鸣

  干净整洁的乡村街道,替代了曾经“不修边幅”的乡村面貌;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替代了以前打牌赌博的农闲消遣……近年来,乐安县不断深化文明村镇创建,运用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村规民约等持续深入推动移风易俗工作,引领群众移除陋俗去,易得新风来。

  “六十内,不办席,温馨蛋糕表心意;接新娘,不排场,婚车六辆多顺畅……”2月13日,伴随着有节奏的快板打击,一段弘扬文明新风的歌声,在乐安县罗陂乡罗陂村的小广场上空回荡。

  “这是乡里创作的《移风易俗歌》,是我们经常练习的曲子。”罗陂村文艺队队员万春花告诉记者。过去,搓麻将、打扑克等是当地农村留守妇女的“心头好”;如今,随着各村文艺队的相继成立,乐器演奏、小品演绎等文艺活动,成了她们的“新时髦”。

  新风如何换旧俗?2015年9月以来,为改变村民“赶场”打牌的情况,种下文明新风的种子,乐安县罗陂乡中心小学教师王明芳利用课余时间,指导水溪村村民王香花等多名留守妇女学习演奏葫芦丝、笛子、二胡等乐器,并带领她们练习唱歌和跳舞。

  2017年,罗陂乡第一支文艺志愿服务队——水溪村民乐队成立。如今,罗陂乡文艺志愿服务队已发展至7支,骨干成员近百人。

  近年来,7支队伍结合送文化下乡、送戏下乡等活动,将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等融入歌舞、小品、情景剧等文艺节目中,感染和影响了众多村民。“现在,我们的表演不仅县里、乡里人喜欢,就连邻县——永丰县的藤田镇等乡镇也经常邀请我们前去表演。”王香花自豪地说。

  初春时节,走进乐安县增田镇西边村,只觉景致宜人、朝气蓬勃。该村房前屋后,一个个“一米菜园”内,白菜、萝卜、豌豆等迸发着勃勃生机。“这是我们开展‘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结出的硕果。”西边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文明实践员邓美兰介绍。

  近年来,增田镇以“星级文明户”评选为抓手,在西边村试点爱心超市积分兑换制度,村民通过参与环境整治、红白事简办、公益活动等获得积分,兑换爱心超市中的生活物品。“积分制”让“星级文明户”创建工作可量化、有抓手,通过将积分结果与评先评优、信用体系、公益性岗位竞聘等挂钩,实现了在各领域的广泛运用。目前,爱心超市积分兑换制度已推广至增田镇的西边村、东湖村、王沙村等三个行政村。

  2024年,乐安县共评选表彰星级文明户2532户。通过“星级文明户”创建的引导,越来越多群众主动参与到和美乡村建设当中。

  乐安各地推进移风易俗的做法可谓不胜枚举。在龚坊镇同富村,可以感受到的是,不仅风气正,而且产业旺。“过去,村民办酒席时,20多桌是标配;如今,5桌以下是风尚。”同富村党支部书记黄浪祥表示,村民把办酒席的钱用来发展产业,都尝到了甜头。近年来,该村种养产业发展迅猛,种植瓜蒌240亩、生态水稻2000多亩,养殖肉鸽3000余羽,以产业振兴推动了乡村振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天下
   第04版:特别报道
新学期,新起点,再出发
新风换旧俗
春耕备耕
为师生营造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
领导干部任前公示
来时冰雪去时春
民革“地域+领域”组团式帮扶暨东中西部共富工作交流会举行
元宵节后铁路客流再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