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始终紧扣主题主线,围绕重点要求,立足目标任务,以主体责任“架梁立柱”,在决策部署中务求实效,让研学平台“融合发力”、用红色资源“润泽人心”、以责任清单“强化担当”,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持续升温。
◎ 研学平台“融合发力”
用好线上互动阵地。学校借助“学习强国”平台丰富的资源,引导鼓励党员干部群众在平台上收听党史有声读物、观看经典红色影视、在线学习党史知识等;打造师生学习“指尖平台”,充分用好媒体融合发展成果,注重发挥媒体平台作用,运用学校官微、各分院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推出一批普及党史知识的新媒体产品,定期发布党史小故事视频或文章,在网上兴起学习教育热潮,同时引导师生积极转发至各班级群、工作群等,做到党史学习教育全覆盖。
建好线下课堂阵地。学校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发力,加大推进力度,把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深度融入课堂,开设“青年说党史”,打造寓教于乐“微课堂”,思政课教师组织学生课前五分钟分享党史故事、交流学习感悟,增强思政教育的渗透力和参与度。打造“沉浸式移动课堂”,学校始终坚持党史学习教育要走出教室、走出课本,走入实地、走进实景,分批次组织学生前往红色基地开展现场教学。
筑牢理论宣传阵地。做实理论学习阵地,通过发放党史学习教育五本指定教材,采取理论中心组学习会、“三会一课”,举办领导班子成员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读书班、党支部书记培训班等多种形式,领导干部以上率下、示范引领,带头学党史,原汁原味品读“红色经典”,真学真懂真信;邀请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务委员彭坚、中共江西省委党校研究室主任许立等党史理论专家来校做多场专题辅导报告。守住理论宣传阵地,开辟“党史学习教育专栏”,及时报告学校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动态、成果、经验和做法,完善内宣、外宣沟通协调机制,打造“报、台、网、微、端”立体党史学习教育宣传格局。
◎ 红色资源“润泽人心”
跟随红色足迹。学校各党支部组织广大师生到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新四军军部旧址、江西省革命烈士纪念堂、学校红色育人思政馆等红色基地开展党日主题活动,广大师生紧追红色足迹,在红色文化洗礼中进一步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
感悟红色文化。开展“红歌传唱”系列活动,利用每天早自习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唱红歌活动,举办“唱支歌儿给党听”红歌合唱比赛,以“红歌传唱”为抓手,对学生进行“润物细无声”的点化,组织师生观看《我的1919》《南昌起义》等红色电影,举办党史知识闯关答题活动等,让广大师生在感悟红色文化中,进一步厚植爱党爱国情怀。
传承红色精神。充分发挥“五老”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的独特优势和作用,邀请老校长来校讲红色故事,传递红色声音;举办“百年辉煌历程,践行初心使命”党史演讲比赛;校团委组织第八期大学生骨干培训班学员赴井冈山开展红色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传承红色精神。
◎ 责任清单“强化担当”
调查问题,形成“需求清单”。学校主要领导坚持每周带队深入师生中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听取师生意见,了解基层教职员工及学生的所思所想。通过“我为群众办实事”师生意见征集公告和各二级学院、各部门召开的教职工座谈会、学生座谈会,收集意见和建议,形成“需求清单”。
梳理问题,形成“项目清单”。学校对意见建议进行梳理归类,首批整理出124条“项目清单”,本着“条条有整改、件件见成效”的工作要求,建立工作台账,责任到人,对账销号。
解决问题,形成“幸福清单”。学校坚持把解决好“项目清单”所列问题变为师生满意的“幸福清单”,针对学生反映的校园吸烟问题,学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校园控烟工作;汽车与航空学院结合专业所长为教职工提供车辆保养、检测、维修和精洗服务;教育技术与信息中心针对改善校园无线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的问题,完成了无线WIFI6的项目建设等。 (张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