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 统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寻找到复兴之路,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成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中流砥柱。著名党史、军史专家刘统的新著《火种:寻找中国复兴之路》近日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摆脱了传统的通史写作框架,以“寻找中国复兴之路”为切入口,书写世界大历史下的中国,表达故事小细节里的党史,开启一段寻根溯源、温故知新之旅。在追求史料翔实、考证文献版本、注重实地考察与口述采访的同时,用平实的语言、生动的细节以点带面地展现20世纪初中国非凡的寻路历程;用有温度、沾泥土、带露珠的故事,讲述党的创业之艰难与革命新航程的来之不易及其伟大成就。全书采用图文结合的编排方式,80余幅珍贵历史图片,真实还原历史场景,再现历史人物的真性情、真面貌,是一部兼具学术严谨性和可读性的通俗化学术专著、大众化党史读物。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和上海解放70周年的双重纪念,我在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战上海》。当时在热销,我也到处宣讲。上海人民出版社王为松社长已经在为2021年的出版谋划布局了,他邀我写一本建党的书。
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历史,已经人所共知,关于共产党早期组织和中共一大的著作已经出了很多,还能写出什么新意呢?在构思选题大纲时,我们共同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产生不是孤立和偶然的,而是历史时代发展的产物。要想写清楚他的诞生,必须将其放到一个更大的历史范围去研究和探讨。
我要把这本书写成一个“寻路”的过程,就写20世纪前30年的中国历史。世纪初的辛丑条约、庚子赔款,把中国拖入了灾难的深渊。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清王朝的腐败,使得中国的仁人志士都要推翻它。于是就有了愤青和刺客,就有了革命党一次次的起义。今天看起来这些行动就像以卵击石,个人能有多大力量,能推翻一个拥有军队的政权吗?但这些革命者真的是一腔热血,明知要牺牲,也义无反顾。他们的牺牲唤起更多人的响应,终于推翻了封建王朝,迎来了共和的民国。
资产阶级革命者的软弱、内耗、涣散和种种缺点,使他们无法组建一个坚强的政党,无力撑起一个共和国,政权又落到军阀手里。幻想破灭后,先进的知识分子去寻找新思想、新主义,于是开始了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唤起了全民的爱国热情,一群革命青年脱颖而出,他们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懂得了联系广大群众,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建立了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的成长,也经历了幼年、青年和壮年。从理论宣传到工人运动,从国共合作到武装斗争,谁都没有经验,挫折和牺牲远多于胜利。在血与火的实践中,共产党人摸索出了革命的方向和道路。毛泽东从井冈山到古田会议的经历,为中国革命寻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
这样写历史,就能使读者感到真实可信,就能让读者感受到历史的发展是一步步来的,不是凭空而降的。探索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是一批又一批的志士仁人前赴后继,历尽艰难完成的。如同一座大厦,是从一砖一瓦铺垫积累而成的。
有了思路和构想,怎么在一本书中体现呢?
第一,历史要写得真实生动,让人读得进去,就是要有故事。历史不是枯燥的教条,而是鲜活的、生动的,是一个个历史人物和事件组成的。要真实地反映历史,首先要注重第一手资料,从历史档案和当事人的记录中去挖掘。近现代史的资料浩如烟海,怎么选择,取决于你的洞察力。研究历史有两种方式:一个是知道了结果后,再去总结提高,上升为理论,我把它称为“事后诸葛亮”;一个是站在历史现场,感同身受地还原当年的场景,我就是要追求这样的效果。应该说,当年的革命党、知识青年都是很单纯的,一腔热血就干起来,谁去考虑那么多的后果呢?如果都是老谋深算,就没有那些英雄烈士的壮举了。
要真实地再现历史,不但要读档案和原始资料,还要实地考察。这些年,历史考察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许多事情不到现场,就没有真实深刻的感受。我到湖南浏阳,从七溪村走到排埠村,感受毛泽东初出茅庐险些送命的惊险;从江西寻乌圳下村走到瑞金大柏地,才能感受什么叫“创业艰难百战多”;在赖坊村协成店毛泽东写《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想想他在这么偏僻的小山村里却在考虑中国革命如何走向胜利的道路,由衷佩服伟人的胸怀。这些感受,都是在书斋里得不到的。
同样读文献和档案,一定要追求原始版本。在历史研究中,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对了解当年的历史非常有价值。我在写井冈山这段时,基本上引用了原版,表现了初期革命探索逐渐成熟的过程。
本书的写作主要依靠历史档案。许多档案整理者的辛勤劳动为我提供了方便。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和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整理出版的建党先驱的文章、日记,以及共产国际档案和租界档案,为我研究建党过程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本书写作中,北京市档案馆又出版了五四时期档案,为我提供了新材料。学无止境,随着历史资料的不断推出,必将促进历史研究向新的高度前进。
第二,历史要写活,就是要把人物写活。20世纪初期的历史之所以生动,就是因为当年的人物极有个性。我一向反对把历史人物人为地拔高,给他们涂上一层层的油彩,把一个活人变成僵化的偶像。真实地再现他们的一举一动,还原他们的真性情、真面貌,是本书追求的效果。任何人物,无论伟大还是反动,都不是单一的;他们的经历和思想都是在不断变化的、是立体的。有正面就有反面,有优点就有缺陷,问题是他们的优点在历史上发挥过先进作用,还是缺点起到过负面作用。蔡元培在许多人笔下就是“民主之神”,我也写了他1927年首倡“清党”。吴炳湘是京师警察总监,职业就是捉革命党,但是他对学生还很客气,对陈独秀也有关照。章太炎是我太老师,虽然未曾谋面,我阅读他的史料时,感受和鲁迅一样,一会“章疯子大发其疯”,一会“章疯子居然不疯”。后来他退出政治,在苏州讲习国学。那时我导师王仲荦是他门下学童,每天听先生讲训诂,章自己讲得昏昏欲睡。听到街上报童喊号外,立刻精神一振,叫学生买报来,一边看新闻一边侃侃而谈时政。原来他内心深处,还没有熄灭革命之火啊!王先生的讲述启发了我,原来这才是真正的历史。
所以,看人看问题能全面,也就多了理解和宽容。有些事情就是突然发生的。历史就是这样,有一是一,有二是二。然而这些个案综合起来,就汇成了波澜壮阔的历史。把这些真实的细节写出来,读者看了才觉得可信。
这本书不仅是献给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革命前辈,而且献给那些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奋斗过、牺牲过的先人。想想他们当年都那么年轻,如果不去当革命党,不去拿起枪杆,也可能是学者,是成功人士。可是他们凭着血气方刚,怀着一种理想和信念,义无反顾地献出了生命。青史留名、永垂不朽,才是他们的人生价值。把他们写下来,是我的责任。原来年轻的时候,感觉到处都是史料,消化不了,爬不出来。现在反而感觉简单了。前人没说清楚的,你把它讲清楚。前人没写准确的,你把它写准确。事情写得越简明越好,文字越平实越好。这样,也许这本书才有保留的价值。
(本文为《火种》一书后记,有删节)
延伸阅读
星星之火必燎原 □ 毛延锋
通读《毛泽东选集》第一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仿佛看到毛泽东在赖坊村一家店铺的阁楼上秉烛夜书,字里行间感受到毛泽东思想的无穷魅力,他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古老话语,准确形容出当时的革命形势,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战略思想,回答了正确指导中国革命战争走什么样的道路、如何建军和怎样作战。
时光如水,岁月如歌。身处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要历史节点,回顾伟大革命的胜利路程,从红军长征到抗日救亡,从解放战争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对腥风血雨和艰难险阻,中国共产党都能够绝境重生,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星星之火必燎原!
难以忘记,长征时期送8个儿子参加红军的钟招子,直到离世都没能等到儿子们的归来;抗战时期拥军模范戎冠秀救助了无数受伤的八路军战士,带领晋察冀边区人民群众掀起拥军爱国的热潮……人民的衷心拥护和坚定支持,为星火燎原之势奠定了厚实基础。也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14亿中国人民才能风雨同舟、安危共担,以磅礴力量开创中国发展新篇章。
星星之火必燎原,震撼人心的是一种精神的坚守。这种精神力量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是“两个敢于”“两个务必”的西柏坡精神,这些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永久教材”,他们在崇高理想信念的感召下,不计得失、不畏艰难,用青春、热血乃至生命书写了一曲曲“革命理想高于天”的英雄凯歌,铸就了中国共产党创造辉煌、成就伟业的基石。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从1921年扬帆起航的红船,到2021年开局起步的“十四五”规划,在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征途上,每一名共产党员都在接力奋斗,争做一团团火热光亮的“星星之火”。让人记忆犹新的,有抗疫一线的“逆行者”,有科学探测的“科学家”,有抗洪救灾的“子弟兵”,有脱贫攻坚的“带头人”,他们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用平凡而普通的举动展现出共产党员的最美形象,为新时代开新局集聚了燎原之势。
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透过星火燎原,净淬灵魂的是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启迪思想的是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这种倍增的信心和激情的斗志,正如毛泽东形容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那样,“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色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星星之火必燎原,此时奋斗正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