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宜居宜业 幸福赛湖

赛湖农场美如画
赛湖农场现代纺织企业 魏东升摄
知青故里——螺蛳港新村
赛湖农场荷花园
赛湖农场高档居民小区
坐落在赛湖农场内的瑞昌市科技园 魏东升摄
瑞昌市农民丰收节在赛湖农场举行 魏东升摄
赛湖农场新农村示范点如诗如画
赛湖农场现代农业示范园

  瑞昌市东大门——九江市国营赛湖农场,今非昔比,城区高楼林立,街道整洁,秩序井然;农村产业兴旺,村庄秀美,村民富裕,到处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赛湖农场建于1952年,为综合型国有企业,总人口9.1万余人,其中农业人口1.54万人。2016年以来,农场在瑞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市委“实干创新、五大升级、全面小康、美好瑞昌”决策部署,实施“工业强场、农业立场、商贸活场、管理亮场”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积极抢抓发展机遇,担当实干,开拓进取,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多项工作获省、市表彰。

  激发“三农”新活力,乡村振兴工作亮点纷呈

  赛湖农场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幅生机勃勃的乡村振兴新画卷在赛湖农场徐徐展开。

  农业产业不断壮大。高标准打造了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整合资金4000余万元,完善了示范园区基础设施,“三园六基地”已初步成型,建成了科普示范区、生态涵养区、农耕体验区、标准化种植区、观光休闲区等五大功能区,涵盖了瓜果、蔬菜、花卉、苗木、优质水稻等主导产业,并于2017年被评为江西省重点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五好”乡村建设亮点多。以乡村振兴为引领,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整合资金1500万元,高标准完成23个新农村示范点建设,重点打造了燕山凹、苏家墩、螺蛳港等新农村示范点。2020重点打造的和平自然村,将强、弱供电线路通过管线地埋,并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实现重点地段监控无死角。大力开展了“三园”建设,用竹篱笆工艺美化了庭院、菜园和果园,打造了竹韵水乡,建成了一步一景、和谐美丽的秀美村庄。

  乡村旅游景点建成开放。充分挖掘知青文化,投入800余万元重点打造了“知青故里——螺蛳港”乡村旅游示范点,“知青大舞台”“谷仓+稻草艺术”“吊桥”“竹径”“风车”等景点已成为网红打卡地。2019年,“知青故里——螺蛳港”乡村旅游示范点成功获批江西省3A级乡村旅游点,实现年接待游客8万余人次。

  综合实力稳步提升,财税收入五年实现翻番

  2020年,赛湖农场完成生产总值16亿元,与2016年比增长180%,各项经济指标持续攀升。

  财税收入五年实现翻番。五年财税总收入突破2.7亿元大关,其中2020年完成财政总收入6709万元,较2015年财税收入增长101.73%。 

  工业经济发展势头强劲。近五年来累计签约项目28个,签约资金达到36.5亿元;增资扩能项目19个,新增固定资产5.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增10家,总数达15家。其中,华瑞缝纫线项目实现年产值15亿余元,瑞德智造年产电视机及液晶显示屏近100万台;去年又引进康佳KKTV项目,项目投产5年后年产值将达50亿元。

  国有资产做优做强。农场围绕“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资本变股本”的发展思路,做好“整合联合融合”三篇文章,盘活农场土地、房产、企业等各个方面的国有资产,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促进农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对现有老仓库、老办公楼等固定资产进行维修加固,并对外出租,年增收益120余万元。同时,先后投资1亿余元,建成赛湖新城、农副产品批发大市场、现代农业服务中心、标准厂房等,建筑面积3万余平方米,全部出租后年收益可达400余万元。去年又投资4000余万元开发滨湖雅宛小区,测算纯利可达近3000万元。用好政策,整合组建农发、文旅等4家国有子公司,将公司的资源真正做成资产。

  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环境是金”发展理念,项目建设硕果累累

  赛湖农场主动服务瑞昌市主城区,全力以赴做好场域内市里项目服务工作及农场自身项目的建设。全力服务市重大项目建设。五年来协调服务城东工业园、七小、南环路东延线、南湖家园安置房、城防堤加固、天嗣山公园、万达广场等67个市重大项目征地收储工作。

  致力开展自身项目建设。完成了现代农业服务中心及标准厂房、农副产品批发大市场、精品水果采摘园、大宗油料生产基地、北湖中心村配套工程等42个自建项目的建设。所有项目均按照时间节点顺利推进,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

  民生工程含金量高,百姓幸福指数持续提升

  赛湖农场全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不断增进人民福祉。整合各类资金3000余万元,对城乡接合部和湖区等20余个自然村生态环境进行治理,打造了春风村、十四连墩上等精品示范点。争取资金112万元,修通了赛湖新城至十三连的三级公路。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修建了三径路、螺蛳港大桥、园区三级公路,解决了群众出行难问题。争取资金760万元,对924乡道、大纬路进行升级改造,铺设沥青罩面5754米,区间道路硬化1460米,安装路灯200盏。同时,农场自筹资金60余万元,对道路进行绿化亮化美化,使道路景观明显提升。投入545万元实施净水工程,居民区实现了自来水、公路、网络、标准厕所、污水处理五个全覆盖,初步实现了城乡一体化。

  着力实施安居工程建设。对3000余户居民危房进行了维修加固,直接受益居民达到1万人。投入资金3亿元,建设赛湖新城和南湖家园安置房,安置棚户区改造等居民1200余户。

  城市品位大幅提升。争取资金230余万元,建设了小游园和停车场共4个,面积共约3万平方米。整治背街小巷13条,硬化居民门前屋后道路1万余平方米,绿化面积达3万余平方米。

  大力发展文教体卫事业。建设了羽毛球馆、门球场、健身房,成立了赛湖农场老年大学,丰富了干部职工群众的业余文体生活。争取市委、市政府支持,配合市教育局在赛湖区域建设了第五小学和第七小学,极大方便了农场居民子女就学。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周边环境进行了整治,建成了1000平方米的综合停车场,改善了居民就医环境。

  改革创新,干部职工创业激情高涨

  改革才有出路,创新才有未来。赛湖农场大胆改革,不断创新,积极探索农场改革发展新路子,农场发展朝气蓬勃。2020年6月,在全省深化农垦改革发展工作视频会上,赛湖农场作了典型经验介绍;同年12月,九江市农垦改革发展经验交流会在赛湖农场召开,学习赛湖农场改革成功经验。   

  整合机构精简人员。为提高为民办事的合力,农场统筹协调各科室之间的沟通和信息共享,确保上下贯通、执行有力,把原有的34个科室重组为10个科室,解决了组织机构臃肿重叠、层次过多、缺乏效率的问题。

  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农场完善了工资制度,既解决多年以来工资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又充分调动农场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工资改革后,农场管理人员人均年收入达8万多元,增长30%左右。健全了干部考核制度,让干部职工工作有成绩,干事有激情,大大激发了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激情。如今的赛湖农场,宛如一颗耀眼的明珠,正在散发出无穷的魅力和光彩!

  周 娣  何安娜/文

  (本版未署名照片由赛湖农场党政办提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当好东道主 办好旅发会
   第04版:当好东道主 办好旅发会
   第05版:当好东道主 办好旅发会
   第06版:当好东道主 办好旅发会
   第07版:江西魅力乡镇 赛湖农场
   第08版:天下
   第09版:民生
   第10版:健康
   第11版:畅行
   第12版:体育
宜居宜业 幸福赛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