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兆恺
“在天安门广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讲话非常激动,我在想如何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跟我们的教育工作联系起来。”从北京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载誉归来的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闵嗣生激动地说。
闵嗣生是奉新县第二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20多年来,他始终把自己当作一盏灯,点亮在奉新县的教育教学一线;在党务工作岗位上,他始终把党建责任记在心上、抓在手上,以务实的工作和突出的业绩,书写了一名党员对党的绝对忠诚和责任担当。
去年,学校经过了解情况,发现有281名学生在经济、学业等方面存在困难,占学生总数的4.9%。这个看似微小的数据,一直揪着闵嗣生的心。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告诉闵嗣生,这些困难会对学生的学业和心理产生较大影响。为此,闵嗣生在学校建立“党建+三联”帮扶机制,即党小组联系年级、党员干部联系班级、党员教师联系贫困学生,并探索推行了“123”党建工作法,助推教育扶贫。每名党员联系2至5名学生,在学校建好“后勤服务中心”和“学生心灵驿站”2个服务基地,进行家访、助学和送教下乡。
闵嗣生带头联系3名贫困学生,带动全校75名党员教师积极参与,对所有存在困难的学生进行帮扶。每天,闵嗣生安排2名党员教师志愿者执勤,从关心学生的衣食住行入手,为留守儿童群体提供贴心服务。
“我们会利用自己的假期或者休息时间去学生家里了解情况。”奉新县第二中学教师陈萤说。奉新县第二中学党总支牵头建立了家校联系制度,为困难学生开展心理健康辅导,让孩子们树立自强意识。
多年来,闵嗣生一直承担数学课的教学任务,虽然已是特级教师,但他并不满足现状,仍不断加强业务学习,认真对待每一堂课,力求做到精益求精。闵嗣生把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作为党建工作“试验田”,先后探索推出“圆梦助学”活动、“送教送培”下乡等一系列好做法好经验,推动学校党建工作上高度、升温度、增厚度。