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秀美乡村入画来

高岭·中国村 打造乡村振兴新体验
高岭花海
游客中心
大唐茶市
村长学院
幸福里小村
茶海

  初夏时节,走进高岭·中国村景区的“浮梁茶海”景点,小桥流水、参天古树、青砖绿瓦,掩映在绵延茶海之中。这里已经成为集制茶体验、茶休闲、茶研学等功能为一体的乡村风情生活区。沿着“浮梁茶海”往北行驶三四公里,一座以花海、滨水风光为中心的乡村生态观光区便呈现在眼前。这是该景区的“高岭花海”景点,已成为“春有草、夏有花、秋有果、冬有绿”的花园式休闲观光旅游目的地。这也是该景区打造国家级田园综合体的缩影。

  高岭·中国村景区是在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由景德镇市委、市政府统筹谋划,景德镇国有独资企业景德镇黑猫集团投资建设的省重点项目。该项目位于景德镇市浮梁县鹅湖镇,距景德镇市区40公里,占地面积26平方公里,预计总投资50亿元,是一个融“现代农业、文化旅游、运动康养和田园社区”于一体的农文旅商综合体。今年已经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景区按照“一环两带六园一区”的空间布局,重点建设了一条13.6公里长的旅游观光路,东西两条滨水风光带,以及浮梁茶海、高岭花海、香樟林海、村长学院、智慧农园、界田小村等六大片区和一个游客综合服务区。景区内建有昌景黄高铁浮梁东站,预计2023年初通车;规划建设江西省首个正式批准的通用机场。

  当前,高岭中国村正在对照“江西之最、中国一流、世界知名”的定位,全力打造景德镇对话世界的新窗口、全国乡村振兴的示范区。

  党建引领,为乡村振兴“铸魂”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建引领是核心。在推进高岭·中国村景区建设过程中,黑猫集团的开门子文旅公司党总支和浮梁县鹅湖镇党委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高度重视党建和景区建设的紧密融合,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的核心作用,以“三化”建设为主抓手,着力打造“高岭同心圆,红耀中国村”党建品牌,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落地生根,创新构建和探索高岭·中国村景区“国企+农村”党建新路子,把高岭·中国村党建优势转化为助推乡村振兴的硬核动力。

  为此,高岭·中国村制定了“五个一”党建工作模式,即:实施了一套协调议事机制、提供一批村民就业岗位、壮大一波村集体经济、锤炼一支党员人才队伍、打造一座坚强的战斗堡垒等。同时推广实施“三个三”模式,即三权分享(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股分红(资源股、资金股、技术股)、三手合力(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百姓勤劳之手)。通过景区建设、运营,将资金、管理、技术、村集体和村民的山、水、林、田、湖、闲置房屋资源、劳动力整合起来,进行统一的整体规划,带领村民奔向更加美好的小康生活。促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从而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功能完善,为乡村振兴“赋能”

  乡村要振兴,加强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关键一环。2018年,高岭·中国村景区启动了鹅湖村镇道路连通工程,以鹅湖镇现有村庄道路为基础,进行连通拓宽。道路连通工程由主入口路、主环路及支路组成,修整道路全长约40km,贯穿连接整个景区内鹅湖镇各原始村庄,路网途经茂密的树林、清幽的山谷和弯曲的河流,道路两旁采用园林式景观设计,“路即是景,景中有路”,充分展现了鹅湖镇秀美的自然景观。

  针对鹅湖镇桥溪水河道弯曲、窄小、河道淤积严重等情况,在2018年规划启动了桥溪水系连通项目,对桥溪水进行河道拓宽、清淤及园林景观建设,让当地河流重现碧水清波。河道修缮工程由桥溪水和界田水两条水系组成,不仅进一步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还形成了兼具防洪、灌溉、赏游功能的滨水风光带。在2020年的特大洪水中更是经受住了严峻考验。

  同时,努力做好园区内西部片区村民征迁安置工作,自2019年起,以高标准规划启动建设铜钱湾安置新村。该工程从规划设计之初便坚持以人为本,秉承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高质量施工的理念,同步建设新村绿化景观,突出房屋与景观相结合,通过设计布局,彰显花园式小区特色,为广大搬迁安置户提供与大自然和谐发展和共处的居住环境。按照“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的理念,努力做到新型农村社区“靠近田、贴近厂”,并紧邻高岭·中国村景区,便于把搬迁村民融入景区产业链条,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农民收入。

  产业先行,为乡村振兴“提速”

  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为发挥当地生态环境优越的优势,筑牢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基础,高岭·中国村景区与当地政府部门、老百姓通力合作,顺利完成了近万亩农田的流转,并对其中具备条件的4500亩农田进行了高标准改造,显著提升了当地农业的生产效率,促进了当地传统农业经济向现代农业转变。景区还与当地乡镇开展订单种植6000亩,全程机械化辐射带动了周边近2万亩农田发展,新增劳务用工岗位280余个,大大提高了当地农民就业率和收入水平。下一步,将推动当地农业产业由传统粮油贸易型向品牌化、平台化、订单化的现代农业产业转型发展,打造“高岭·中国村”农产品品牌,建立以本市为核心、面向全省的新型农业营销服务平台,开辟出创新发展的订单农业。

  推动茶文化产业。以茶促旅、以旅兴茶。高岭·中国村景区通过“浮梁茶海”景点建设,深挖浮梁茶文化,对茶文化(茶叶)旅游文创产品及茶衍生品,进行一系列的研发,着力打造一个集茶叶种植、生产、加工、研发、销售、文化推广于一体的综合型茶叶品牌,让茶文化与市场形成有效的对接,拓宽当地茶农的致富路,振兴浮梁茶产业。游客们在景区观赏茶田美好风光,品读高岭风情、体验乡野乐趣、品尝茶膳美食的同时,还能领略到源远流长的浮梁茶文化。

  打造花卉经济产业。打造2000多亩的“高岭花海”景点,构成了集研学旅游、趣味游乐、浪漫休闲等体验于一体的复合型花海旅游产品体系。同时结合幸福里小村景点,以汉式婚礼为核心,打造从婚庆策划、婚礼执行、酒店住宿到蜜月度假的全链条婚庆服务产业平台,实现芳香经济+浪漫经济的全产业构建。

  力推康养休闲产业。景区依托山林湖泊的天然氧吧,建设土精灵营地、竹林森居、山地极限乐园和六七养生谷,打造山林运动健康基地和中高端养老社区,采用度假产业+农旅融合模式,形成以康养产业为引领,集体育运动、休闲度假、旅居社区为一体的全龄段户外乐园和康养产业集聚区,助力我国养老服务发展。

  人才为本,为乡村振兴“蓄力”

  乡村振兴,人才为要。高岭·中国村景区不断完善村长学院功能,聚焦乡村振兴这一时代课题,积极争取国家部委、以及党校、高等院校等资源支持,以立足全省、面向全国培养乡村振兴所需人才为目标,搭建乡村振兴的培训、交流、展示平台,塑造会议经济体系,举办全国乡村振兴高峰论坛,积极谋划乡村发展新思路,致力成为国内一流的农村基层干部和实践型人才的教学培训及会议交流平台。

  同时,在选人用人方面优先选聘当地人才,安保、保洁、服务人员也优先与当地劳务公司合作。当前,景区正式员工中本地员工占比15%,安保、保洁、服务等劳务用工方面本地员工占比90%。同时,自景区建设运营以来,本地劳务费翻倍增长,餐饮店增加了近50家,闲置房屋率从超高到如今一房难求。百姓们虽然离开了土地,离开了种植,但是进入了景区,进入了茶、花、服务等产业链。

  端起“生态碗”,吃上“旅游饭”,未来,高岭·中国村景区将继续坚持秉承绿色环保理念,坚定不移走以农促旅、以旅强农的融合发展道路,构建园区良好生态,优化当地产业结构,让乡村田园变景区厂区,让当地百姓坐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让农民更富、农村更美、农业更强。

  (本版文图由高岭·中国村景区提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高岭·中国村 打造乡村振兴新体验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当好东道主 办好旅发会
   第04版:当好东道主 办好旅发会
   第05版:当好东道主 办好旅发会
   第06版:当好东道主 办好旅发会
   第07版:江西魅力乡镇 赛湖农场
   第08版:天下
   第09版:民生
   第10版:健康
   第11版:畅行
   第12版:体育
秀美乡村入画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