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芒元 游岚 本报记者 钟瑜
朔风凛冽,天刚蒙蒙亮,上高县翰堂镇中楼村第一书记王道玖像往常一样,来到村里的蔬菜种植基地察看,开始了忙碌的一天……
这个面积达10亩的蔬菜种植基地,是中楼村今年开辟出的电商扶贫菜园,贫困户自愿认领种植蔬菜瓜果,所得收益归贫困户所有。
中楼村位于翰堂镇西南,户籍人口1787人,建档立卡贫困户24户73人,村民以农产品种养和外出务工为主要收入来源。由于缺乏产业支撑,村集体经济收入几乎为零,是翰堂的一个经济薄弱村。
2019年2月,宜春市烟草专卖局干部王道玖到中楼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为了推进产业扶贫,壮大村集体经济,王道玖和村干部一起走村入户,虚心听取群众意见,外出学习参观考察,确立了发展特色农业和休闲观光旅游产业的思路。
中楼村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特别适合水生和喜湿的农作物生长。通过前期考察,该村发展起了稻蛙共养、白莲和百香果种植产业。同时,采取入股、务工、资产受益等与产业进行利益联结,引导贫困群众依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当年,三个产业基地都喜获丰收,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0万元,贫困户户均增收3000余元。
“感谢党和政府,我入股白莲基地后,不但还清贷款,还有纯收益3万余元……”在2020年12月召开的贫困户“对党说句心里话”座谈会上,46岁的贫困人员左仁和感激地说。
有了前期打下的产业基础,2020年初,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经过多方谋划,增加种养产业项目,扩大种养规模,走出了一条以“1369+N”为产业发展模式的乡村振兴之路。为本村各类农产品注册了1个“富楼牌”品牌商标;开通了《上高县扶贫产品目录》消费扶贫平台、市烟草系统消费扶贫平台、订单销售平台等三条销售途径;建设了花生、竹荪、白莲等6个产业基地;产出莲子、鲈鱼、花生油等9种扶贫产品;对贫困户自产的梅干菜、小山笋、咸鸭蛋等“N”种土特农副产品,统一品牌进行销售,赋予农产品更多的附加值。
“2020年,我们村各个产业收益都不错,村集体经济收入可达100万元以上,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万余元……”村党支部书记左象英高兴地说。
如今的中楼村,村容整洁、产业兴旺、百姓富足,俨然一幅富饶祥和的乡村振兴秀美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