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春根 陈洪章
省委十四届十二次全会把“全面推进健康江西建设”作为“十四五”时期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任务,并提出“加快建设国家绿色有机农产品、数字经济、有色金属、航空等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中医药、文化和旅游等产业重要基地”。当前,要牢牢把握中医药改革发展机遇,聚焦我省中医药优势产业,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发展,加快实现中医药强省目标。同时,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加快推进中医药服务体系和服务能力建设,促进中医药产业与文化传承协调发展。
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原创的医学科学,是中华文明的杰出代表,深刻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世界观、价值观、生命观、健康观和方法论,兼具科学和人文的双重属性。一方面,中医药具有贯通一二三产业、形成全产业链的特性;另一方面,中医药产业体现了中医药文化大医精诚、医乃仁术的职业道德观,体现了以人为本、道法自然的价值观,体现了顺应自然节奏的健康观。促进中医药产业与文化传承协调发展,就是要以中医药产业为基础,以中医药文化传承为主线,充分将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融入中医药产业的发展中,使人民群众在受益于中医药健康服务的同时,受到中医药文化的熏陶,从而增强对中医药的认可和信任度。同时,在推进中医药文化的发掘、保护、展示、利用和传播的过程中,带动民众的消费,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经济发展新业态,促进我国中医药产业健康发展,从而达到中医药产业与文化传承共同发展的目的。
在内容上创新推动中医药产业与文化传承协调发展。中医、中药与中医药文化传承相互依存。中医精通中医药理论与中药特性,辨证施治、遣方用药,在医疗实践中不断发展中医药产业、传承中医药文化。要进一步坚定传承发展中医药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在造福人类健康中塑造中医药文化形象、产业品牌,推动中医药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打造现代中医药产业体系,构建中医药产业与文化传承协调发展模式。
在方法上创新推动中医药产业与文化传承协调发展。以文化为媒、医药为体。运用现代医药学公认的科技术语和各种人体指标来描述、翻译中医药理论,加强中医药国内和国际的推广工作,加速中医药文化交流传播,让国内外民众能够更为准确地了解中医药文化的内涵理论和技术优势。立足资源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道地药材生产为重点,着力拓宽产业领域、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业层次,构建集中医药农业、中医药工业、中医药贸易、中医药健康服务、中医药文化旅游、中医药延伸产业等六位一体的现代中医药产业体系,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渠道上创新推动中医药产业与文化传承协调发展。充分发挥民间团体、社会组织、海外力量的作用,在国内外定期举办各种规模的中医药文化展览、义诊、健康讲座和科普宣教活动,提高民众对我国中医药文化的认同度。通过开展专家讲堂、同行交流、民间探访、中医医院和中药基地参观等活动,提升民众对中医药理论及作用的了解。建立中医药电子监管信息平台,完善患者药品的“生产、流通、销售”全过程追溯机制,确保中医药产品“来源可知、去向可追、质量可控、责任可究”,不断建立健全中医药产业与文化传承信任机制。
(作者分别系江西财经大学副校长、教授,江西财经大学协同创新中心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