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晓生 杨世伟
“感谢他们把我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近日,74岁的刘先生突发脑梗被紧急送往九江学院附属医院抢救,该院神经内科介入团队先后对患者行急诊机械取栓术、颈动脉成形+支架植入术,最终刘先生痊愈出院。
近年来,九江学院附属医院大力打造九江市脑血管病防治中心,统筹推进医疗救治流程优化、多平台协同、治病与防病结合等工作,极大地提高了脑血管病的防治能力和水平。
多学科辨证施治
脑血管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以及并发症多的特点。“脑梗死的治疗就是要争分夺秒,每耽误一分钟死亡的脑细胞是190万个。”该院神经内科主任吴向斌说,脑血管病治疗有时间窗的要求,救治时分秒必争,为的是更好地抢救患者及改善其预后。
九江学院附属医院脑血管病防治中心整合了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急诊科、心血管科、放射科等优势学科资源,形成救治合力。同时,借助信息化技术,优化就诊流程,让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救治,不仅挽救患者生命,更尽力减少其后遗症的发生。
“对于脑卒中患者的救治,我们最快17分钟就完成了手术,还在朝着更短的救治时间努力。”吴向斌介绍,该院开设了神经急诊,医护人员24小时值守,一旦有患者送来,可以迅速走绿色通道,能够快速检查诊断,提供高效、快捷的救治方式。
“年门诊量达到35000人次,年住院患者达4000人次。”据介绍,目前,该院神经内科开设了脑卒中、神经肌肉病、帕金森病、癫痫、睡眠障碍专科门诊,已成为九江市及周边地区神经系统疑难危重疾病诊疗中心。
多平台联合攻关
“打造脑血管病区域医疗中心,涉及多个学科及亚专科。”九江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夏忠斌说,九江市脑血管病防治中心是脑梗死急性期的溶栓治疗与支架取栓、SAH病因筛查与介入治疗、ICH规范手术与综合干预、脑卒中抑郁与认知的药物观察、脑血管病继发癫痫防控、脑血管病后残障康复与神经再生研究等脑血管领域的多中心临床研究平台。
除了建立脑血管病多中心临床研究平台,九江脑血管病防治中心还将建立实时远程网络会诊平台、脑血管病3小时双向转诊绿色通道网络、脑血管病诊疗临床技能培训基地、脑血管病防控大数据、脑血管病移动诊治平台。
“脑血管病防治中心整合了多学科医疗资源,大幅提升了脑血管病的防治水平。”夏忠斌表示,脑卒中是“下游病”,病因很多,涉及多个交叉学科。今后,该中心还将建设眩晕、失眠、帕金森、癫痫等子中心,实施多学科诊疗模式,为群众提供更优质、更精准的医疗服务。
多维度共同守护
脑血管病虽然发病急,却可控可防。该院神经内科医护人员通过义诊、卒中日、微信群、小视频、公众号、电话回访等各种形式进行宣教,帮助广大群众了解卒中、预防卒中;定期开展“红手环”等活动,同时深入社区、农村宣讲脑卒中相关知识。
“时间就是生命。黄金6小时非常重要,过了时间窗,有些治疗机会就错过了。”吴向斌说,该院为门诊和体检筛查出来的高危患者建立卒中健康档案,通过微信、公众号、电话进行随访。同时,建立专科联盟,开通绿色转诊双向通道,优化区域内医疗资源,让患者能第一时间得到救治。
2019年7月,科技部重大项目——中部地区脑出血发病率及危险因素基础数据调查项目启动;2020年9月,该院神经内科学科带头人殷小平博士领衔的《Nrf2/HO-1对脑出血灶周炎性操作的机制研究与临床应用》获江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近年来,该院神经内科加强与国内外大型教学医院的横向联系与学术交流,在江西省神经内科医教研领域处于前列,造福更多脑血管疾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