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江西社保惠民生暖人心

社保工作人员向领卡群众讲解社保卡如何使用
遂川县汤湖镇人社所工作人员邹龙为贫困户曾李秀等人宣讲社保扶贫政策。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社会保障工作一头连着发展,一头连着民生,关系着每一个家庭的幸福指数。

  近年来,全省人社系统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统筹推进社保事业改革发展,着力深化社保制度改革,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优化经办服务功能,全力推进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书写了一张有温度、有厚度、有力度的民生答卷,为我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新起点。下一步,全省人社系统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及时解决群众的操心事、揪心事、烦心事,以越织越密、越织越牢的社会保障网,铺就出百姓幸福生活的暖心底色。

  降费减负

  “真金白银”为企业纾困解难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省及时为企业纾困解难、复工复产,打出“减免缓降”并举的社保降费减负政策“组合拳”,全力为企业减轻负担,为稳就业、保民生和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在企业的艰难期,社保降费减负政策就像一场‘及时雨’,帮助我们渡过了难关。”九江培罗成制衣有限公司总经理金万年说,受疫情影响,去年2月中旬企业才得以复工复产,一度出现流动资金困难等难题,而社保降费减负政策短短5个月时间就为企业节省了44余万元的开支,大大缓解了企业的压力。

  吉安长运有限公司被列入了困难企业,享受到了失业保险返还政策。去年8月上旬,公司正式向当地社保部门提出了申请,“没过几天,资金就拨付到位,效率非常高。”公司负责人介绍,除了吉安市本级,还有2个分公司和3个子公司被列入困难企业,累计总计返还了410余万元,700余名员工受惠。降费减负政策大大减轻了企业支出压力,帮助企业摆脱了发展困境,“今年我们将新招聘135名员工。”

  根据国家统一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省人社厅会同相关部门及时出台了我省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政策。同时延续实施2019年阶段性降费率政策,通过“减免缓降”多措并举,2020年全省累计减轻企业养老、失业和工伤保险三项社保缴费负担256.22亿元,其中企业养老保险227.71亿元、工伤保险10.34亿元、失业保险18.17亿元。

  把减负资金用于研发创新、提高职工收入、开拓市场,降费政策的红利转化成了实体经济的发展动力。降费减负,让企业轻装上阵,市场活力进一步增强。省社保中心有关负责人说,通过调研发现,企业普遍反映,减免社保费政策是惠及率广、满意度高、至为有效的支持政策,对纾解企业困难、促进经济恢复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

  “让企业少跑腿、办好事、不添堵。”省社保中心有关负责人说,为了让降费减负优惠政策惠及每一家企业,特别是在疫情期间,我省对符合条件享受优惠政策的企业实行免申报办理,由各级社保机构根据企业类型划分核定,企业无须跑腿即可享受,赢得企业点赞,企业获得感增强。在做好企业降费减负的同时,大力开展政策宣传和上门服务,采取切实措施,让更多的企业和更多的人知晓社保政策,切实拓展宣传覆盖面,帮助企业和个人应知尽知、应享尽享。

  社保扩面 

  织牢民生保障网

  社会保障,民生之基。我省持续推进社会保险扩面工作,越织越密、不断扩大的民生保障网,夯实了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基石。

  2020年1月1日起,我省水生生物保护区和长江干流江西段全面禁止天然渔业资源生产性捕捞;鄱阳湖区域也同步实行全面禁捕,比国家规定时间提前1年。全省2.14万户、6.82万渔民“上岸”,生计如何保障?社保政策扩面兜底,解了退捕渔民后顾之忧。

  “退捕禁捕,原先我们是有不少顾虑,但政府处处替退捕渔民考虑,不仅给转产补贴,还为我们养老考虑,我们感到很安心。”世代以捕鱼为业的鄱阳县莲湖乡退捕渔民朱训坦高兴地说。

  为确保退捕渔民上岸就业有出路、生活有保障,省人社厅扎实开展退捕渔民安置保障集中攻坚专项行动,兜牢基本养老底线。建立“补助+代缴”双线保障模式,退捕渔民参加养老保险6.3万人,参保率达100%,为2.66万名重点水域符合条件渔民落实政府补助参加养老保险。

  精准扩面,城乡统筹,让人人老有所依。我省持续推进全民参保计划扩面专项行动,巩固深化全民参保计划成果,推动社会保险由制度全覆盖向法定人员全覆盖转变。

  抓住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等政策实施契机,帮助企业算清“减负账”,积极引导企业为员工参保登记——

  截至2021年2月底,全省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9.84%,超出“十三五”规划参保率目标任务4个百分点,基本实现应保尽保目标任务,机关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施工作位于全国第一方阵;

  推动建筑、交通运输、铁路、水利、能源和机场等项目参加工伤保险,确保新开工工程建设项目的参保率保持在100%;

  助保贷款实施范围进一步扩大,截至2020年12月底,全省累计办理助保贷款14778人次,累计发放贷款5.05亿元,各级政府贴息资金累计2269.58万元,共为6403名困难助保对象办理了领取养老金手续。

  截至2020年12月底,全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企业养老和工伤保险参保职工人数较2019年底分别增加189.07万人、52.78万人、18.55万人,实现社会保险参保人数逆势增长。

  以人民为中心

  提升社保经办服务

  “现在办事太方便了,一个电话就办好了,服务坐上‘高铁’了吗?真不敢想象。”不久前,吉安市吉州区广场社区居民刘凤兰感慨道。

  原来,刘凤兰前不久打电话委托社区工作人员帮助办理社保补缴有关事宜,本以为要等待好几天,没想到不到半分钟补缴信息就发到她的微信上了。社区工作人员告诉她,现在社区用上江西人社一体化综合信息系统后,事情很快就能办好,不用再跑腿了。

  让政务服务坐上“信息高铁”,既是群众的期盼,也是推动政务服务优化的必由之路。单位业务“网上办”、个人业务“手机办”、窗口业务“简单办”、部分证明“不用办”……我省各级社保经办机构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经办机构堵点、痛点、难点为问题导向,创新理念、积极探索、多措并举加快社保服务管理的转型升级。

  我省着力打造的社保信息系统已全面完成全省统一,实现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服务省级集成、数据省级集中、业务全省通办,同步提供参保人员增减、查询、参保证明打印等43项高频事项网上办理。截至2021年3月底,全省开通网上经办参保单位13万家,网厅业务经办量达到592万笔。

  “不进人社门,能办人社事”。一批群众关注度高、涉及面广、体验感强的服务事项,现在动动手指,“刷刷脸、眨眨眼”即可完成。全省退休人员通过“江西人社”手机APP、赣服通支付宝生活号等渠道进行了481.5万次养老金待遇领取资格自助认证,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由“现场办”变成“掌上办”。完成95项社保事项“八统一”标准化,办理材料平均精简45.3%、办理时限平均压减26.5%。

  一张小小的社会保障卡,既是政务服务的“连心卡”,也是民生服务“贴心卡”、社会生活“便捷卡”。截至目前,我省已累计制发社保卡4650多万张,基本实现“人手一卡”,签发电子社保卡2200多万张,位居全国第2位。同时,全省“一卡通”应用成效明显,初步实现在交通出行、旅游观光、文化体验、公共服务、待遇补贴、医疗健康、创业融资等七个领域的跨部门“一卡通用”。2020年8月,人社部将新余市、鹰潭市、南昌市、赣州市和省本级列为全国社会保障卡“一卡通”创新应用示范地区。

  目前,我省已构建起省、市、县、乡四级“保基本”服务体系,全省共建有1869个社会保障卡“标准化”服务窗口,205个人社窗口开通即时制卡服务,联合银行开通金融服务网点963个,部署行政村组移动POS终端2万余台。

  (赣仁轩)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
   第04版:天下
   第05版:视线
   第06版:政文
   第07版:经济
   第08版:民生
   第09版:文化赣鄱
   第10版:井冈山
   第11版:读书
   第12版:品鉴
国药和科兴提交数据显示疫苗安全有效
拜登基建计划“从理想到现实”有多远?
恐疫情失控 法国第三次全国封城
“美国药方”埋下全球隐患
江西社保惠民生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