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九江讯 (全媒体记者唐文曦)“去年以来,九江市扎实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2043家企业完成入企诊断,1425家企业启动数字化改造。”2月18日,九江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该市企业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普及率、企业工业设备上云率等五项关键指标均实现较大提升,数字化水平持续提高。
在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九江市狠抓试点示范和标杆打造,坚持面、线、点一体化推进策略,成功获评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北斗应用试点城市、产融合作试点城市等,纺织服装、有机硅“产业大脑”也成功入围省级“产业大脑”。九江经开区、永修县、修水县等县(开发区)获批省级产业集群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获批试点数量稳居全省第一,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瑞易德新材料入选国家级“数字领航”企业实践案例,九江石化、巨石玻纤等企业获评国家级卓越智能工厂,还有多家企业获评国家级5G工厂和省级“数字领航”企业。
创新服务机制促企业数字化转型。九江市采取“行业服务商+综合服务商+场景服务商”的合作服务模式,为数字化转型目标提升至L6级以上的企业提供定制化服务,有效避免市场恶意竞价和层层转包现象,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效率。在创新集采数字化转型机制方面,探索集中谈判、带量采购数字产品的模式,降低企业改造成本,实现政策直达企业,促进了数字化转型的普及和深化。同时,创新资金拨付机制,采取“先预拨、后清算”,以及每月滚动拨付的资金奖补方式,预付资金7000万元,极大地激发了企业和服务商的积极性。此外,该市与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合作,共同推进数字人才培训基地和数字技术工程师评价中心建设,为培养高素质数字人才提供有力支持。目前,全市已培训数字专员405名,并正在构建企业数字专员库,帮助企业提升数字化管理水平。
九江市积极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数字化转型模式,通过实行运营商包挂县(市、区)数字化转型试点,推动不同区域探索适合自身特点的转型模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数字化转型路子。该市还着力用好场景资源,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与软件业、智能装备产业协同发展,形成“场景引企业、应用育产业”的特色模式,促进数字化转型与产业升级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