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宜春,富硒产业已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活力。2024年,宜春市凭借“一核引领、两翼齐飞、三带驱动、多区协同”的总体布局,在富硒产业领域斩获颇丰,产业综合产值突破750亿元,获评“全国富硒产业发展优势区”称号,为全国富硒产业发展提供了有益经验。
夯实根基 标准领航
在富硒产业基础建设方面全力以赴,从源头筑牢产业发展的根基。通过精心规划与大力投入,宜春成功建成400万亩富硒农产品基地,宛如一幅广袤的绿色画卷铺展在宜春大地上。在这片土地上,344个示范基地星罗棋布,15个核心基地成为产业发展的中流砥柱,3个加工基地紧密衔接生产与市场,形成了规模化、标准化的产业基地网络,为富硒产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宜春积极投身富硒产业标准建设。牵头制定《稻米富硒阻镉伴生有效控制技术规程》团体标准,参与制定《土壤硒含量等级》国家标准以及《富硒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富硒水稻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技术规程》团体标准。截至目前,已参与制定富硒国家、行业标准4项,制定硒地方标准9项、团体标准16项,标准体系不断完善。
培优主体 科技强链
为了增强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宜春大力培育富硒经营主体。目前,全市已拥有560家各类富硒企业,认定宜春市富硒产业市级龙头企业95家,其中有7家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宜春持续推进“两证一码”(富硒农产品认证、承诺达标合格证、原产地追溯码)制度,累计认证富硒产品677个,开具承诺达标合格证478万张。“生态硒米”等6个产品荣获2024年度“江西好粮油”称号,“上高鸡蛋”等9个产品新增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总数达17个,产品品质得到广泛认可。科技创新是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宜春积极建设科研平台,获批江西省含硒食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宜春),申请并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富硒阻隔相关实用新型专利10项,获批建设14家国家级科技小院、14家省级科技小院等科研平台,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品牌拓市 载誉前行
在拓展市场与提升影响力方面,宜春富硒产业全面发力,多点开花。品牌建设成效显著,积极推进“宜春宜品”集体商标注册,认定30个富硒农产品品牌纳入“宜春宜品”名单,加快构建“1+N”品牌体系,让宜春富硒产品在市场上更具辨识度和竞争力。市场拓展成果丰硕,袁州硒橙成功出口迪拜,为农产品出海开辟了新路径,同时借助各类线上线下平台打通国内市场,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28.85亿元,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富硒产品屡获殊荣。“丰城富硒大米”等4个区域品牌入选世界稻米地理标志品牌百强榜,“宜春大米”等4个品牌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24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名单,“靖安白茶”等3个品牌入选2024年江西农产品“二十大区域公用品牌”,14家企业产品荣获第七届富硒农业发展大会“富硒好产品”称号,这些荣誉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未来,宜春将继续深化富硒产业创新发展,进一步挖掘富硒资源价值,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提升产业综合实力,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作出更大贡献,在富硒产业发展的征程中续写辉煌篇章。(刘 瑛 王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